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是真正的自律

读最好的书,走成长最快的路,大家好,我是陈奕和,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书籍是《少有人走的路》。有看过或者听的的小伙伴可以在评论区里打出666。这本书是年前我在一个高端付费群里一位大学老师推荐的,当时看到这个书名我就被震撼到了,它的主题是跟我们探讨什么叫作真正的成熟。

在我们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评价一个人说这个人不成熟,这个人像个孩子。那到底什么叫成熟?什么叫不成熟?昨天我说这个话题时,我家姑娘在旁边说到,西红柿青涩时是不成熟,红色时是成熟!这个是在孩子的一个认知里,那在成人心目中给成熟的定义是什么?

有没有什么具体的可以看到的指标?在这本书里就讲的特别清楚,他认为一个人成熟或不成熟,最重要的两件事就是这个人是不是具有自律性。然后是不是懂得什么叫真正的爱,这两个东西只要你明白了,你就距离人生的成熟更迈进了一步。

开篇作者就提到,人生苦难重重。在艰难又漫长的人生道路中,如何通过自我提升实现心智的成熟?根据最新的心理调查研究表明,99%的人都有心理问题,而心智不成熟是其中最大的问题。那大家可能要问了,什么是心智的成熟呢?听上去好像有点儿玄乎呀,其实,这所谓的心智成熟就是善于发现自己的问题,勇敢的面对他们,并且运用恰当的方式解决它。

在书中,作者结合了自己多年心理咨询的案例,引导我们通过学会自律,爱,信仰,恩典来帮助我们走上心智成熟的旅程。

这本书的作者斯科特派克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医生,在心理咨询方面有着非常高的威望,作者认为咱们人可以拒绝任何东西,但绝对不能拒绝成熟。拒绝成熟就是在回避问题,逃避痛苦。

而我们生活中大量的人,宁愿在不成熟当中去排徊,宁愿在痛苦中去打转,就是不愿意走上这条《少有人走的路》,走上这条用自律和爱铸就的通向心灵成熟的道路。大家认同吗?

就像我们每天早上来到晨间海奥能量站,是不是一种用自律和爱铸就的通向心灵成熟的道路!

不过呢这个心智成熟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艰苦的旅程,所以作者把它称作《少有人走的路》,那这也就是这本书名字的由来了。

好,那么接下来呢我会用三天的时间来和大家分享这本的内容。那我们首先来看一下今天的内容,那就是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的最主要工具。那么怎样才能够做到真正的自律呢?

我想大多数人都有看到这样一种人的时候,肯定认为他们是自律达人,现在我们直播间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就是,能够坚持每天早晨5:00准时起床,阅读一个小时以后再去跑步。是不是超级自律。是的打是,的确啊,在那些回家就葛优躺的人的认知里,能够坚持做到这些,那真的是超级自律了。

可是作者在书中告诉我们,这些呀,并不是真正的自律。我想你这个时候一定会很奇怪啊,那什么才是真正的自律呢?这所谓自律,就是主动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

作者在书中也提出,自律有四个原则,分别是推迟满足感,也就是先苦后甜,承担责任,终于事实,保持平衡。

第一原则,推迟满足感,先苦后甜!咱们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啊,人人都喜欢吃咸鸭蛋的这个蛋黄,毕竟那留着金灿灿的油的蛋黄啊,还是十分的诱人。

那你在吃咸鸭蛋的时候是先把爱吃的蛋黄吃掉之后再吃蛋白呢?还是说先把蛋白吃了以后,然后留下蛋黄慢慢的品尝呢。评论区好多蛋黄,蛋白。

再比如在你干工作的时候啊,你是先处理简单的事情,等到迫不得已才去做难处理的事情,还是先把困难的这个事情处理掉以后再去做其他简单的事情呢?

简单的,困难的都有!

昨天兵哥讲到拖延症的问题,很多人都声称有拖延症,人为什么会拖延呢?大家有思考过吗?通常都是因为先去做了容易做到的事情,剩下了比较棘手的,畏难情绪爆棚才导致了一拖再拖。简单来讲,这就是选择了先甜后苦,最终苦不堪言。大家认同吗?

如果把顺序调整一下,选择了先苦后甜会怎样呢?先集中精力处理难搞的任务,再去做那些相对轻松的工作,那么整个过程会越来越顺畅,而且会越做越开心。坚持执行下来,拖延症就会被彻底克服。

工作如此,人生也是这样。问题通常不会自行消失,那么优先解决困难的问题,就是尽早的移动阻碍心智成熟的大山。正所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年轻的时候贪图享乐,就很有可能晚景凄凉;而如果年轻的时候能够积极打拼,年纪大了也就更有可能过上心满意足的生活。

既然如此,那就不要去贪图一时的安逸享乐,让我们每天从晨间能量helo打卡开始,当你坚持一段时间以后,你自己的这个自我能量感,自我满意度,自律性就提升,因为我是受益者,就让我们先去面对难题去吃苦,当难题迎刃而解,快乐也就水到渠成。大家认同吗?

