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韩寒成为10亿票房导演,有多少人记得他曾被群嘲甚至封杀

恭喜韩寒,《乘风破浪》票房突破10亿。

即便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电影破6亿、第二部电影破10亿票房的导演,也没几个,无论是《后会无期》还是《乘风破浪》,都是新故事,韩寒并没有急着玩「IP概念」,没有急急翻拍他的小说。

并不是说打上「韩寒」这两个字,就代表着一定能盈利,他的小说《一座城池》、《长安乱》都曾被其他导演拍成过电影,无论是票房还是口碑,都是失败。

我不会去评论《后会无期》、《乘风破浪》究竟拍得好不好,那是专业影评人的事,我也不会说喜不喜欢这两部电影,风口浪尖的,无论是夸还是骂,我都是给自己招黑,更何况,身边有越来越多的朋友都是新概念、One一个出身的作者,如何评价韩寒或者韩寒的书籍、电影,其实都是少聊到的。

无论如何,韩寒出道十八年来,他始终是人们议论的焦点,他曾是中国销量最高的作家,博客时代是中国点击率最高的博主,他创办过现象级一期死的杂志《独唱团》,后来用《one一个》捧红无数新作者,他也是中国目前成绩最好的赛车手之一,如今,更是拥有两部惊人票房电影的导演。

他依旧很红,很厉害,虽然如今骂他的人更多了,但已经没有人再质疑他只会昙花一现了。

不知道有多少人还记得,十七年前的韩寒,被一群专家嘲讽,说韩寒退学一定会饿死,说韩寒肯定红不了多久,如今,他比绝大多数人都要活得好。更不知道有多少人记得,十四年前的韩寒选择当赛车手,又有多少专家骂他不务正业不学无术,说他把钱都浪费在没用的爱好上,如今,他的车技没有人敢去质疑。

1

韩寒退学时,老师们问他:你不读书,你怎么养活自己啊?

十七岁的韩寒说:靠稿费靠版税啊。

自然是换来一群「恨铁不成钢」、「我这是为你好」的长辈们的嘲笑、讥笑,后来的事情,所有人都知道,经历过《三重门》的辉煌期和学赛车的低潮期后,韩寒在2008年前后,凭借博客一系列的杂文,再度成名,曾经他以嘲讽教育制度的《三重门》和挂科六门最后选择退学震惊中国,后来,他抨击政府、抨击主流、抨击贪官、抨击制度再度成为话题。

他曾毫不留情撕扯下央视的遮羞布,央视恼羞成怒,决定封杀他,央视播出的赛车比赛,凡是韩寒出现,要么剪掉镜头,要么马赛克,不幸在于,韩寒最后几乎包揽了国内赛车比赛的全部冠军,央视最后干脆停掉了赛车比赛的直播和转播。

有人说,韩寒最擅长打脸。

在经历过骂声后,他终于取得官方的认可,主流媒体给他封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世界最有影响力的一百个人」等等称号,未料,看似猖狂的他,却说出「时无英雄,才让我这样的竖子成名」、「真正有影响力的人,都是你们看不见的人」。

是谦虚吗?不,韩寒始终是冷静的,他在遵循规矩的世界里,像四处游玩的坏孩子,有时候会恶作剧砸碎你家的窗户,有时候看到小偷第一个冲上去制止,更多时候,他会站在狂欢的街道上,指着皇帝对大家说:看,他没穿衣服。

我记得《独唱团》第二期最终无法上市,韩寒拍了一张照片,他坐在熔纸炉前,面前一堆印好的《独唱团》,一百万本杂志,被熔成了纸浆。

照片里的韩寒,在笑。

笑容背后,有多少苦涩,至少,我看得很心酸。

本应该是可以用来写进鸡汤里诉苦和自夸的事情,韩寒仅仅说了句:「冬至花败,春暖花开,都是生活常态,所以并无需惋惜。后会有期。」

我们最后等来的,是《One一个》,这篇为《独唱团》送终的博文叫《后会有期》,不知是有意而为之,还是巧合,他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叫《后会无期》。

我曾以为,韩寒真会一辈子这样下去,不会转变,后来,和方舟子一战,我们都明显发觉,他变了。

真可惜,韩寒刚刚以「韩三篇」掀起波澜,未料遇见真正的流氓,所有的一切,都改变了。

2

你问我觉得最害怕变成怎样的人,或者最讨厌怎样的人?

有个人的名字,是可以直接作为答案的:方舟子。并不是因为他与韩寒的争斗、给韩寒泼污水,而是,我除了「恶心」,找不到更多的词来形容这个猥琐中年男人。

我不想去过多评价方舟子,用道德败坏或者无耻至极形容都不足为过。

如果说韩寒烧掉独唱团那张照片用心酸形容,那么韩寒坐在三重门手稿中间以证清白的照片,我想用「痛心」形容。

如今的写作者,基本不再会有用纸笔来创作的了,如果世界上有一千个一万个像方舟子这样的流氓,将会是写作者们的噩梦。

我们拿什么来自证?我们所有代表自身心血的证据,都会被这群流氓给摧毁。

韩寒最终是没耐心和方舟子耗了,后来,他博客慢慢不更新了,书也不出了,看得出来,他挺失落的。

失落不在于方舟子泼的污水,而是有不少曾与韩寒称兄道弟的伪君子们,选择了过河拆桥,要将韩寒置于死地,失落在于那些为韩寒出来证明的老师、同学、朋友,全被网络暴民骂成「同流合污的骗子」。

