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端午 平平淡淡

我十六岁就离开了故乡,而留在记忆中的端午就是少年时期的印象。这么多年,我每年端午节都是在异乡度过的。在异乡的端午,只是作为辛苦劳作之后的休息日,跟普通日子没有多大区别。

故乡的端午节,还是比较隆重的节日,这一天家家都要在门头插辟邪的菖蒲和艾草。

中午要炒几个菜,比平时要丰盛,要喝雄黄酒,这都是端午节的风俗。至于吃粽子,我们老家好像没有这个风俗。

对于端午节赛龙舟,也是有的,但那是靠河边的地方才有的端午节目。我小时候是没有看到过。

我记得有一年端午节 ,父亲买了一瓶啤酒,我没喝过,就想尝尝。父亲就给我倒了一搪瓷缸,我以为好喝,喝了一口,哎,酸酸苦苦的味道,我说:“臊(音)水味”(泔水)。反正是我第一次喝啤酒 ,总感觉不好喝,味道怪怪的。

父亲还用艾草缠的草把,点燃,让艾草的芳香在屋里漂荡。中午的阳光透过瓦屋的亮瓦,射进来一道光影。爷爷爱喝白酒,而且酒量惊人。常听父亲讲,爷爷喝酒有酒路,有一回,在酒席上喝酒,爷爷喝了三席,依然没醉。而他坐的地方,脚下有爷爷的湿鞋印,说爷爷喝酒脚底出汗,有酒路。这以后爷爷喝酒厉害的名声就传开了。

端午节是与中秋节,都是我们重视的节日。以前生活水平低,平时很少吃肉 ,这过节了也许有肉,也许没有肉。

那要看有没有亲戚来送节,有亲戚送节,一般都会买肉来。亲戚来了,我们那的风俗是先下一碗肉丝面加两个鸡蛋让客人垫个底,然后再吃饭喝酒。亲戚吃面是会讲客气,吃一半留一半,肉和面都是会故意剩一点。于是主人把剩下的肉择起,留待日后来客,还能再利用。而亲戚故意吃剩下的,肉丝面就叫主人家的小孩吃了。只要是有肉汤味的面条也是好吃的。这是那个困难年代的做客风俗,客人要是不懂,吃了个精光,那会被认为不懂礼节。

不过后来,这剩面的风俗变了,来客不准剩了,如果剩了,就会被主人倒掉。这除了说明生活好了,肉也经常能买到吃到,不再稀罕。而且人讲究卫生了,别人吃剩下的不再给孩子吃,只给家里的狗儿和猪吃了。

端午节,一年一度,几十年过去,其它风俗依然没变。我们后来才知道,这一天也是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那端午节就有了另一层意思,愿大家端午安康!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一,端午节。 阳江人又叫“五月节”。 我家的传统是,今天吃‘艾酒’。 阳江...
    Any梦阅读 1,976评论 33 84
  • 《村夫見闻》一14 端午节。 历史文化厚重的节日, 爱国精神传承的节日, 百姓家国情怀的节日, 中国最具传统的节日...
    村夫见闻阅读 199评论 2 5
  • 我是黑夜里大雨纷飞的人啊 1 “又到一年六月,有人笑有人哭,有人欢乐有人忧愁,有人惊喜有人失落,有的觉得收获满满有...
    陌忘宇阅读 8,621评论 28 53
  • 信任包括信任自己和信任他人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失败、遗憾、错过,源于不自信,不信任他人 觉得自己做不成,别人做不...
    吴氵晃阅读 6,237评论 4 8
  • 步骤:发微博01-导航栏内容 -> 发微博02-自定义TextView -> 发微博03-完善TextView和...
    dibadalu阅读 3,196评论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