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三叠 : 从孤儿院到琼瑶,女孩子的情感之路

我曾经听过一堂心理课,我的心理老师讲述了一个国外的真实案例:在一所孤儿院里,有一批50多岁的孤寡老人,照顾他们的护工全是25岁的年轻人。


第二年,孤儿院把这些护工换成了25岁的年轻人;第三年、第四年,依然换成25岁的年轻人,就这样一直到第十年,实验终于结束了。

此时这些老人已经60多岁,状态却非常非常好。当被问起“你多大了”,他们都说“我25岁”——早已认定自己是25岁的模样。

这个案例恰好印证了一个道理:你靠近什么,就会变得像什么。环境对人的影响,和人对人的影响,从来都渗透在心理和生理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情感这件事上。

当年我上师范学校时,学校里有两对师生恋。

一对是女生爱上了男班主任,另一对是女生爱上了美术老师。


毕业后他们都结了婚。

可过了几年,听说这两对又都离婚了。

这让我想起了《窗外》的作者琼瑶,她自己的师生恋不也同样败给了现实吗?

大家都知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若伴着大海,就会学会澎湃;你若扛着锄头,就会学会种禾。

可学校里教的全是书本上的公式与定理,从来没有一堂情感课指导我们怎样去恋爱、去相处。

尤其是女孩子,尤其要警惕两种人:一种是老头子,你和他之间的代沟是沟不平的,更是没法沟通的;就连语言习惯、生活习惯、生活步调,甚至情感认知、思维认知,都完全不协调、不一致,根本走不到一块去;另一种是已婚男人——这种男人的“好”,才是最该擦亮眼睛看清的。

已婚男人早已在婚姻里练就调温的本事,他们懂得如何平衡自己的喜怒哀乐、冷暖得失,让自己始终处在舒服的状态里。

他们对你的温柔、关心,看似毫无破绽,实际上是用多年的经历沉淀出的权衡术。

既不会让自己失控,也不会给你毫无保留的真心。

所有的示好都带着模糊的边界和隐藏的目的。

所以记住,已婚男人主动接近你时,千万不要给他机会,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他若踢个试探你的皮球过来,你就得稳稳地踢回去,学会干脆拒绝,别和他扯那闲篇、拉大锯。

更不要去好奇、去尝试——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试探,往往会悄悄把你拖进烂泥局里。


到最后,他全身而退、毫发无损,你却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这种消耗,从来不只是时间和精力,更是你骨子里的底气和能量,就像被泄了元气一样,有的根本恢复不了原来的模样。

倒不如把这些心力省下来,去做你真正想做的事,去爱值得你爱的人。

女孩子要尽量去找那些比你年轻点的、或者年龄相仿的,要么学历比你高点的,要么能给你带来情绪价值、能助力你身心健康的男生做伴侣。

琼瑶的故事像一面镜子。


她的师生恋败给现实后,后来插足平鑫涛的家庭。他们两个一个写小说,一个做出版,一度被看作是实现了利益双赢的伴侣。

可平鑫涛在遗书中却将大部分遗产留给了自己的子女,而琼瑶亲手赚来的半壁江山,最终只得到了一角。

她曾说自己不喜欢钱,认为平鑫涛把爱给了她,把钱留给了子女是公平的。可这份“公平”背后,她的内心是否真的毫无波澜?没有一点后悔吗?外人从来无从判定。

一代痴情种香消玉殒,琼瑶翩然离去的背影留给我们的何止是唏嘘,更多的是深刻的惋惜,更多的是深刻的借鉴。

女人啊,首先要学会自己养活自己。找伴侣从来都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的依赖。

如果不能与他共享财富,那至少要保护好自己的钱袋。情感上要保持理性,切勿泛滥成灾,毕竟覆水难收。

钱和情都该留有几分回旋的余地,做到心中有数,能应付变数,才能在感情与生活里立于不败之地,也才能安心去做那些真正属于自己的事情。

人生苦短几十年,这一趟人间,要爱得清醒,活得扎实;这一趟人间,不要千疮百孔,要带着锋芒温柔;这一趟人间,别为错的人消耗,要为值得的事停留;这一趟人间,别留遗憾。这一趟人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