速读与阅读和理解

前天和朋友聊起【速读】的话题来,在这里说几点我对速读的认识。

Q:速读真的存在吗?

A:是的,但是有条件的。

Q:市面上的速读术有用吗?

A:基本没用。

Q:如何有效提高阅读速读?

A:读的越多读的越快。

1为什么市面上辣么多【速读术】,然并卵

豆瓣关键词速读,随便开几本高分图书,看看他们的目录,有几个关键词是反复出现的,比如【潜意识】【关键词阅读】【指读(用指头快速横扫)】【眼球运动、视距、视宽(一目十行)】【五感阅读】巴拉巴拉吧

这些策略对付日常的报纸、杂志、新闻、小说、通俗读物等浅度信息是有点用的(其实不需要速读术,速度本来也不慢),但是一旦应用在需要深度阅读的读物,比如斯坦诺维奇的《超越智商》,肯定抓瞎。

为什么呢?

首先来看看我们的记忆过程。心理学中我们将记忆的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感觉记忆-工作记忆-长期记忆,如下图:

工作记忆的瓶颈

这张图传达了这么几个信息,a感觉记忆阶段信息量很大,比如阅读的喘息声,空气中的香水味,指尖划过书面的感觉等。b工作记忆容量是有限(一般5-9个组块)。c长期记忆的容量很大、非常大。注意,感觉记忆阶段涌进来的信息再多也会卡在工作记忆中,而不能长驱直入-到-长期记忆,这也是为什么工作记忆戏称为“瓶颈”的原因。由于工作记忆容量有限且理解过程需要耗费相当的容量,导致我们大脑虽然能接收大量的阅读信息,但理解速读是非常缓慢的。市面上的速读术大量的技巧都放在如何增加输入量上,对理解过程要么避而不谈,要么一句话“相信自己的大脑,交给【潜意识】去吧(WTF)”。

2速读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为什么同样一本读物,路人甲读的快且理解好,路人丙不仅慢还读不懂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了解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叫【组块】。比如这里有一组数字“18213349389”花一分钟你记忆并复述一下“1-8-2-1-3-3-4……”后面是什么来着,你的记忆策略是这样的“1-8-2-1-3-3-4-9-3-8-9”每个数字一个单位,还记得上面提到的工作记忆吗,他的容量是7个单位上下,超过容量就会模糊忘记。如果“182-1334-9389”这么记是不是更快一些了呢,只占用了工作记忆的三个单位,这就是【组块】变相增加了工作记忆的容量。

基于这个朴素的原理,放到我们的阅读中,比如下面这段话(摘自《超越智商》P25双重加工)

通过终止类型一加工触发的早期表征,个体行为通常可以得到优化。类型二加工需要对类型一加工进行压制,并保持认知去耦过程……

我们知道这段话中的每一个字,但对认知心理学的概念知之甚少,如【早期表征】【类型一、类型二】【压制】【认知去耦】,即使速读再快,也不会理解他在说什么(What THE FFFF)。路人甲之所以读的快理解好,是因为大量的阅读了心理学也可能是社会学的读物,将上面大部分分散的概念早已整理压缩成一个个的【组块】储存在长期记忆中,随时挑选随时穿。这一个个的概念组块的集合也可以叫做【背景知识】,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只占用了寥寥工作容量,所以大脑几乎意识不到他的存在和运行,神奇的【潜意识】疗法我想就是指这个啦。所谓的【潜意识阅读】大脑自动理解跳过的内容的前提是储存了大量的背景知识。

所以速读是存在的,前提是背景知识有一定存量,读的越多,读的越快,读的越好。

3如何提高自己的阅读速读呢

a大量且广泛阅读各种学科的基础读物,充实自己的背景知识。

b有策略的划分读物的内容。比如心理学读物就可按现象、实验、解释、结论、应用来划分,其他内容可以略过。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