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养方式不同,将父母分为四种类型:
安逸型
特点:安逸型父母心态平和,随遇而安,知足常乐的他们带给孩子最大的好处是能让孩子变得随和、行为可预测。安逸型父母能让孩子从简单的生活中感受到快乐,不会为了追求时髦而忙碌。
劣势:安逸型父母容易对孩子过于宽容,常使用自由放任、骄纵的方式对待孩子,因而易屈服于孩子的无理要求,使孩子变成“被惯坏的淘气鬼”。
TIPS:安逸型父母别忘了给孩子们制定一些规则、日常惯例,设立目标并一起解决问题。
控制型
特点:控制型父母喜好掌控一切,安排孩子的大小事情,会详尽的告诉孩子作什么,怎么作,什么时候做,并且绝不允许孩子反驳或提出异议。这样做孩子会获得组织能力,领导能力,能让孩子变得坚韧、果断,并学会尊重规则和法律。
劣势:控制型父母常常对孩子限制过多,要求过于严格,常常找到孩子的反抗。被过于控制的孩子,要么变得反抗性极强,挑战父母,直到受到惩罚;要么学会投机取巧,对于父母要求能少做就少做,能不做就不做;要么孩子就会变得小心谨慎,总是想方设法讨好父母,而丧失了自己的意愿和感觉,最后变成一个“总是寻求别人赞同”的人。
TIPS:控制型父母要学会放手,让孩子也能参与决策,对孩子进行选择性的启发式提问,让孩子能够拥有自己的独立意识;和孩子一起讨论问题,做成决定,而不是让孩子扮演服从者、执行者的角色。
取悦型
特点:取悦型父母比较和善,与世无争,他们能让孩子学会友善、体谅和互不侵犯。这种类型的父母善于妥协,因为他们想让所有人都高高兴兴的,还经常自愿帮助别人。
劣势:取悦型父母在取悦孩子的时候,如果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就会心存积怨,感到沮丧;而被取悦的人也会不开心,他们并没有想到取悦自己的人需要感激和报答。
TIPS:取悦型父母要学会关注自己的需求,当自己的需求被满足了,才能更好的关心和满足别人的需要。要知道,凭借自己的力量,使不可能让所有人开心的,要学会让自己开心,才能人人都开心。要相信孩子能够解决好自己的问题,召开家庭会议,和孩子一起讨论问题,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教会孩子处理自己的感受,并让他们知道接受别人的帮助和馈赠,就必须要给予别人回报。
力争优秀型
特点:力争优秀型的父母非常要强,总会为自己设定不同的目标,并力争完成。这类父母非常善于鞭策孩子,能够为孩子树立成功的榜样,教会孩子如何判断优良品质,激励孩子出类拔萃。
劣势:力争优秀型父母往往期望值很高,经常给孩子定下很多目标,有些甚至遥不可及的,让孩子觉得力不从心。另外,这类父母对事情的看法只有“正确”和“错误”之分,不会看到其他可能性,这也往往会成为孩子的厌烦、抗拒之处。
TIPS:力争优秀型父母有时候可以放慢脚步,也不要给孩子定太多目标,多陪孩子参与一些活动,在活动中与孩子一起学会只要努力拼搏就可以了,输赢其实没那么重要。这类父母需要放弃一些自认为“真确”的需要,努力走进孩子的世界,了解并支持孩子的需要和目标,无条件的爱孩子,教孩子学会面对失败,享受努力的过程,并培养孩子的幽默感,尊重孩子的想法,给孩子一些决定权,让他们处理自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