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秋雨 | 寻城记系列作品

窗外又淅淅沥沥下起了雨,大概是北京入秋以来的第三场了吧,从清晨一直下到黄昏,不知会不会入夜。

下班后从写字楼里出来,一股凉意扑面而来。这大概还不能称之为寒,但也令不少衣着单薄的姑娘们,紧蹙着眉,环抱着双肩,一路小跑地躲避着。

上了车,拣个靠窗的位子坐定,歪着头,看雨水滴在玻璃上,慢慢滑落,留在窗上的,就好像落在宣纸上的墨汁渲染开来……

入秋的北京,天夜得越来越早,五彩缤纷的华灯初上,透过雾气氤氲的窗子望过去,却似暮色江天中的点点渔火。

秋雨,说起来应该是阴霾而令人身心消沉的,但经过一夏的炎热,北京入秋接连的这几场雨,却让人感到了久违的心旷神怡。

“一场秋雨一场寒啦,十场秋雨要穿棉啊!”街头巷尾又出现了郁达夫先生书中所写的那种平仄有致的京腔京韵。手机微信也很适时宜地收到朋友发来的“近来工作挺辛苦,天凉别忘添衣裳”的问候,心头不由地于这冷冷的秋雨中蒙上了一层温暖。

一年四季当中,最爱北京的秋。而雨,则充当了这个季节到来的使者。清朝词人纳兰容若在词中写到:“长安一夜雨,便添了,几分秋色……”这话极是,仿佛这秋雨就像画家手中的画笔一般,几场雨下来,便染红了香山的枫叶,染黄了钓鱼台的银杏,染蓝了北京上空这一方碧天如洗,再染出仲秋之夜那一轮皓月当空……

北京的秋雨之美,全在于个人感受,个中滋味,难以用文字描绘。不妨有了合适的机会,自己亲身去体味一番。跑到南城陶然亭公园的慈悲庵,静静地站在那里,彼时郁达夫先生所写的满塘芦花早已没了,四周是澄清的湖面,听雨水落在湖上或打在残荷的声音,再泡上一壶酽酽的花茶,“张一元”的也好,“吴裕泰”的也罢,吃上一口,没有酒意,却也可以“与君一醉一陶然”了。

当然,去京西的昆明湖泛舟,也是极好的主意。偌大的湖面上,驾上一艘小船,不必摇桨,只由它随意漂着,透过雾气,望着不远处玉泉山的影子,山顶上的塔在濛濛中若隐若现,一阵风吹来,雨水轻轻打在脸上,凉凉的,心也一下子变的怆然起来。

北京秋天的雨通常不会很大,时间也不会持续很长,不会太让人感到淋漓之苦,大概与南方的雨还是有不同的。前不久去南方看望一个朋友,正好赶上台风登陆,那个下午,走在街头,与风雨不期而遇,没有伞,被浇了个透,雨一直不停地下,愈下愈大,一种孤独和绝望从心头油然而生。人都说:月是故乡明,看来,连秋天的雨都是故乡的好哇。

一场秋雨过后,人们也在不知不觉地变化着,夏装已经开始悄然入柜,而季节更替,伤寒感冒的人也多了起来。母亲又开始了拆洗被褥,然后絮上一层薄薄的棉花,入夜拥衾,满是秋日阳光的味道,父亲饭桌上的啤酒变成了56度的二锅头,倒上一杯在小酒盅里,抿上一口,吃上几颗花生,又哼上了“我正在城楼观山景……”,美不滋儿地自娱自乐起来。

北京的秋天很美,却又短暂得紧,好似初恋人的爱情,绚烂、值得留恋却又倏然而逝。大概用不上等十场秋雨的光景吧,北京人就得开始应付起那漫长的寒冬了……

欢迎踩一脚 简书站内关联阅读:

金陵随笔 | 寻城记系列作品

开封几度秋凉 | 寻城记系列作品

涛声依旧忆苏州 | 寻城记系列作品

斜阳草树镇江 | 寻城记系列作品

周庄的味道 | 寻城记系列作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时隔半年,12月21日,“杭州保姆纵火案”在杭州市中院开庭后,发生了意外! 被告人律师竟然直接退庭了! 此事一出,...
    be175047542f阅读 3,612评论 0 0
  • 你走过我来时的路,却不能与我有同步的感同身受, 跌跌撞撞,颠沛流离, 你是年少, 我是年老。 (所有图片来自微博)...
    其雀阅读 701评论 0 0
  • 今天早上如果没有忘带钥匙这件事的话,我大约会认为这是一个美好的早晨吧。早上,乐乐起床也很顺利,刷牙洗脸吃饭,直到我...
    阳光洒洒阅读 331评论 2 1
  • 在2016年的初雪尚未到时,人群已经议论开来。起初是说周六晚,我人兴致匆匆的收好晾在外面的衣物,围坐在暖气前等雪。...
    化浊阅读 261评论 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