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斥端午不能互致快乐的说法

         端午节前夕,一段话在网上流传甚广,说端午节不能互致快乐。

       各位亲:端午节不能互祝快乐的,最多互祝"端午安康"因为端午节是个祭祀节日,这天伍子胥投钱塘江,曹娥救父投曹娥江,大文豪屈原投汨罗水。

        五月初五是毒日,是个悲壮的日子,是祭祀日子。

        所以非遗专家杨广宇教授说,要扫扫肓了,不是所有节日都给互祝快乐,如淸明节、端午节!只能互送"安康!"

        对此说法,我却有不同意见:

        中国有多少节日,就意味着这片土地上有多少苦难。

         虽然说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各种盛世,但满打满算,也只有一个多世纪的时间,所以我们中国人在几千年的岁月中,并未享受过几天太平日子。天灾、人祸的反复上演,让我们中国人承受了太多的苦难。但即便如此,但我们中国人的生活也要继续啊!

         可是中国人,既无实质的宗教信仰,又无革新技术的驱动力,怎么办?只能在现世的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安慰和寄托。所以中国人的节日,非常之多,因为在古代,很多节气日,也是节日的。过节,是为了忘却生活的种种不幸,享受跟多一点快乐的时光。

        我们为什么要过传统节日?因为传统节日是民族精神的寄托,是中国人在困难中寻找快乐人生的情怀所在。所以每一个人节日,对于中国人而言,是要快乐的。

         专家的说法固然有学术的逻辑意义,但是生活,有生活本身的逻辑与意义。

          所以,对于每一个向往快乐的生活者而言,互致一声端午节快乐,那又何妨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