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势力和他们的盟友们都依赖重型火炮,五六层楼高的大型装甲载具和各种被称为巨兽的百米级以上的装甲要塞;他们装备着重型运兵车和坦克的机械化步兵部队同样令人生畏。这些军队能够抗衡同等数量的其他任何种族的军队。时至今日,大量新式重装武器仍然在各地的工厂中测试,并等待着下线和量产。
气垫战车和陆地战舰,都通过超大型气垫和热核喷射动力系统提供极强的机动能力。气垫战车通常有十几米高,车辆也有至少五十来米长,十多米宽。用超重型装甲,偏转盾和复数台武器提供支援。气垫战车通常直接对标机动装甲,有着极高的科技含量和生产数量;在共和军,平均每半个排就有一台气垫战车作为火力支援,这些拥有自动装弹机和超级整合电子系统的巨兽拥有者更高的作战效率和更强的信息化和抗干扰能力,因此车组只有三人,但即便是单机也能应对机动装甲的突袭。这些巨兽大多都装备了可以架设起来的巨型液压支架和助锄以方便曲射打击敌军,尤其是自行火炮型,更多的支架和助锄帮助它们更好地当一门固定要塞。
785工程重型气垫战车
这种有着鼓嘴鱼式前装甲外观,V型防浪板,臃肿车身以及惊人长度的多炮塔战车一直是大共和军最受中意的装甲突击载具,它们组成的攻击部队拥有最优秀的防护能力,无论是正面,后面还是侧面都被严密的多层装甲所保护,并有着更多的武器挂架和选择。在其蓝图出世的几十间整个河系都为之震撼,而当其真正列入实装之时,在当时几乎没有任何一款量产机能够对其构成威胁:它太大了,如同一座航天器运载车一样,其结构和护盾都坚不可摧。而它们的武器又是如此的同时强大以至于绝大多数同级载具都会被其轻易击穿;而785工程所带来的军备竞赛更是一度迫使各国拔高其产品的技术水平,以免遭这种重型气垫载具在未来造成的毁灭性破坏。
所属 共和军打击陆军
最高速度:200公里每小时左右
通用搭载装备:57毫米海星型双联装电磁机关炮武器站十五组, 六组双联装宝剑型130毫米电磁加农炮廓 ,车体正面两座单装匕首型125毫米重型速射榴弹发射器一组 ,集束电磁干扰烟幕弹发射器二十组,车体侧翼双联装火流星型等离子重型火焰喷射器武器站四座,通用重装备架设机组,范围型全频带电磁干扰装置,智能化AI作战辅助系统,自动装弹机构,冷聚变反应堆和核聚变推进装置,火炮稳定器
“海王星”型重型突击战车
功能组件:主体装备有数十米级别的复合装甲套件,外部挂装专用型反热能武器涂层装甲,三层爆炸反应装甲;车体内置反导弹/反炮弹主动防护系统,以及一套功率增大型四联电磁护盾发生器。
武器系统:无人化主炮塔配备双联装380毫米铁卫型中倍径电磁主炮,可以发射次口径电磁加速穿甲弹,猎鹰型电磁加速炮射导弹,5号超新星聚变高爆弹。同时主炮塔上部配备两组122毫米风暴型集束多用途制导火箭弹发射器,以及一座双联装125毫米电磁加速自动炮武器站。可以在极远的距离以三十分之一光速精确打击任何目标,用迅猛的双联装火炮不断发射自动装填的重型弹药摧毁面前的任何敌人或直接凭借庞大的质量碾碎建筑。
“天王星”型重型步兵登陆气垫战车
功能组件:主体装备有数十米级别的复合装甲套件,外部挂装专用型反热能武器涂层装甲,四层爆炸反应装甲;车体内置反导弹/反炮弹主动防护系统,以及一套功率增大型二联电磁护盾发生器。同时作为重型运载车,其内置有宇航级防护措施和额外内置装甲保护的大型成员/货物舱,可以安放两个排的动力甲士兵或成吨的物资,并允许乘员在打开气密舱后使用武器在车内射击;同时车体前部和后部各安装一座重型舱门以便于快速运输和作战。
武器系统:主炮塔使用铁臂无人战斗炮塔,配备两座双联装280毫米刺拳型电磁加速速射炮,可以使用次口径电磁加速穿甲弹链或7号超新星聚变近炸引信弹链。同时主炮塔上部配备两组双联装500毫米火风暴型多用途导弹发射舱,以及一座双联装125毫米电磁加速自动榴弹发射器武器站,车体后部的乘员舱顶部也安装了一座双联装130毫米电磁加农炮武器站。其凶猛的双联装自动火力和大型集束导弹可以快速锁定敌军据点,火炮和航天器,并在掩护步兵发动突袭时提供致命且有效的火力支援;它们同样也是共和军重型坦克序列中必不可少的地面伴随载具。
“冥王星”型自行高射炮
功能组件:主体装备有数十米级别的复合装甲套件,外部挂装专用型反热能武器涂层装甲,双层爆炸反应装甲;车体内置反导弹/反炮弹主动防护系统,大型激光预警和高级远距离雷达图像传感器控制杆,以及一套功率增大型二联电磁护盾发生器。
武器配置:装备猎鹰者无人防空炮塔,由ai主要承担寻敌和锁定任务。主要炮塔配备两组角弓型280毫米四管电磁加速高射炮,两组雄鹰型480毫米八联装防空反装甲导弹舱以及一组308毫米双联装雷云型电磁加速高射炮。车体装备昂贵的复合大型光电装置以及天文级搜索雷达,足以持续锁定大气层外的单位并在平流层之上完成远程拦截。
“水星”型防空反装甲导弹发射系统
功能组件:主体装备有数十米级别的复合装甲套件,外部挂装专用型反热能武器涂层装甲,四层爆炸反应装甲;车体内置反导弹/反炮弹主动防护系统,以及一套功率增大型四联电磁护盾发生器。由于极大的负载重量,水星型导弹发射系统更迟缓且需要部署才能发挥其全部功能。
武器配置:装备无人化垂发导弹大型炮塔,由ai全程参与索敌,瞄准到引导的一系列工作。主要炮塔配备50发铁心型大当量超新星聚变防空/反载具导弹,具备有投放战术核武器的能力和足够的射程。同时车体装备远比冥王星更加昂贵且复杂的超大型光电装置以及高功率天文搜索雷达,甚至可以使用聚变弹摧毁从陨石,小行星到轨道卫星和军用飞船在内的一切飞行敌人。
“金星”型电子战系统
功能组件:主体装备有数十米级别的复合装甲套件,外部挂装专用型反热能武器涂层装甲,双层爆炸反应装甲;车体内置反导弹/反炮弹主动防护系统,大型激光指示器,联网数据支援中心和高功率光学观测系统,大型通讯阵列,以及一套扰乱电磁场发生器。
武器系统:这是共和军机器设计总局对天王星系列最终研发的结果,一座装备了金雕型复合电子战装备的设施被安装在785工程宽大的车体之内,并经过大量的改装以容纳下复杂的激光和通讯阵列,联网数据中心以及扰乱电磁场发生器,其强大的大型数据锅能够定向释放能够瘫痪大范围敌人载具和建筑的数据洪流或是在接近敌人时释放电子病毒和电磁干扰。车体内部还格纳了操作室和更高级的智能计算机,通过内置的大型光电雷达和通讯系统准确对战区进行评估和分析,并将数据进行共享和上传,同时其也能兼任黑客工作和电子战对抗,用大共和军优势的技战能力打击敌人的数据网络和前线情报系统。这种战车使用的抗干扰和反黑客技术更加昂贵,承载的设备更笨重,需要战车的冷聚变系统提供更多的能源,因此发动机效率被降低了。同时,两座装备280毫米电磁加速速射炮和125毫米电磁加速榴弹发射器的无人炮塔被安置在车体前后,并配备了一座双联装反载具导弹提供额外火力。