正如韩寒的自嘲,「我本以为我是屌丝逆袭成功的绝佳案例,未料被包装成拥有各方势力的惊天阴谋。」

韩寒始终是那个小镇青年,两部电影,全都刻印着他的小镇情怀,一群郁郁不得志的县城青年,没有人生目标,吃穿住行都那么不起眼。

他的每部作品,几乎都有「小镇情怀」,正如郭敬明每部作品,都在展现「我很有钱」。

3

韩寒虽然一直很红,但他从未成为过真正意义上的主流。

哪怕他现在的行为显得那么精英化、主流化,可他的作品,仍然显得那么不合时宜,却又人气爆棚。

在韩寒身为作家的年代,市面上最流行的畅销书是「疼痛青春」书系,没错,就是前两年被翻拍成各种堕胎、撕逼的青春烂片的原著们,他写的书,是以「混混」、「学渣」混日子的小说,往往显得有头无尾,他能把文字玩得很漂亮,故事却始终讲不好,这个毛病似乎也带到了电影里来,也很多很漂亮的片段,回到故事,好像还是不太清楚他到底讲了什么。

如今的电影环境,更多是充斥着一群流量鲜肉鲜花艺术家们的流水之作,「大IP」、「高人气高颜值阵容」、「莫名其妙的情怀」加上烂编剧烂导演,便是大卖电影。

韩寒拍的……他将无数人心中的偶像变成了一个个小镇屌丝,讲的故事,那么接地气,但又好像跟我们没太多关联。

现实中的他,更是变化极大,打破了曾经的种种禁令,他开始商业化,开始会出于友情为烂片站台,甚至让杨幂在《One一个》发《我是证人》的宣传软文,他好像,不再像我们曾经认识的那个韩寒了。

不少人说,他和郭敬明没什么两样的。

我也曾失望过,直到看了他的发布会上,他说:「商业和科技,才是推动世界的根本。」

如今,我也是这么认为,我想韩寒有句话没有说,那就是——

文艺必须由商业来推动,但商业不可以插足文艺创作过程。

4

我对韩寒的感情很复杂。

在我开始读他的书时,已经是2005年,他在那一年已经「过气」了,在北京漂着,赛车事业也没有起步,专家们提起他,无外乎一副:瞧我说对了吧,这种人注定活在底层。

我想了很久,韩寒给我的影响究竟是什么,最后,我想明白了,他教给我两件很重要的事情,第一是独立思考,第二是敢于质疑。

很庆幸,我学会了这两件事,保持了十年。

韩寒说过很多错话,写过很多烂文章,做过很多蠢事,以致于有时候我也会觉得:这家伙是不是运气太好了?

他大概就是传说中的「学婊」,总是一副「老子最浪,你们学习的时候我在泡妞我在踢球我在打游戏」的模样,考试成绩一出来,名列前茅。我不知道韩寒究竟是不是努力的人,但我清楚,他是在做喜欢的事情会投入全部精力的人。

少年时代,每次与父辈聊起韩寒时,长辈们的腔调基本也都是:不学无术的混小子,以后肯定穷困潦倒,年轻人们就喜欢这种没本事爱装酷的人。

十几年过去,我很庆幸我少年时期喜欢过的人,全成了他们领域的佼佼者,没有让我后悔喜欢过他们。

说出喜欢韩寒来,其实在很长时间里,都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因为他实在是太不值得人喜欢了,每个主流社会的人,都以骂韩寒几句为荣,喜欢韩寒的人,基本上也都被定义为一事无成的人。

真幸运,韩寒如今成为了无数人认同的作家、赛车手、总裁、导演。

真幸运,我好像也终于选择了走上了和他类似的道路,他教会了我该如何使用影响力,我会珍惜,也会再继续扩大影响力,做我认为正确的事情。

十八年,韩寒从十七岁的少年成为三十五岁的父亲,我们也不再记得那些嘲笑他、封杀他的人,给他祝福吧。

祝贺你,韩寒。

很高兴,这么多年过去,我还是敢公开说一句:韩寒,我很喜欢你,很佩服你,我依旧想成为你这样的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昨天,有幸参加了韩寒在森海塞尔上海音乐厅举办的<4/13有事相告发布会>,这是我第一次见到韩寒。我应该是最早到现场...
    郑洛田阅读 4,440评论 4 9
  • 学习这点事与别人无关,不打幌子,不喊口号,不半途而废! 喜欢邓拓这段话:积累知识,也应该有农民积肥的劲头,捡的范围...
    薇薇_24ee阅读 3,240评论 0 0
  • 弃文从“戎”后,第一次正儿八经写书评,有种上学写作文的时代感——抓心挠肝,一心为了“跩词”凑字数! 《...
    爱新觉罗暖暖de阅读 2,607评论 0 2
  • 父母课堂(一)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说:“一个自由人不应该在被迫的情况下学习任何事情,因为强制的学...
    宝贝U家阅读 5,335评论 0 0
  • 我知道我该努力为以后的生活而奋斗了,可是,也仅止步在了知道。 过了二十,正在实习面临毕业。我不再是未成年的孩子,任...
    布朗布朗000阅读 1,31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