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莲花辞》第二章:上官府邸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从河边到都城不过个把时辰,方才在永宁河时不过午时刚过,现在也才未时。虽然马车跑的很快,但马车里面却很平稳,完全感觉不到颠簸。片刻之后,“天都城”三个字毅然印入眼帘。

  “公子,我们到都城了!”南风看着不远处的城门,转身对车内的人说道。

  “恩。”车内人掀开车帘,看着城门上的三个字,嘴角微微勾起。

  马车很快就到了城门口,“等等!”小童刚要驾车驶入城门,守城的士兵伸手将马车拦了下来。

  南风不慌不忙地从腰间掏出一块牌子递了上去。

  那士兵接过牌子一看,忙退后一步,双手抱拳。“不知是上官府的座驾,还请这边请。”说罢,恭敬地递上牌子,对身后的士兵挥了挥手,“放行!”

  马车缓缓驶入城内,忽然感觉耳边人声鼎沸,一片嘈杂。“公子,我们进城了,是马上回府么?”

  “恩。回去吧。”

  “好嘞,公子坐好。”

  又过了两刻钟,只听“吁”一声,马车在一座高大威武的宅邸前停下来。“公子,到了!”还是小童的声音。

  “恩。”马车内的人应了一声。

  “公子,你稍等,南风先去通报。”说完,南风利索地跳下马车,跑上台阶,用力地敲了敲大门。片刻之后,侧门“吱呀”一声打开一道小缝,里面探出一个脑袋。“谁呀?”

  “上官家公子回来了,快开门。”南风催促道。

  “哪来的公子,我们家公子都在府里呢!”小厮一脸鄙视地看着南风。“走走走,别乱认亲戚,我们上官府是你这种人能随随便便来的么。”说完,小厮就要关门。

  南风伸手挡住,递上一块镀金牌子。那门里的人一见牌子,不由得瞪大了眼睛,忙往南风身后看去。“稍等,小的马上去通报。”

  不多时,上官府的大门打开了,从里面浩浩荡荡出来一群人,少说有二三十,男女老少都有,左右两列整整齐齐地站在门口。为首的一人,穿着黑色鎏金朝服,身后跟着一位雍容华贵的妇人。

  “恭迎大少爷回府。”一众人高声呼喊。

马车里的人掀起门帘,走出马车。好一个公子如玉。边上的人上官府门口见这么多人出来迎接马车里的人,早就里里外外围了一群人,等着吃瓜。众人看着眼前这张脸,不由得晃了一下神。

路人甲:“这,这是他们的大公子么?”

路人乙:“上官府究竟有几位公子?”

少女甲:“呀,这么好看的公子,回头就让我爹来提亲。”

路人丙:“哟,你羞不羞呀,哪有女方上男方家提亲的。”

少女脸颊微红,争辩道:“那有什么关系,反正男未婚女未嫁。”

  再说这上官府里出来迎接的众人,为首的男子朝着马车里下来的公子招了招手,“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

  公子朝他点头示意,就算是行过礼了。

  男子捋了捋胡须,哈哈干笑了两声,“来,来,来,进府,进府。”

  身后的众人忙退到一边,让出一条路来。男子在前领路,转身进了门。身后的妇人直直地盯着白衣公子,热泪盈盈。

  公子抬起头,看了看匾额,烫金的乌木匾额上写着“上官府”三个字,心里默默地叹了口气,“终究还是回来了。”随手将手里的扇子递给南风,进了大门。

  身后的众人见主角都进门了,也纷纷跟着进门。

  “不知这是上官府哪位公子回来?”在上官府外边的吃瓜观众又讨论开了。看到这么一位美男子出现在都城之内,大家都十分好奇,说不准呐,这都城四美可就要重新排名了。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据说这位可是上官府的大少爷啊。”边上一人回头看了他一眼。此后,都城的茶楼里多了一个讨论的对象,那就是这上官府的大少爷。

  “上官府内不是只有一位少爷么?”

  “怎么会?”那人回头看了看四周,凑到那人耳边小声说,“这位才是上官府的大少爷,名叫上官熙,早年被送到青云山修行的。”

那人似懂非懂的“哦”了一声。“不是说青云山上修行的都是仙人么?”

“那是,青云山可不是谁都能进去的。”

“那这上官府的大少爷这是要成仙了么?”

“这个......”那人脸色一赧,“这是人家上官府的事,你管这么多做什么。”然后甩了甩袖子走了。

  刚站在府外,南风就感觉这上官府很气派,进到里面之后,才知道什么是土豪。橘红色的琉璃瓦,金光闪闪的石柱上镶嵌了各色宝石。沿路走廊种满了各色花草,争奇斗艳,假山流水,亭台楼阁,一一俱全。

  在府内走了近小半个时辰,众人方才走到一处厅前。方才为首的男子和妇人早已命人在厅内备好茶水等候。上官熙在大厅门口停下脚步,顿了顿,还是进了厅,走到主座左边的椅子坐下。南风自觉地站到自家公子身后,其他人也纷纷落了座。