“火星”型洲际导弹发射系统
功能组件:主体装备有数十米级别的复合装甲套件,外部挂装专用型反热能武器涂层装甲,双层爆炸反应装甲;车体内置反导弹/反炮弹主动防护系统,同时拥有大型激光制导和雷达卫星制导导弹追踪系统,大型ai辅助操作与作战接管装置,以及一套功率增大型二联电磁护盾发生器。
武器系统:无人化炮塔内置二十发全球级洲际超新星聚变导弹垂直发射舱,或是四十发大陆级集束战略级超新星聚变导弹。这是火星级所背负的最主要弹药,能够将小型超新星爆发所带来的毁灭性后果投送到星球的任何一个角落,甚至足以威胁在轨道上的战舰。这辆重型垫战车所背负的导弹发射舱由厚重的外壳所保护,并配备有一个专门的装弹舱,这使得其在防护能力和续航能力上与其兄弟平起平坐。
“土星”型重型陆地航母系统
功能组件:主体装备有数十米级别的复合装甲套件,外部挂装专用型反热能武器涂层装甲,五层爆炸反应装甲;车体内置反导弹/反炮弹主动防护系统,同时拥有负责无人机和巡飞弹操控与指挥的大型智能ai操作系统,重型化保险弹药库与自动生产流水线,以及一套功率增大型五联电磁护盾发生器。
武器系统:75架杜鹃鸟型隐形无人歼击轰炸机,1000套马蜂型超大型巡飞弹垂直发射舱,以及5座雄狮型无人战车投放舱。作为一个高度无人化,由智能化AI和少量工程师与技术兵操控的重型平台;土星的任务就是释放隐形无人机携带战术聚变导弹或是多个大型巡航导弹巡弋战区,搜索目标并实施打击;这些可替代的飞行器还装备了一座双联装57毫米电磁炮武器站用于袭扰敌人。而在面对海量目标时,马蜂型巡飞弹则会被源源不断发射出并试图攻击它们所见到的任何敌军飞行器和地面目标,造成非常巨大的破坏;而这些巡飞弹甚至可以散成多个更小型的巡飞弹扩大打击和搜索面积。而雄狮型战车更是如同矿用翻斗车一般巨大,它们会装载巨量的机炮,集束反坦克导弹和迫击炮出击,在进行超长程机动后攻击敌人的侧翼和后面的步兵线造成最大程度的杀伤。
“木星”型火力支援车
功能组件:主体装备有数十米级别的复合装甲套件,外部挂装专用型反热能武器涂层装甲,三层爆炸反应装甲;车体内置反导弹/反炮弹主动防护系统,以及一套功率增大型四联电磁护盾发生器。
武器系统 :主炮塔使用铁臂无人战斗炮塔,配备一座四联装240毫米型电磁加速速射炮,可以使用次口径电磁加速穿甲弹链或2号超新星聚变近炸引信弹链。同时主炮塔上部配备四组四联装地狱风暴型集束多用途导弹发射舱,以及两座125毫米电磁加速自动炮武器站,车体后部则安装了一座双联装120毫米电磁加速自动榴弹发射器武器站。它们的用途便是在废墟之间开辟出一条安全的道路,用它们极速的近距离火力瞬间消灭任何靠近的飞行器和步兵,以及各式各样的中小型载具与隐蔽堡垒。
“谷神星”型多功能工程气垫战车
功能组件:主体装备有数十米级别的复合装甲套件,外部挂装专用型反热能武器涂层装甲,三层爆炸反应装甲;车体内置反导弹/反炮弹主动防护系统,以及一套功率增大型四联电磁护盾发生器。作为工程车其拥有一套大型起重机,排雷推土铲,轮式挖掘臂,超重型车辆抢救系统以及十座大型纳米云雾自动维修基站,同时其车体专用舱门内还会额外安置四个苍鹰型维修无人机系统。由于采用了重型步兵运载气垫战车的底盘,它的内部空间被再次扩大以容纳大量的维修材料和少数专门的维修工兵以及几位工程师和他们的修理车间。
武器配置:一座280毫米电磁加速自动炮无人武器站,一座车体正面122毫米四管电磁加速自动炮,二十座信号弹/干扰弹发射舱。
“鸟神星”型多功能运载平台
功能组件:主体装备有数十米级别的复合装甲套件,外部挂装专用型反热能武器涂层装甲,两层爆炸反应装甲;车体内置反导弹/反炮弹主动防护系统,以及一套功率增大型二联电磁护盾发生器。同样以重型步兵运载气垫战车为底盘再设计;可以模块化安装野战医院,大型前线指挥中心,后方后勤系统以及建筑修筑系统,它们可以在很快的速度之内在危险地带建成一个完整且防备森严的军事基地并一直维持运行下去;或是在战后进行修复重建工作。而工业模块,研发模块也能让其成为前线必要的作战实验室以及原型产品车间,它们能够源源不断地制造大量各类中小型的民用或军用机器人并给予其相应的装备,以填充阵线或是增加人手。而研发模块则给予其最高标准的研究室防护水平,电子系统精度以及防护密封能力,这允许前沿阵地的科学家和探测者捕获例如朱利乌斯潜伏者这样危险又扭曲的生物并从容不迫地进行战地研究并上传数据。同时令人惊异的广播模块也大量存在于多功能运载车之上,与前线载具一同冲锋,不断播放潜意识广播和军事命令激励友军发动更猛烈的冲击和更顽强的抵抗;甚至只要它们的广播继续存在,大共和军就能从其定期播放的求生急救手册和三防掩护读本中获得及时治疗外伤,规避严重危害的能力,大幅度增强他们的生存能力。
武器配置:一座280毫米电磁加速自动炮无人武器站,二十座信号弹/干扰弹发射舱。
“阋神星”型突击炮系统
功能组件:主体装备有数十米级别的复合装甲套件,外部挂装专用型反热能武器涂层装甲,五层爆炸反应装甲;车体内置反导弹/反炮弹主动防护系统,以及一套功率增大型五联电磁护盾发生器和重型火炮助锄。
功能配置:使用无人化的重型突击炮炮塔,有着非常大型的炮塔和相应的火炮雷达和反炮兵系统。使用两座460毫米铁锤型中倍径电磁加速加农炮作为主炮,或是装备两座406毫米刺刀型中倍径电磁加速速射加农炮;可以使用8号超新星聚变榴弹,彗星型电磁加速半穿甲弹作为弹药。同时还安装有两座炮塔侧翼240毫米电磁加速自动炮武器站和一座125毫米电磁加速自动榴弹炮发射器武器站。炮塔本身可转向幅度有限。由于其体型和质量,这种重型突击炮常作为气垫战车部队各类重型火炮的一环而被使用,它们的目的就是摧毁任何靠近友军的敌军装甲单位,用它们强大的平射火力和曲射炮击直接淹没无数的敌人。
“亡神星”级喷火坦克
功能组件:主体装备有数十米级别的复合装甲套件,外部挂装专用型反热能武器涂层装甲,五层爆炸反应装甲;车体内置反导弹/反炮弹主动防护系统,以及一套功率增大型五联电磁护盾发生器,额外炮塔装甲和高级ai索敌系统。
