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可以说是人类共同的巨大烦恼!
脑科学研究表示,我们很多时候偷懒、拖延,不能立刻行动的真实原因是源于我们大脑倾向于做低耗能的事情。而不能快速完成且有一定难度的事情,大脑其实是抗拒的,这是人类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已经写入基因里的。
在原始社会时期,由于人类获取食物不易,对于高耗能的事情是要尽量避免的,不到不得已一般不做比较困难烧脑的事情,即使不得已一定要做,一般也会结伴同行共同完成,从而降低个体的消耗。(比如狩猎大型动物)
虽然现在我们已经进入物资相对丰富、科技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但是大脑的运作机制其实和原始社会时期并没有太大改变,毕竟在整个人类历史上,我们进入全民温饱时期并不长。(何况在地球上其实依然有很多人在温饱线上挣扎,即使我们中国也只是在名义上刚刚脱贫而已,当然这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毕竟我们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应该感到自豪和骄傲,更要感谢党和革命先辈的付出和辛劳,要庆幸能生活在这样的国度。)
好了,回归主题,我们要如何做到“立刻行动”而不是由着大脑进入“待机”模式而导致“拖延”和“偷懒”呢?
方法如下:
①先活动身体;
比如站起来走一走,散散步,或者去倒杯水这样的动作引导身体先活动起来,一旦让身体动起来了,大脑也就跟着被激活了。
②放弃追求完美,运用加分法进行思考;
有时候不是我们不想做,而是总想追求完美,从而导致一直停留在想的阶段,从而迟迟不能开始行动。如果这时能放弃追求完美,先做起来完成一部分,当能看到完成进度时,我们往往会选择继续行动,从而一点一点加起来就离目标越来越近。
③逆向思维,即使不感兴趣也要积极动手做;
在现实生活中毕竟不能事事如意,所谓“生活的不如意十之八九”,有时候为了完成工作任务不得不做一些自己不感兴趣不想做的事情,这时候因为我们不感兴趣不喜欢做,也容易陷入“逃避”、“拖延”和“偷懒”当中去。其实这时如果你能反过来思考,比如“马上行动起来,积极动手去完成,然后才有时间去做自己喜欢和感兴趣的事情”,毕竟事情迟早都要完成,越拖延就越没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一旦你积极行动起来了,你会发现,其实事情也没你想想的那么无趣,因为这时候你已经开启了大脑主观能动性。
④开启元认知,摆脱自以为是的思维方式(察觉自身存在的认知误区,并想方设法改变它)。
就是指当我们一旦有拖延或者偷懒的倾向时,有意识的开启自己的元认知能力(类似游戏里的上帝视角)去察觉自己当下状态和想法,或者说想象自己不是当事人而是作为第三方的旁观者角度去观察自己。
以上,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