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柒捌啰小分队-R11-小柒

【R:阅读原文】片段选自《好好学习》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I原文拆解】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回答问题的情况,有没有发现有的人的回答很有深度引人思考,而有些就会觉得思考的浅显单一呢?这里会涉及到认知深度的问题,认知深度↑→回答深度↑。今天这个片段就分析了如何提高认知深度。以最终达到极大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通过有深度的回答与简单回答的对比,简单-直观、经验主义(缺少说服力)+具体问题本身+一对一;深度-现象+规律+验证数据实证主义+触类旁通,告诉我们有深度的认知能力有两个方面,第一,分析问题不仅局限于片面,而是跳出问题本身去思考更普遍的情况-也就是相当于方法论,总结出以一应对多的普适价值观。比如:"如何提高时间利用率?"简单:抓紧时间,做每件事的时候用心专注(空+没干货≈没回答)深度:①统计可利用的时间块,之后统计浪费的时间,留出一部分应对紧急事件的缓冲时间,②往时间块内安排任务,并设完成预期,③统计分析,完成与预期对比,反思④总结,经验教训应用于下次制定的计划

其次,根据理由可信度判断是否接受上述总结出的结论即要有批判性思维,不是别人说怎样就怎样

这些通过深度思考后的实践-解释相似情境中的问题,得到验证,然后总结的结论-以一应对多的普适价值观即为文中提到的临界知识。步骤总结如下:思考→认知深度↑→深度思考→实践→真知

掌握这些临界知识,我们就能在学习生活中更好的提高效率啦~如果有这方面困扰的话,不妨试试看。

A1

个人认为我回答问题大多数时候还是没什么深度的,经验和情绪化占主体

比如我妈妈以前问我以后买房还是租房?

我的回答:(毫不犹豫)以后不买房,有那个钱还不如出去玩

A2

若以后别人再问我买房还是租房这类问题

我会:首先买房租房各有利弊,买房的话加重经济负担,但是可以一定程度让自己的钱升值,租房的话负担较轻,可以将收入分配到其他需要区域,但是租房这部分钱没有发挥这个钱最大的效用(理性>感性),根据自身情况分析,刚毕业没有资金储备租房>买房,随着阅历增长收入增加,以后有了家庭,买房>租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4,259评论 25 709
  • 6月,又是毕业季。 身为职场小白,从校园迈向社会的第一步便是毕业。从此,校园,成了你青春的回忆。挥泪告别,迈向下一...
    初见仗剑天涯阅读 294评论 1 2
  • 我现在已经不怎么记得他的模样了,只有偶尔在舅妈的房间里看到他仅存的几张照片才会想起。青涩,目光纯良,对着镜头...
    崔崔崔酒九阅读 350评论 2 4
  • 闲着无聊,翻了个朋友圈,看见众生百态,可笑又可悲。 无数人在那挣扎着炫耀,炫耀着挣扎着。 一开始,代购的吹着牛逼,...
    灰鞋阅读 565评论 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