武器配置:使用超大型无人化重装甲炮塔;配备一座火龙型双联装巨型等离子火焰喷射器。此外炮塔侧面装备有两座装备240毫米电磁加速自动炮和120毫米电磁加速自动炮的武器站,炮塔顶部装有一座双联装125毫米电磁加速自动榴弹发射器武器站。作为一个极为残酷的重型兵器,亡神星气垫载具的目的是彻底焚毁一座城市,作为其他装甲单位的进攻矛头发动攻击。它们存在的意义便是焚毁一切,这种可怕的武器在许多地方,尤其是大共和军与冥军和虫群作战的地方十分常见,甚至是主要重型气垫战车,它们会烧掉那些不净的痕迹和有毒的物质,在灰烬中让星球重生。
322工程 主战气垫战车家族
这是大共和军最常见的主战载具,在取代超重型坦克和各类前代原型机之后,322工程衍生的各类重装载具承担起了全军机械化的任务,并与后续型号一起服役了数十年之久。如今大共和军步兵部队中平均一个排都会分配一辆气垫战车,而装甲部队和机动炮兵则全部都由气垫战车构成其作战力量;它们庞大的电磁炮不仅仅能够通过直接瞄准和平射夷平敌人的工事和装甲兵,更是能通过全面信息化和AI辅助操纵实现曲射炮击削弱敌人的后方目标,这意味着从主战气垫战车,到运兵气垫战车和自行高射炮,再到专业的炮兵都能够实现远程火炮支援并构成一张密不透风的火力网。
所属 共和军打击陆军
通用搭载装备:57毫米海星型双联装电磁机关炮武器站十组 ,152毫米大刀型双联装电磁舰炮车体侧翼武器站四组,122毫米电火花型车体正面电磁加速转管炮一组 ,车体后部125毫米双联装匕首型电磁加速自动榴弹发射器武器站一组,烟幕弹发射器二十门,车体侧翼火流星型重型等离子火焰喷射器武器站两座,通用重装备架设机组,火炮稳定器,智能化AI作战辅助系统,自动装弹机构,冷聚变反应堆和核聚变推进装置,重型全车附加装甲。
最高速度240公里每小时
“铁骑”型主战气垫战车
功能组件:装备着十数米级别的防御复合装甲,同时外挂多层防热能兵器烧蚀装甲,爆炸反应装甲以及气垫战车通用型偏转盾。智能化AI作战辅助系统,自动装弹机构,冷聚变反应堆和核聚变推进装置。以及激光主动干扰装备,重型全车附加装甲,激光告警设备和四联装钟乳石型硬杀伤主动防御系统。
武器配置:配备着安装有380毫米巨剑型长倍径电磁主炮的战车型无人炮塔,发射的独石型电磁加速次口径穿甲弹,4号超新星聚变高爆弹。同时炮塔侧面安装了一门203毫米电磁加速自动炮武器站。炮塔顶部则是122毫米电磁加速转管炮武器站和一座122毫米风暴型集束多功能制导火箭弹发射巢;它们可以在极远的距离以二十分之一光速精确打击任何目标,它们拥有着比重型气垫载具更好的精度和更远的射程,并且在精准打击高价值目标上更胜一筹。
“卫士”型中型运兵气垫战车
功能组件:装备着特别增厚的二十米基础防御复合装甲,以及额外三层爆炸反应装甲和烧蚀装甲。车体内部配备智能化AI辅助系统,自动医疗站,额外结构强化防爆气密乘员舱与观察窗,可以容纳一个排的动力甲士兵,同时车体后部额外增加两座四十联装烟雾弹发射器,以及功率强化型双联型气垫战车通用偏转盾,炮塔上配备激光告警,激光干扰和主动拦截装置。冷聚变反应堆和核聚变推进装置。
武器配置:使用拳击手型无人化炮塔,武器改为一门280毫米刺拳型电磁加速自动炮,牺牲部分威力和射程以提高射速并减少空间占用,这种火炮能够以二十分之一光速的弹药冲击力打击任何目标,并配备了次口径电磁穿甲弹链和近炸引信聚变高爆弹链,其双路供弹可以快速切换弹种应对不同目标。车体内置有两座500毫米双联装火风暴型多用途导弹发射舱,携带攻顶式导弹打击机动装甲等大型地面目标,并配有专门的自动装弹机。此外,炮塔上部配备了一门122毫米四管电磁加速转管机炮武器站,炮塔后部则安装了两座125毫米电磁加速自动榴弹发射器武器站。
“浩劫”型重型自行火炮平台
防护组件:装备十数米级别基础防御复合装甲,以及额外五层爆炸反应装甲和烧蚀装甲。车体内部配备大型主控智能ai模块,额外自动装弹机和大型自动化弹药架,能够快速射击的同时自由选择弹种,同时车体内部设置专用炮兵/反炮兵AI系统,能够联合操控索敌,选择,瞄准和每一门火炮的独立工作,同时配备基础型气垫战车通用偏转盾以及功率强化型隐形力场发生器,冷聚变反应堆和核聚变推进装置,炮塔上配备激光索敌系统,反炮兵雷达和大型炮兵雷达。
武器配置:浩劫自行火炮使用可怕的三联装406毫米红锤型长倍径电磁加速舰炮红作为其标准武器。这种战车的车身被拉长和扩大以容纳复杂精密的炮兵计算系统和备弹库。而其圆盾型无人炮塔则被急剧扩大形成类似战舰炮塔与圆型坦克炮塔合体的模样,这样的设计中铺设满复合装甲和爆炸反应装甲,并允许其空间内安装多个自动装弹机和雷达系统。这种单位可以独立调节的三门火炮以及作为主要弹种的8号超新星聚变榴弹和彗星型电磁加速半穿甲弹可以使浩劫在一次齐射间消灭几乎任何目标,成批的浩劫火炮是打击陆军下属的机动炮兵部队所用,一场战斗往往会一次性部署一个连二十辆对敌进行火力覆盖或者狙击敌军巨型目标,其上的反炮兵雷达也能使炮群进行反炮兵任务。三连发式的三联装火炮对弹药量和战车本身都具有极大的考验,所以战车往往以架设炮台的方式进行支援并且旁边经常会出现专用的补给平台。而其炮塔侧翼则被安装了四门122毫米电火花型电磁加速四管机炮武器站作为额外防御武器,其炮塔顶部也安装了两座125毫米电磁加速自动炮武器站,以及两组40联装电磁干扰烟雾弹发射器。
“困兽”型自行突击攻城炮平台
功能组件:装备着二十米级别的防御复合装甲,同时外挂十层防热能兵器烧蚀装甲,爆炸反应装甲以及气垫战车三联增强型偏转盾。智能化AI作战辅助系统,重型弹药专用自动装弹机构,冷聚变反应堆和核聚变推进装置。AI主控模块,以及激光主动干扰装备,激光告警设备和四联装钟乳石型硬杀伤主动防御系统,排雷用重型推土铲。
武器配置:此种型号特化了正面装甲和偏转盾,并且更为厚重,而其代价是能够旋转的炮塔被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庞大的无人攻城榴弹炮固定炮塔,如同古代的突击炮一般无法旋转,只能依靠其宽阔的射界打击正面的敌人。其主武器为可怕的短倍径魔鬼鱼型510毫米电磁加速攻城榴弹炮发射B级电磁加速半穿甲弹,1型电磁加速掩体破坏弹和9号超新星聚变高爆弹从较近距离摧毁敌人的掩体和部队,并用独特的弹夹炮系统和自动装弹机完成爆发性三连发射击。通常五六辆机动炮兵的困兽型会进入城区专门猎杀最为顽固的构造体和超自然巨兽,在附近的士兵都会感受到地震般的摇晃和明亮的火球。而除此之外,困兽型还在车体后部额外安装了一组匕首型125毫米电磁加速榴弹发射器武器站,炮塔侧面安装了两门火流星型等离子火焰重型火焰喷射器武器站,炮塔上部也安装一座125毫米电磁加速机炮武器站和两座122毫米风暴型多功能集束制导火箭弹发射巢增强火力。
