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说天下】商道·非常道(六十八)

(三十八)商道之德主刑辅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从这一篇开始,《道德经》进入下篇,也就是“德”的部分。基本上,《道德经》是以道为体,以德为用,所谓用,就是如何立身处事,解决具体问题。要强调的是,这个“德”,不单纯是现代汉语所理解的品德,上街扶老奶奶过马路、捡到钱包交警察那种。所谓有德者得之,老子的主张就是,通过自我调适而非巧取豪夺,以保证根本目标的达成,以及个人境界的提升,以最终企及“道”的高度。

这一篇,老子强调的是,怎么才算是一个有高度的企业领导人,评判标准很简单,“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真正有德之人,一方面并不以为自己日常的善言善行是多么了不起的事,他的正当的行为、正确的选择,只不过是出于本心本意罢了;另一方面,他的德行是贯穿始终的,勿以善小而不为。而所谓的的下德,一种是凭心情,心情好了就做点靠谱的事儿;一种是虚饰,刻意做些好事,只求扬名,即所谓沽名钓誉,古有王莽之辈,当下这种人也不少。

那么,怎样才算得上是“上德”呢?老子的标准是:“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上德者,立身行事本就有章法有原则,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因此大家看不到什么大动静,不经意间事儿就办成了。所谓下德者,就不是这样了,还没动作呢,就先嚷嚷开了,看一看瞧一瞧准备拍照啦,这儿马上有大事啦……

德是如此,仁义礼智信同样如此,身而有之与刻意为之,其实一眼就可以看穿,就如皇帝的新衣,只是当事人沾沾自喜,自以为天下人都是一根筋。而且仁、义、礼本身就有高下之分。同样一件事,以仁心而为,发自本义如顺水行船;如果是因为遵循大义而行,那其实是一种自我规范、自我修正;如果只是从礼而行,那不过是循规蹈矩,甚至是畏俗,生怕不这么做就会被人拿道德绳索一套拖着走。

实际上,还真就是这么回事。比如我们谈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等而上之的企业家,本心就是悲天悯人,要么就是行善不留名,要么就如慈济、壹基金般筚路蓝缕不避流言。次一等的,感于公义,逢年过节或是遭逢大变时,必然踊跃践行,但是并不纳入企业的常态考量;再寻常的,只是从众而已,别人捐一万我捐一千,别人当志愿者我捐旧衣服,等等等等。当然,从社会风评和导向来说,这些都是十足的正能量,也值得社会肯定和尊重,否则就不是劝善而是逼捐了。但是以老子的眼光来说,显然说的是如何升华为大道,这又不可同日而语了。

另外,我们要注意一点,本篇,老子是将“德”摆在“仁义”之前的。这是什么原因呢?从普通人的视角来说,其实真没差。个人的能力和影响力有限,无非是亲朋好友之间相处是否愉快,个人负责的工作板块业绩如何,仅此而已。但老子的要求、标准,是说给团队、企业乃至政治领导人听的,这就完全不同了,所谓身系天下,一举一动,不但影响当下,而且波及面广、余韵悠长。

(待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上海市第二师范附属小学三(3)班赵昱轩 2017-12-2 放学的路上,我看到一只小鸟在天上飞。心里就想:...
    tiaoqi阅读 4,322评论 0 1
  • 老公,多么亲切的一个称呼!除了父母和孩子,他应该是我最亲近的人,应该是最能理解和包容我的人。可是这些都与我无缘,结...
    幸福有多远呢阅读 1,937评论 0 1
  • 有时候不得不说佩服自己的预感,简直神准。 上了车我就默念,希望今天能顺顺利利的,不要有什么意外。结果,司机跟着导航...
    xinweihuang阅读 1,254评论 0 0
  • 时间不紧不慢地来到秋天,初秋的天气好似并无太大变化,白天依旧艳阳高照,只是早晚略有了一丝凉意。 莺莺的蝉鸣声依然刺...
    波波简生活阅读 3,28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