  这上官府家大业大,这人口自然也是不少。坐在首位的男子是这上官府现任家主,上官皓,上官熙的父亲。而坐在边上的妇人则是公子的母亲,李氏。在李氏身后还立着一位妇人,那是上官皓的侧室,元氏。元氏给上官府添了一男一女,此时却并不在身旁。再看左面一排,分别坐着一位四十开外的中年男子,上官府二老爷,上官明。还有一位岁数不相上下,穿着青衣长衫的男子,上官府三老爷,上官岐。而右边一侧坐的上官皓正妻李氏的兄弟李枫及侧室元氏的兄弟元淼。还有一干人等站在座椅后头。

  上官熙,是上官皓的长子,六岁那年有幸得青云山无咎真人赏识,便被送上山拜师修行,被无咎真人收为关门弟子。这一走便是十二年,今日是上官熙离家之后第一次回府。紫尘苑是他小时候和娘亲李氏一起居住的院子,简简单单,干干净净。此次归来,上官熙是受师命下山,美其名曰,历练。

  “熙儿,你可算回来了。这些年在青云山修行,一切可还安好?”李氏忍不住先开了口。

  “回娘亲,一切安好。”上官熙答道。

  “此番回来,可还要再去往别处?”李氏紧接着问。

  “暂时未有打算。”上官熙并未言其他。

  “好了,这些话可以日后再叙。”坐在首位的上官皓对李氏使了个眼色,“不知熙儿这次回来,你师傅可有带什么话过来?”男子一脸谄笑。

  上官熙抬头看了一眼男子,淡淡地说,“下山之际,师傅吩咐我好好回家尽孝,此外并无其他。”

  上官皓摸了一把胡须,尴尬地笑了两声,“这样,尽孝啊,尽孝好啊,尽孝好啊。呵呵。”

  李氏插了一句,“从青云山到此,一路奔波,熙儿也累了,要不先让他回院子歇息。反正暂时也无其他安排,剩下的就日后再叙。老爷你看如何?”

  上官皓点点头,“恩,如此甚好。”

  “多谢父亲体恤。”

  “还是以前的紫尘苑,已经命人收拾好了,有什么需要就差人过来告诉为娘。”李氏吩咐身后的小厮带路。

  上官熙垂下眼睑,点了点头,向众人做了个揖,便起身离去。

  待公子一走,堂上众人纷纷议论开来。

  “这大少爷在青云山修行,想来是学有所成啊,回来才露个脸就走了,这招呼都没打完呢。”左边的上官明阴阳怪气地说了一句。

  上官皓不以为意地拱了拱手,“二弟,这就不对了。不是犬子无礼,确实是一路舟车劳顿,需要好好休整。晚些,一定让犬子登门致歉。”

  上官明看了一眼上官皓,“哼”了一声,起身离开了。其他人见状,纷纷寻了个借口,也离开了,反正来日方长,不愁没有机会认识。

  再说上官熙,此时正在上官府后花园。从大厅出来后,并没有让小厮直接带着去紫尘苑,而是去了边上的一处凉亭,静静地看着亭外的莲花池。一直跟在公子身后的南风知道,自家公子这是在想事儿,便没有出声打扰。直到日头偏西,那小厮才出声提醒,主仆二人一前一后这才朝院子走去。

从凉亭到院子的路并不远,这紫尘苑还是小时候的模样,一切都没有变化。

进到院子后,上官熙只是随意地往院子看了一眼,便让那小厮回去了。景未变,人已变。这些年在青云山的修行,上官熙以为自己已经早就断了这尘缘亲缘,可到了这院子,心里还是会有一股陌生的亲近感,许是师傅说的还有尘缘未了,所以还未能入升仙之境。

忽然再手里摸到那个罐子,掏出来放在手心。罐子里那团白雾还是一如先前,自己也说不准为什么会收了这团白雾,只是心里有个念头让自己这么做。晃过神来,白雾就已经收在这个罐子里。这个罐子是无咎真人下山之前送给自己的,说是有缘。

南风见自家公子又在看那个罐子,便也凑上去看看。

  “公子,你也觉得这团白雾有古怪,对不对?刚看那村夫就感觉很不对。”

  上官熙眉头一扬,眸光一闪,点了点头“嗯。”

  南风听自家公子附和,开心地满屋子乱跳,“哈哈,难得公子有认可我南风的时候,不愧是跟了公子这么多年的人。”说罢,自觉地转身去收拾那些从马车上搬下来的东西了。有些事情,公子不愿说,南风作为小厮,也不会多问,点到为止即可,这是他这些年跟在公子身边琢磨出来的经验。

  “果然是有些意思。”上官熙继续盯着这团白雾,只是他还没有看透这雾气的来历。这些年在青云山的修行,练就了他通天眼的本领,除了无咎真人,他能看清自己周围任何人的命数因缘,但此刻却摸不清这雾气的来历。按下心底的疑问,上官熙不知从哪掏出一个竹简,转身坐到书桌前。这些年在青云山除了修行,几乎所有的时间他都在看书。无咎真人说唯有如此才能让他心无杂念,更有利于修行。他也不疑有它,照做无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