“天劫”型自行重型迫击炮平台
功能组件:装备十数米级别基础防御复合装甲,以及额外五层爆炸反应装甲和烧蚀装甲。车体内部配备大型主控智能ai模块,额外自动装弹机和大型自动化弹药架,能够快速射击的同时自由选择弹种,同时车体内部设置专用炮兵/反炮兵AI系统,能够联合操控索敌,选择,瞄准和每一门火炮的独立工作,同时配备基础型气垫战车通用偏转盾以及功率强化型隐形力场发生器,冷聚变反应堆和核聚变推进装置,炮塔上配备激光索敌系统,反炮兵雷达和大型炮兵雷达。
这是浩劫最独特的变体型号,其主要无人炮塔并未被取消,而是装上了三门480毫米镰刀型重型电磁加速迫榴炮,以及最为独特的自动装填机构来辅助这些迫榴炮。三门重型攻城迫榴炮可以不间断地进行交替射击以曲射火力彻底压制敌军的载具和工事,它们可以装备9号超新星聚变迫击炮弹,云爆燃烧弹和集束空爆榴霰弹对付各类静态目标。这些武器也被分送给打击陆军机动炮兵部队使用,并与浩劫型,雷劫型和困兽型共同组成强大的部署式火炮阵列。其炮塔侧翼则被安装了四门122毫米电火花型电磁加速四管机炮武器站作为额外防御武器,其炮塔顶部也安装了两座120毫米电磁加速榴弹发射器武器站,以及两组40联装电磁干扰烟雾弹发射器。
“雷劫”型自行歼击气垫战车平台
功能组件:装备十数米级别基础防御复合装甲,以及额外五层爆炸反应装甲和烧蚀装甲。车体内部配备大型主控智能ai模块,额外自动装弹机和大型自动化弹药架,能够快速射击的同时自由选择弹种,同时车体内部设置大型雷达,激光引导系统和光学搜索系统,以及独立的装甲搜索和歼击智能AI模块,能够联合操控搜索相应类型的敌军目标,选择攻击模式,瞄准并同步每一门火炮的工作,同时配备基础型气垫战车通用偏转盾以及功率强化型隐形力场发生器,冷聚变反应堆和核聚变推进装置,炮塔上配备激光索敌系统,反炮兵雷达和大型炮兵雷达。
武器配置:浩劫型的另一个变体,无人炮塔配备了三座380毫米长枪型电磁加速超长倍径加农炮作为主要武器。这种专为歼击敌军气垫战车,机动装甲和各类重型机甲所准备的兵器往往以一次性齐射作为瞬间摧毁敌人的方法。它们可以使用常规的独石型次口径电磁穿甲弹和4号超新星聚变高爆弹作为弹药,但他们最常使用蛇缨型专用长杆次口径电磁穿甲弹和2型电磁加速半穿甲弹作为对抗重型装甲的主要弹药,并以装弹机惊人的同步装弹完成一次又一次致命的远程狙击。其炮塔侧翼则安装了两座双联装大刀型152毫米电磁加速榴弹炮武器站,车体顶部则安装了两座122毫米风暴型集束多功能制导火箭弹发射巢。
“骁骑”型自行防空炮/武器支援车
功能组件:装备着十数米级别的防御复合装甲,同时外挂多层防热能兵器烧蚀装甲,爆炸反应装甲以及气垫战车通用型偏转盾。智能化AI作战辅助系统,自动装弹机构,冷聚变反应堆和核聚变推进装置。大型搜索雷达,光学索敌系统,激光干扰装备和激光指示装备和四联装钟乳石型硬杀伤主动防御系统。
武器配置:骁骑型高射炮配备着令人咋舌的昂贵复合雷达系统,这些曾经是旧型号专用雷达车的设备,现在经过现代化升级和缩小后被安装在这种高射炮型气垫战车上,其底盘采用了主战气垫战车的设计,将大量空间改装成雷达和AI设备隔间以及火炮冷却系统。四名车组人员将在AI的辅助下操控雷达检测并锁定空地目标,然后实施由导弹和火炮组成的复合式攻击。战车型无人炮塔被大量改装,配备有四联装短弓型203毫米五管转管电磁炮,以及大型复合雷达系统,光学设备和激光引导系统,同时,额外的附加装甲也被安装其上以增强防护能力。它们既可以用次口径电磁穿甲弹弹链或近炸超新星聚变高爆弹点射击坠大量飞行目标,也可以迅速打出一片弹幕拦截飞弹。而炮塔顶部的两具双联装500毫米火风暴型多用途导弹箱,和炮塔侧面的两具八联装300毫米雷暴型防空反载具导弹也可以同时发射导弹驱逐飞行机动装甲和其他飞行器。
“铁雨”型导弹发射平台
功能组件:装备十数米级别基础防御复合装甲,以及额外五层爆炸反应装甲和烧蚀装甲。车体内部配备大型主控智能ai模块,额外自动装弹机和大型自动化导弹舱,能够快速投射巨量的导弹,同时车体内部设置大型复合雷达,激光引导系统和预警模块,以及对空控制AI和对地索敌系统,能够联合操控搜索相应类型的敌军目标,选择合适的弹药进行发射并持续进行引导。同时配备基础型气垫战车通用偏转盾,以及冷聚变反应堆和核聚变推进装置,功率强化型隐形力场发生器,主炮塔上配备激光索敌系统,反炮兵雷达和大型炮兵雷达。
武器配置:铁雨平台也是浩劫的改型,但它属于打击陆军的防空部队所有;这些改装载具都有极高的零件通用性和高模块化程度,以便于进行生产,整备和维修。铁雨使用大型垂发导弹箱储存弹药,并可以通过内部的小型组装厂制造更多的导弹。60联装的500毫米火风暴多用途导弹或40联装的800毫米龙卷风型路基巡航导弹可以在AI接管或者远程操控下自动发射,也可以由乘员组手动选定坐标和目标发射。威力巨大且无比灼目的龙卷风型超新星聚变弹头可以快速打击敌人的集结点或是攻击矛头。这些载具常常会与骁骑型,卫士型和铁骑型协同作战。
“火雨”型远程自行火箭炮平台
功能组件:装备着十数米级别的防御复合装甲,同时外挂多层防热能兵器烧蚀装甲,爆炸反应装甲以及气垫战车通用型偏转盾。智能化AI作战辅助系统(YARN/stand alone模式),自动装弹机构,冷聚变反应堆和核聚变推进装置。以及激光主动干扰装备,激光告警设备和四联装钟乳石型硬杀伤主动防御系统。主控AI模块,制导火箭弹复合引导系统。
武器配置:配备着一座40联装750毫米烈焰型集束激光制导电磁加速火箭炮的无人炮塔,发射独特的1号黑火等离子燃烧火箭弹,2号集束空爆穿甲火箭弹,3号超新星聚变高爆火箭弹。除了雷达引导和控制无人塔之外,其车体上还额外安装了自动装填臂和一座额外的火箭弹储存舱。火雨型可以在极远的距离上以五十分之一光速的覆盖式轰炸摧毁敌人。这种载具隶属于打击陆军的坦克部队并伴随其提供火力支援。
“乘舆”型中型多功能运载平台
功能组件:装备着特别增厚的二十米基础防御复合装甲,以及额外三层爆炸反应装甲和烧蚀装甲。车体内部空间被空出以便于进行深度改装,同时车体后部额外增加两座四十联装烟雾弹发射器,以及功率强化型双联型气垫战车通用偏转盾。同时装备冷聚变反应堆和核聚变推进装置。作为多功能运载平台,这种气垫战车可以改装为救护车,燃料和弹药的补给输送车以及运送其他物资与人员的快速车辆。同时经过改装后乘舆也能成为一种优秀的工程平台完成复杂的救灾和,清理和重建任务;或是直接作为一台优秀的中型侦查车搭载超大型观瞄引导设备,光学隐形系统,重型通讯单元和雷达中继器进行前出侦查。