下面说说第二个原则:承担责任。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听到这句话:这不是我的问题。怎么样,是不是很熟悉?与之相对的,还有一句也很经典,那就是:都是我的错。

其实这两句,都和责任有关,一句是推卸责任,一句是主动揽责任。有趣的是,大部分人都曾经说过这两句话,你们说过吗?

但你们知道吗?这两句话对应了两类心理问题。

其中一类叫作人格失调症,认为所有的东西都不是自己的责任。这个在职场中的甩锅情况比较常见,大家都应该都有所感触到。工作出了问题,这个和我没关系,不是我负责的。是小张小王负责的!

再比如说很多的大学毕业生把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归咎于社会就业压力太大,毕业生这个数量太多这样的社会大环境,而不会从自身能力不足,专业素养不够这上面去找问题。这就是典型的人格失调症!

与之相对,另一类心理问题,神经官能症,就是让人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觉得出了问题都是自己的责任。比如说有时我们很多人把自己融入不到别人的圈子,归咎于自己的性格不够开朗,情商不够高,因此会陷入到自卑的泥沼之中。其实呢圈子不同,何必强融,融不进去,不融,只能说明他不适合你。

神经官能症就是为自己强加责任。人格失调症那就是推卸自己的责任。当与外界发生矛盾的时候,前者认为错在自己,那后者就会把这个错误归咎于旁人。

很显然,不论是神经官能症还是人格失调患者,他们的大脑呢都不能合理的判定责任承担者,所以不能称之为自律。

所以这两种人在我们每个人的人生的不同阶段或多或少都有,包括我自己在内,都有轻微的人格失调症和神经官能症。但是只要你不过分,它就不算是病症。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承担责任其实有两方面内涵。

是我们自己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去直面它并且解决它。不是自己的责任,也不必强加在自己的身上,这才是一个自律者应该有的态度。

然后第三个叫忠于事实,但却不容易做到。因为大量的人是生活在自己的幻想当中,也叫人生地图,每个人会给自己绘制一张人生地图,他认为人生就这样,他已经认定了,这个就叫作不忠于事实,他只忠于自己的幻想。

比如有的父母教育孩子,孩子并不理解,他们就没好气地说:不许顶嘴,我是你的父母,在家里我说了算。

有的人遭到配偶的质疑,他不会去反思,反而威胁对方,我们就这样保持现状,你要是指责我,我就会闹得天翻地覆,让家里鸡犬不宁。

对这些人来说,问题就摆在他们面前,他们也看到了,但就是拒绝接受。因为他们不允许任何人和事挑战内心的“人生地图”。他们不愿解决问题,反而去攻击提出问题的人。

所以当一个人不能够忠于事实的时候,他陷入到自己的人生地图当中,你发现你很难跟他解释,你很难让他面对真正的世界,因为在他心目当中是完全用自己的一套逻辑在解决问题。所以这个里边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学名词,叫作移情,就是人们会把对一个人的感情和经验移植在别人的身上,会认为别人也会这样。

所以忠于事实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他真的很难。我们面对现实的观念就像是一张人生地图,凭借这张地图,我们才能够了解人生的地形,地貌,沟壑。忠于事实的原则要求我们必须不断的修订这张人生地图。

最后一个原则就是保持平衡,这里的保持平衡可不是保持你的身体平衡或者是外在的平衡,而是心灵的平衡。

比如说我们在面对冲突的时候,既不能不生气,因为这样的会显得你软弱无能,也不能太生气,因为过于生气会有损健康。所以在生气与不生气之间,需要你有足够的心智来权衡。保持平衡的做法是,既要有生气的能力,也要知道如何克制自己的脾气。只有懂得恰当表达自己情绪,才算得上真正心智成熟。

保持平衡最高的原则就是放弃,这一说到放弃呀肯定会带来痛苦,很多人之所以都没有选择放弃,是因为他们不想经受放弃的痛苦。是不是,不是有就俗话说的好,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放弃呢,其实也就意味着新生,我们只有不断的去做一些减法,还要懂得“舍”与“得”的关系。因为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先放弃才能得到,放弃一时的安逸享乐,我们才有可能在历尽苦难后获得更大的快乐

最后总结一下:怎么才做到真正的自律:只有通过推迟满足感,先苦后甜,也要让眼前的生活过得去;要承担责任,也要学会拒绝不应该承担的责任;要忠于事实,及时更新自己的人生地图,更要保持平衡,因为有时放弃也是一种人生智慧。在“舍”与“得”之间求得平衡,漫漫人生路才能真正做到一往无前,才能够实现真正的自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