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通古今(六十九)原汤本味的清饮茶|亿仝茶业

清饮法是饮茶方法的一种,

清饮是指将茶叶放入茶壶中,加入沸水冲泡,然后注入茶杯种细品慢饮,

不在茶汤种加入任何调味品,体味的完全是红茶固有的芬芳。

苏东坡曾有诗比喻,“从来佳茗似佳人”。

清饮的红茶,正如一位天生丽质的美人,

不需要人工的雕饰,也能散发出自然的韵味。

清饮时,已被好茶在手,慢慢啜饮,默默赏味,

最能使人进入一种忘我的精神境界,欢愉,轻快、激动、舒畅之情油然而生。

中国人多喜欢清饮,清饮才能领略其独特风味,享受到饮茶的乐趣。

随着人们对茶叶的不断认识、开发,以纯茶原汤本味,茶汤中不加调味品,

不兑入食品的品饮方法形成了纯茶清汤品饮文化系,即保持茶自然属性的清饮文化。

清饮文化系源于对药用的认识,是其演变的结果。

陆羽在《茶经.一之源》中首先表明茶的药效观点:“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

陆羽认为饮茶的主要目的不是解渴,二是消睡醒脑,这是药用思路的见解。

陆羽总结前人饮茶药效方面的认识和唐代佛教坐禅饮茶去睡的宗教实践,

产生“荡昏寐”的观点,推崇他倡导的“三沸煮饮法”,即饼茶炙烤,

辗未定量熬煮后连汤带茶末渣,趁热一道喝下去的饮法,

为上层社会所奉行,至今日本的茶道人保留了这一特色。

唐代卢仝在“七碗茶歌”中文学性地描诉饮茶反映不同药效的生理感觉,

为人传诵,起到宣传作用,也是爱茶人体会品茶的最好表述。


后来出观“斗茶”比较品质的风气,就彻底排斥饮茶调味,

而纯粹单茶清饮,强调欣赏原汤本味。

今天能见到的中国南宋时饮茶模样,便是恪守古风真传的日本抹茶道,

茶粉冲泡,汤、渣同喝的饮法,

这是日本引入中国古代清饮文化遗留下来的一支古典饮茶流派。

明代初期以来,中国茶叶制造和饮茶文化方法大变革。

茶叶由饼茶改为散茶。清饮法由“汤渣同饮”改为散茶冲泡、饮汤留渣法,

只喝茶汤不吃茶渣,便接近现代的清饮法,

发展成为今天国内多数人的一杯茶续水连饮的普遍饮法,

清饮文化的一个明显特点是一般不与三餐饮食结合,

饮茶不定时,不分次,随渴随饮。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茶原为中国南方的嘉木,茶叶是一种著名的保健饮品。中国汉族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
    晓寒深处明月人倚楼阅读 12,990评论 0 7
  • 今夜西康烟雨蒙蒙 今夜寒风入梦 离愁汹涌! 离愁汹涌! 昨日洪州朝阳璀璨 昨日琴声依旧 灵魂相伴! 灵魂相伴! 窗...
    皓月清枫阅读 2,750评论 2 1
  • 这几天心里颇不平静。因为又到了挑老公的时候了。对我来说,老公就好像工作一样。因为我已经不打算结婚了。为什么?自卑吧...
    夜深月明阅读 2,224评论 0 0
  • (本篇是仿写于懒出山的同题诗。) 你是否知,在春意渐浓的夜色里 我又想起了你,想你是那皎白的月色 在那江畔朦胧的月...
    嵇游心阅读 3,647评论 4 6
  • 享受当下,珍惜现有。这句话有点像添了好几次水以后已然寡淡无味的鸡汤。每个人都知道,可是很少人能做到。工作令人焦头烂...
    大脸肥妞阅读 3,24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