武器配置:一门拳击手无人炮塔,配置有280毫米刺拳型电磁加速自动炮,炮塔两侧装有125毫米电磁加速榴弹发射器。同时车体后部额外装载有一座120毫米电磁加速自动炮武器站。
710工程 主战气垫战车家族
这种新式的气垫战车采用了最新型号的底盘和更大功率的反应堆,以求卓越的机动能力和能够搭载伽马射线激光武器的出力单元。这种气垫战车的防护能力相较于更古老的底盘明显稍弱,但外部存在着更加扁平的装甲结构,内部布局更合理且有着更高功率的护盾系统,以及更低的成本和威力更巨大的武器。它们的存在便是与322工程和785工程的各式装备一起作战,形成搭配并最大限度提高作战效能。当然,使用这种战车需要训练更加有素的乘员组以及对伽马射线武器的精心校准和小心使用;这些战车有着极为强大的火力和非常远的平射射程,足够洞穿绝大多数的装甲并用爆炸和高温毁灭途经的一切物质,将它们从原子层面上分解;但与之相对的,它们每次开火并持续照射目标之前都需要预先充能并寻找恰到好处的时机。
通用搭载装备
85毫米毁灭者型双联装伽马激光炮武器站十组,银镜型130毫米双联装伽马激光炮车体侧翼武器站四组,100毫米折射角型车体正面三管集束伽马激光炮一组,车体后部100毫米折射角型双联装伽马激光炮武器站一组,小型激光拦截装置十门,车体侧翼万花筒型重型散射激光霰弹炮武器站两座,通用重装备架设机组,火炮稳定器,重型全车附加装甲,智能化AI作战辅助系统,大功率电容器,冷聚变反应堆和核聚变推进装置。
最高速度260公里每小时
“光锥”型主战气垫战车
功能组件:装备着十数米级别的标准化复合装甲,外挂十层防热能兵器烧蚀装甲以及气垫战车强化型偏转盾。同时配置2型大功率激光主动干扰装备,全向激光告警设备和应急额外核电池。
武器配置:作为一种新式轻量化主战气垫战车,光锥型能够发射显眼的激光束攻击敌军。这种战车配备了驾驭者型无人炮塔,用方正的大型炮塔容纳主武器,这种炮塔大幅度增加了主体结构长度并在炮塔上配备了大型AI观测系统,以及安装在炮塔上的额外观瞄设备,但与之相对的机动性略微有所降低,但依旧高于铁骑战车。主战气垫战车使用闪光型320毫米伽马射线激光炮,这种有着中等长度炮管和外置冷却套筒的武器有着非常弱的光学衰减和散射率,当它们发动持续照射之时所爆发的耀眼光芒能无视任何雾气或镜面,直接熔毁并引爆重型装甲。除此之外,驾驭者炮塔上还额外增添了一座85毫米双联装激光炮武器站和一座125集束榴弹发射舱强化对近距离敌人的攻击能力。
“三棱镜”型步兵支援气垫战车
功能组件:装备着特别增厚的十八米基础防御复合装甲,以及额外六层烧蚀装甲和四层中型附加装甲。车体内部配备智能化AI辅助系统,中型弹药补给库,吊舱型强化防爆气密乘员舱,其内部可以容纳一个排的动力甲士兵并能够提供更舒适的乘坐体验和防爆炸掩护。车体后部额外增加三座二十联装烟雾弹发射舱,以及强化型气垫战车大型偏转盾,炮塔上配备激光告警器,激光干扰和主动拦截装置。
武器配置:三棱镜型的圆盾型无人炮塔是一个扁平的圆形炮塔,炮塔外部挂满了附加装甲,电子观瞄装备以及大型通讯天线;其主武器为一门安装冷却套筒的300毫米中倍径伽马激光主炮和一门并列203毫米四管转管激光炮,这个组合既能用大口径激光炮从更近的距离有效应对装甲部队,又能迅速用连续的激光束蒸发大批大批的步兵;同时智能AI武器控制系统和大型主动拦截装备确保了其乘员组的安全和效率,而副武器则是炮塔内置的两组集束榴弹发射舱和一组100毫米激光炮武器站。而除此之外,三棱镜型还在原本乘员舱的主体结构上安置了一个85毫米三管转管激光炮武器站和四个25毫米激光速射炮炮廓,专门给运载的步兵进行操作。
“虹膜”型装甲歼击平台
防护组件:装备十五米级别防御复合装甲,以及额外七层烧蚀装甲和三层额外附加装甲。车体内部配备大型主控智能ai模块,超大型外置AI瞄准系统和光学锁定装备,同时车体内部设置大型搜索雷达和激光指示装置,同时配备强化型气垫战车偏转盾以及大型隐形力场发生器。
武器配置:虹膜型使用一门极为巨大的510毫米重型长倍径激光炮作为主要武器。与红锤型一样,虹膜型的车身也被拉长和扩大用来安装更大型的反应堆和电容器;但其无人炮塔则被扩展成类似于长方体的特大型装甲容器,其中火炮被安装在偏左侧,观瞄设备则安装在偏右侧,并且其位置为移到车体的中后方以平衡重心。这个大型无人炮塔中安装了复杂的冷却装置,雷达系统以及多联装电容器。虹膜型可以隐形机动并在部署后以极度致命的一击摧毁战舰级单位的重要部位,虽然需要漫长的充能但却有着几乎毁灭性的极远程杀伤力,而大量集结的虹膜型则是打击陆军炮兵部队最强悍的战舰猎人部队,而单个分配的虹膜型也能用其精准的点射一个接一个消灭敌人的装甲单位。由于其巨大的能量消耗,因此在部署后往往还会为虹膜型分配更多的充能补给载具。其炮塔侧翼则被安装了四门85毫米八管伽马激光炮武器站作为额外防御武器,其炮塔顶部也安装了两座125毫米集束榴弹发射舱。
“瞳孔”型激光高射炮平台
功能组件:装备着十数米级别的复合装甲,同时外挂多层烧蚀装甲和额外附加装甲以及强化型气垫战车偏转盾。智能化AI作战辅助系统,多联装电容器。大型搜索雷达,光学索敌系统,激光干扰装备和激光指示装备和两座八联装小型激光拦截系统。
武器配置:瞳孔型是配备了四联装重型激光炮的防空版本,它的主要无人炮塔上安装了多座380毫米长倍径伽马激光炮,冷却套筒,光学观瞄设备,防空和火控雷达组件以及两座八联装空爆榴弹发射舱。这种战车的炮塔与虹膜型一样巨大并且同样安装在车体中后方,其内部的重型冷却系统和电容器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它们的防空能力与骁骑型一样优秀,但如果想要发挥完全的作战能力,还是需要架设后集中能量才行。
“石英”级突击爆破平台
功能组件:装备着十数米级别的标准化复合装甲,外挂十层防热能兵器烧蚀装甲以及气垫战车强化型偏转盾。同时配置2型大功率激光主动干扰装备,全向激光告警设备和应急额外核电池。排障扫雷装备,重型推土铲,后置式拖拽吊机。
武器配置:这是打击陆军另一款常用的攻城火炮平台,其与主战气垫战车相同的无人炮塔上装备的406毫米散射激光臼炮乃是某个非常激进的设计,被应用于710底盘上进行攻城近战尝试。这种重型攻城载具被加固了前向装甲,安装了排雷推土铲并通过高速移动接近敌军薄弱部位并发动一轮致命的激光臼炮轰击。这门主炮的射程相当之短,但它们对于能源的使用和威力却非常惊人,往往一次射击就能蒸发一整片要塞墙并制造出一个能让气垫战车直接开过去的空洞,但相应的代价是其主炮充能速度是最为缓慢的。但作为其补充,炮塔侧面安装了两座闪光式130毫米三管转管激光炮武器站,炮塔内置了四座集束榴弹发射舱,炮塔上部和火炮同轴也各安装了一组雷霆式85毫米五管转管激光炮以提高杀伤效率。
“云母”级护盾防御平台
功能组件:装备着特别增厚的十八米基础防御复合装甲,以及额外六层烧蚀装甲和四层中型附加装甲。车体内部配备智能化AI辅助系统,技术人员小型控制舱,其内部空间被用于安装超大型护盾装置和巨型电容器。车体上增加十座中型激光拦截系统,以及两座大型激光拦截系统,炮塔上配备四座激光告警器,激光干扰和主动拦截装置以及一座隐形立场发生器。
武器配置:作为一款大型辅助载具,云母级不配备主要武器,而是安装了大型护盾系统和隐形力场为部队提供大范围护盾掩护或是隐形掩护。但其车体上依旧配备了两座五管130毫米转管激光炮武器站。
“方解石”级大型多功能运载平台
功能组件:装备着特别增厚的二十米基础防御复合装甲,以及额外十层烧蚀装甲。车体内部空间被空出以便于进行深度改装,同时车体后部额外增加两座装集束榴弹发射舱,以及强化型气垫战车偏转盾,同时装备两座大型冷聚变反应堆。作为功能更强大的多功能运载平台,这种气垫战车可以改装为指挥车,专用雷达车以及大型工程车辆。或是搭载一座安装了大型激光指示装置的无人炮塔进行远程引导。
武器配置:作为辅助型多功能载具,其车体安装了四座集束榴弹发射舱以及四座130毫米双联装激光炮武器站。
狻猊型列车炮作为最重型的模块化装甲列车系统,上面的几乎所有设备和武器都能进行调整和替换。狻猊型承担了战略部队大部分的进攻支援任务,在铁路状况较好的地区经常能够看到复数辆装甲列车援护部队炮击敌阵的情况—装甲列车所倚仗的护盾系统和装甲比打击陆军常规炮兵更为厚重,反应堆和引擎也更加澎湃,代价是需要更为专业的机械师和工程师维护操作。而铁道兵本身通常比其他军种更加专业化和技术化,这使得复杂的列车模块控制系统在他们手上能够自如使用。多门电磁火炮的齐射外加信息化指挥制导系统可以迅速压制巨型目标。车体还可以额外武器车厢以进一步加强火力或者支援能力。列车本身具备一定程度上脱离轨道移动的能力,但必须抛弃车厢只保留主体车头部分,车体内部的备用气垫和反重力系统可以支撑列车在一定范围内运动作战。按照需要列车也可以更换为导弹系统并根据战场情况安装战术飞弹,战略导弹或者覆盖打击式导弹发射器。在需要在后方执行运输医疗任务时,可以安装护盾系统和医疗模组,车体内部还会存有指挥室方面各部门协同作战。一些专员和政委也会选择装甲列车系统作为座驾以更好关注整个战局。
狻猊型装甲列车炮系统
所属 共和军打击陆军铁道兵部队
时速:500公里每小时(巨型车头搭载)
通用装备配置:130毫米联军型双联装电磁加速加农炮无人炮塔十五门, 380毫米冲击者型三联装电磁榴弹炮无人炮塔八组 ,380毫米震爆型三联装速射电磁舰炮塔四组,集束烟幕/空爆箭形弹发射舱四十组,全车重型模块化装甲,多层爆炸反应装甲,列车炮专用架设装置,大型护盾系统,二联装冷核聚变反应堆。
XM-12炮击型
武器配置:20000毫米巨石型电磁加速列车炮,配备自动装弹机,或18000毫米巨型激光炮。
XM-12导弹型
武器配置:祸患型1000毫米二联装全球打击超新星聚变导弹发射器八组,10000毫米飞镖型重型反物质战术飞弹两组或30000毫米标枪战略反轨道导弹一组。
重型动力炮台是种装备了大型聚变反应堆和大块战舰装甲的搭载平台,这些平台的大部分零件和设计都与旧式的陆地军舰和大型运载平台类似,这些巨型装备采用巨型航天火箭发射平台作为基础,装备有巨型履带和能够挖掘山脉和土地的大型涡斗挖掘机,重型架设装置和一门带有无人炮塔的重型主炮,这些载具只有在支架被部署后关闭下层动力系统才能启动主炮。而炮台系统非常复杂,需要一部占据整个服务器房的大型智能AI系统,专用通讯网络和通讯塔,数十位专业炮兵进行联合工作才能按照要求正确运行,否则很有可能导致严重的故障事故。高大的装甲指挥塔和高耸炮管使得这门机动火炮非常显眼并容易成为攻击目标。因此这些平台会集中起来部署并会在两翼安排其他作战分队执行警戒任务。平台内部同时还设有生活区,自动维修站点,无人机起降平台,医疗区和轻型车库,方便乘员活动。而高度发达的信息化设备可以使得火炮平台与其他军种联系沟通并协同作战,通过电子设备桅杆进行雷达搜索和光电制导,也能独立进行任务。但在极少数时候,平台仍然会派出无人车或无人机使用激光引导设备指导作战。四种大口径火炮会根据需要预先进行安装,然后通过太空舰运载到指定地点。共和军地面部队需要这些巨炮击穿重型偏转盾和多层战舰装甲。
所属:大共和国打击陆军铁道兵部队
应龙型重型动力炮台系统
时速60公里每小时
通用装备配置:57毫米双联装电磁机关炮无人炮塔三十组,85毫米双联装无人炮塔三十组,122毫米集束导弹发射舱十组,125毫米集束榴弹发射舱十组,火流星型重型等离子火焰喷射器八组,十五组重型激光拦截器,红外探照大灯四组,十五组激光主动干扰装备,预警型搜索雷达,复合式光学观瞄设备,大型锁定火控雷达。通讯桅杆,大型指挥中心塔楼,战舰级自动装弹机,巨型电容器,巨型冷却器,乘员气密舱居住站,超大型主控AI,八联装巨型冷核聚变反应堆;大型弹药库,重型弹药生产车间。
武器配置:三联装20000毫米重力加速轨道炮一组,或四联装10000毫米伽马激光耀斑炮一组或四联装30000毫米反太空聚变导弹发射舱两组,或50000毫米重力加速臼炮无人炮塔一组,或太空轰炸机巨型起降基地一座。
鳞龙重型动力炮台系统
时速60公里每小时
通用装备配置:85毫米双联装伽马激光炮塔三十门,300毫米集束火箭炮发射器十门。130毫米双联装电磁加速加农炮无人炮塔五组,100毫米双联装伽马激光炮无人炮塔五组,无人歼击轰炸机垂直机库十座,二十组重型防空导弹发射舱,四十组拦截集束导弹发射舱,八组大型监视器,十五组激光主动干扰装备,预警型搜索雷达,复合式光学观瞄设备,大型锁定火控雷达。通讯桅杆,大型指挥中心塔楼,战舰级自动装弹机,巨型电容器,巨型冷却器,乘员气密舱居住站,超大型主控AI,八联装巨型冷核聚变反应堆;大型弹药库,重型弹药生产车间。
武器配置:破坏者型40000毫米重力加速千兆火炮无人炮塔一门 ,或灰烬型10000毫米六联装重力加速巨型迫击炮无人炮塔一组,或狂飙型三联装2000毫米五管转管重力加速速射炮无人炮塔一座 ,或太空战斗机巨型起降基地一座。
气垫战舰作为共和军最强大的主力攻击部队,能够承担任何任务,一支舰队便可以轻松消灭一个没有主力星舰的小国,或者拉开阵线平推敌人。共和军的海上军队被并入陆军,但他们依然会在海洋中行使以宣告大共和国的主权。在必要的时候他们甚至会被大型星舰运载去异星作战,用热核气垫和反重力系统踏过任何地表,不管是冰冻的大洋还是熔融的岩浆。舰队是仅此于步兵部队般人数庞大的部队,由受过各种不同训练,有着严格技术和任务划分的军士和官员组成,直接受战区最高指挥部调度,指挥官大多都会坐在战舰中指挥作战,完善且极度高效的电子信息化设施可以完全支持最高指挥部的各种战略指挥。战舰部队也会大量接收各个前线部队的支援申请并用绝对碾压性的火力解决任何问题。气垫战舰通常有七十多米高,三百米宽,以及至少四百米长,最长的甚至能达到千米有余。从外形布置上并非常规的流线型,而是更宽的箭头型的布置,完全是为增加正面火力而设计,使用重型多重偏转盾和超级合金—金刚石装甲抵御各种射弹光束武器以及鱼雷水雷的轰炸。战舰同样拥有着封锁空域用的防空系统,只有最勇敢或者最鲁莽的人才有胆量强闯火力网,但他们中的大多数往往有去无回。舰队几乎配置了最好的共和军武器并把那些威力不高但耗能更小的武器装备连同生产线全部分给了其他军事部门。
所属 大共和国打击陆地两栖海军部队
最高时速 80公里每小时
暴怒者级大型驱逐舰
装备配置:四联装406毫米暴风雨型重力加速舰炮无人炮塔十座 ,四联装380毫米雷暴型重力加速速射舰炮无人炮塔十五座 ,305毫米大雷雨型四联装重力加速速射舰炮无人炮塔二十座,130毫米铁衣型三联装重力加速近防炮无人炮塔四十座,中型战舰护盾系统,战舰级轻量化复合装甲,轻装附加装甲,登陆乘员舱,锋利型神盾系统,战舰级四联装冷核聚变核心,35毫米箭雨型四管转管重力加速机炮无人炮塔八十座。
台风级大型驱逐舰
装备配置:三联装510毫米太阳型伽马脉冲激光炮无人炮塔十座,三联装308毫米圆月型伽马脉冲激光炮无人炮塔十五座 ,三联装280毫米流明型伽马脉冲激光炮无人炮塔二十座, 100毫米三联装无影灯型伽马脉冲激光炮无人炮塔四十座,中型战舰护盾系统,轻型复合装甲,轻量化附加装甲,登陆乘员舱,大型光学预警观测装置。战舰级四联装冷核聚变核心,25毫米棱镜型四管转管散射激光炮无人炮塔八十座。
阴影级大型驱逐舰
装备配置:3000毫米十联装彗星型大型反物质导弹垂发装置十组,大型自动化导弹组装车间,1000毫米十联装流星型长距离反物质导弹发射舱十五具,800毫米十联装中近距离反物质导弹发射舱二十具,400毫米十联装拦截导弹发射舱四十具,中型战舰护盾系统,轻型复合装甲,轻量化附加装甲,登陆乘员舱,望远镜型射电雷达系统。战舰级四联装冷核聚变核心,150毫米响箭型集束多用途导弹发射舱八十座。
最高时速 75公里每小时
震怒者级巡洋舰
装备配置:460毫米四联装重力加速舰炮无人炮塔十门 ,406毫米四联装重力加速舰炮无人炮塔二十门,380毫米三联装重力加速舰炮无人炮塔二十门,130毫米铁衣型三联装重力加速近防炮无人炮塔八十座,大型战舰护盾系统,战舰级复合装甲,额外附加装甲,登陆乘员舱,巨灵神型神盾雷达系统。战舰级六联装冷核聚变核心,76毫米风雷型四管重力加速机炮无人炮塔八十座,25毫米烈焰型双联重力加速机炮无人炮塔四十门
龙卷风级巡洋舰
装备配置:三联装580毫米蓝巨星型伽马脉冲激光炮无人炮塔十门,三联装510毫米伽马脉冲激光炮无人炮塔二十门 ,406毫米三联装伽马脉冲激光炮无人炮塔二十门 ,100毫米三联装无影灯型伽马脉冲激光炮无人炮塔四十座,大型战舰护盾系统,战舰级复合装甲,额外附加装甲,登陆乘员舱,透镜型大型光学探测器。战舰级六联装冷核聚变核心,85毫米棱镜型四管转管散射激光炮无人炮塔八十座 ,23毫米炫光型转管激光炮无人炮塔八十座。
云雾级巡洋舰
装备配置:5000毫米十联装巨鹿型大型反物质导弹垂直发射装置二十具 ,大型自动化导弹组装车间, 3000”毫米十联装中型长距离反物质导弹发射舱二十具 ,800毫米十联装中近距离反物质导弹发射舱四十具 ,400毫米十联装拦截导弹发射舱八十具,大型战舰护盾系统,战舰级复合装甲,额外附加装甲,登陆乘员舱,声波级大功率射电雷达。战舰级六联装冷核聚变核心,150毫米响箭型集束多用途导弹发射舱八十座,盾牌型120毫米近距离拦截飞弹发射舱八十具
最高时速70公里每小时
狂怒者型重型巡洋舰
装备配置:550毫米四联装重力加速舰炮无人炮塔十五座 ,四联装460毫米重力加速速射舰炮无人炮塔十五座,406毫米四联装重力加速舰炮无人炮塔三十座 ,280毫米四联装重力加速近防炮无人炮塔六十座,大型战舰护盾系统,战舰级复合装甲,额外附加装甲,登陆乘员舱,巨灵神型神盾雷达系统。战舰级八联装冷核聚变核心,76毫米风雷型四管重力加速机炮无人炮塔八十座,25毫米烈焰型双联重力加速机炮无人炮塔八十门, 斩马刀型护盾增压器,关刀型震荡波放射器 ,朴刀型纳米装甲增幅器
风刀型重型巡洋舰
装备配置:三联装600毫米伽马脉冲激光炮无人炮塔十五门 ,三联装550毫米伽马脉冲激光炮无人炮塔十五座, 510毫米伽马脉冲激光炮三十座, 100毫米三联装无影灯型伽马脉冲激光炮无人炮塔六十座,大型战舰护盾系统,战舰级复合装甲,额外附加装甲,登陆乘员舱,透镜型大型光学探测器,战舰级六联装冷核聚变核心,85毫米棱镜型四管转管散射激光炮无人炮塔八十座 ,23毫米炫光型转管激光炮无人炮塔八十座, 斩马刀型护盾增压器,关刀型震荡波放射器 ,朴刀型纳米装甲增幅器。
雨雾型重型巡洋舰
装备配置:8000毫米十联装大型反物质导弹垂直发射装置十五具 , 大型自动化导弹车间 5000毫米十联装中型长距离反物质导弹发射舱十五具 十联装3000毫米中近距离反物质导弹发射舱三十具 , 800毫米十联装中近距离反物质导弹发射舱六十具 ,400毫米十联装拦截导弹发射舱八十具,大型战舰护盾系统,战舰级复合装甲,额外附加装甲,登陆乘员舱,声波级大功率射电雷达。战舰级六联装冷核聚变核心,150毫米响箭型集束多用途导弹发射舱八十座,盾牌型120毫米近距离拦截飞弹发射舱八十具,斩马刀型护盾增压器,关刀型震荡波放射器 ,朴刀型纳米装甲增幅器。
最高时速75公里每小时
先进级战列巡洋舰
装备配置:四联装1000毫米重力加速舰炮无人炮塔十五门,双联装640毫米重力加速舰炮无人炮塔十五门,双联装550毫米重力加速舰炮无人炮塔三十门,380毫米四联装重力加速近防炮无人炮塔四十五座,战舰级能量涂层复合装甲,额外多层附加装甲,登陆乘员舱,闸刀型神盾球形雷达系统。战舰级十联装冷核聚变核心,76毫米风雷型四管重力加速机炮无人炮塔七十五座,25毫米烈焰型双联重力加速机炮无人炮塔七十五座,利剑型大型广域护盾系统,宝刀型能量装甲充能系统
奋进级战列巡洋舰
装备配置:三联装800毫米伽马脉冲激光炮无人炮塔十五门,三联装600毫米伽马脉冲激光炮无人炮塔 十五门,三联装510毫米伽马脉冲激光炮无人炮塔三十门,三联装308毫米装伽马脉冲激光炮无人炮塔四十五门,战舰级能量涂层复合装甲,轻型额外附加装甲,登陆乘员舱,猎手型超大型光学探测器,战舰级十联装冷核聚变核心,85毫米棱镜型四管转管散射激光炮无人炮塔七十五座 ,23毫米炫光型转管激光炮无人炮塔七十五座,利剑型大型广域护盾系统,宝刀型能量装甲充能系统
腾跃级战列巡洋舰
装备配置:10000毫米十联装大型反物质导弹垂直发射装置十五具 ,大型自动化导弹车间,8000毫米十联装中型长距离反物质导弹发射舱十五具 ,十联装5000毫米中近距离反物质导弹发射舱三十具 ,400毫米十联装中近距离反物质导弹发射舱四十五具 ,战舰级能量涂层复合装甲,重型额外附加装甲,登陆乘员舱,天眼型大功率射电雷达系统,战舰级十联装冷核聚变核心,150毫米响箭型集束多用途导弹发射舱七十五座,盾牌型120毫米近距离拦截飞弹发射舱七十五具,利剑型大型广域护盾系统,宝刀型能量装甲充能系统
最高时速70公里每小时
未来级战列舰
装备配置:四联装2000毫米重力加速舰炮无人炮塔十八门,双联装1000毫米重力加速舰炮无人炮塔十八门 ,双联装640毫米重力加速舰炮无人炮塔三十六门,406毫米四联装重力加速近防炮无人炮塔五十二座,战舰级能量涂层复合装甲,额外多层附加装甲,登陆乘员舱,闸刀型神盾球形雷达系统。战舰级十五联装冷核聚变核心,76毫米风雷型四管重力加速机炮无人炮塔九十座,25毫米烈焰型双联重力加速机炮无人炮塔九十座,利剑型大型广域护盾系统,宝刀型能量装甲充能系统
过去级战列舰
装备配置:三联装1800毫米伽马脉冲激光炮无人炮塔十八门 ,三联装800毫米伽马脉冲激光炮无人炮塔十八座,三联装600毫米伽马脉冲激光炮无人炮塔三十六座,三联装308毫米装伽马脉冲激光炮无人炮塔五十二门,战舰级能量涂层复合装甲,轻型额外附加装甲,登陆乘员舱,猎手型超大型光学探测器,战舰级十联装冷核聚变核心,85毫米棱镜型四管转管散射激光炮无人炮塔九十座 ,23毫米炫光型转管激光炮无人炮塔九十座,利剑型大型广域护盾系统,宝刀型能量装甲充能系统
现在级战列舰
装备配置:四联装20000毫米反物质导弹垂直发射舱二十具 ,四联装10000毫米反物质导弹二十具 ,自动化导弹工厂, 四联装5000毫米中近距离反物质导弹发射舱四十具 ,十联装400毫米中近距离反物质导弹发射舱四十具 ,战舰级能量涂层复合装甲,重型额外附加装甲,登陆乘员舱,天眼型大功率射电雷达系统,战舰级十联装冷核聚变核心,150毫米响箭型集束多用途导弹发射舱九十座,盾牌型120毫米近距离拦截飞弹发射舱九十具,利剑型大型广域护盾系统,宝刀型能量装甲充能系统
最高时速65公里
海啸级火炮舰
装备配置:20000毫米百兆级重力加速轨道炮无人炮塔一门, 双联装1000毫米重力加速舰炮无人炮塔十五门 ,406毫米四联装重力加速近防炮无人炮塔三十座,战舰级能量涂层复合装甲,额外多层附加装甲,大型通讯协同指挥塔,闸刀型神盾球形雷达系统。泰坦级冷核聚变核心,76毫米风雷型四管重力加速机炮无人炮塔九十座,25毫米烈焰型双联重力加速机炮无人炮塔九十座,盖亚盾级广域护盾系统,天王级能量装甲充能系统
浪潮级激光舰
装备配置:18000毫米类星体级伽马激光耀斑炮无人炮塔一门 ,三联装800毫米伽马脉冲激光炮无人炮塔十五座,三联装308毫米装伽马脉冲激光炮无人炮塔三十门,战舰级能量涂层复合装甲,轻型额外附加装甲,大型通讯协同指挥塔,猎手型超大型光学探测器,泰坦级冷核聚变核心,85毫米棱镜型四管转管散射激光炮无人炮塔九十座 ,23毫米炫光型转管激光炮无人炮塔九十座,盖亚盾级广域护盾系统,天王型能量装甲充能系统
飓风级导弹舰
装备配置:50000毫米泰坦级反物质导弹发射舱十具, 四联装8000毫米反物质导弹二十具 ,自动化导弹工厂, 十联装400毫米中近距离反物质导弹发射舱六十具 ,战舰级能量涂层复合装甲,重型额外附加装甲,大型通讯协同指挥塔,天眼型大功率射电雷达系统,泰坦级冷核聚变核心,150毫米响箭型集束多用途导弹发射舱九十座,盾牌型120毫米近距离拦截飞弹发射舱九十具,盖亚盾级广域护盾系统,天王型能量装甲充能系统
台风级补给母舰
装备配置:大型气密防爆补给仓库系统,核燃料存储中枢,AI主控指挥阵列,重型载具维修站点,大型船坞生产车间,大型人员输送舱,重型潜艇格纳库,无人机起降平台,巨型球状雷达复合阵列,76毫米风雷型四管重力加速机炮无人炮塔一百二十座,25毫米烈焰型双联重力加速机炮无人炮塔一百二十座,盖亚盾级广域护盾系统,天王级能量装甲充能系统
最高时速60公里
漩涡型两栖要塞
装备配置:500000毫米毁灭者型千兆重力加速轨道炮无人炮塔一座,要塞级别能量复合装甲,盖亚盾级广域护盾系统,AI指挥舰桥,大型船坞造船厂,无人机生产车间,维修干船坞,大型龙门吊,大型人员生活舱,补给运输平台。76毫米风雷型四管重力加速机炮无人炮塔两百座,25毫米烈焰型双联重力加速机炮无人炮塔两百座。三联装800毫米伽马脉冲激光炮无人炮塔三十座,三联装308毫米装伽马脉冲激光炮无人炮塔六十座,四联装8000毫米反物质导弹四十具 ,自动化导弹工厂。
其他小型/中型载具
在大共和国决定全面采用气垫战车和气垫战舰等产品后,几乎所有常规大小的履带式和轮式装甲载具都被从军队中除役,超重型坦克更是被销毁,而其中绝大多数常规兵器被分配给民兵和安全纵队使用,少部分则流入军火市场之中,而能出现在各地战区的坦克。
type 82式侦查坦克
最高时速120公里每小时
装备配置:115毫米编程电热坦克炮一门, 8.6毫米同轴重机枪一门,坦克通讯天线,光学探测系统,14.5毫米高射机枪武器站一门;坦克附加装甲,激光干扰装备,激光引导系统,集束烟雾弹发射器,小型核动力发动机。
type 84式喷火坦克
最高时速120公里每小时
装备配置:115毫米编程电热坦克炮一门, 同轴车载等离子火焰喷射器,14.5毫米高射机枪武器站一门;坦克附加装甲,激光干扰装备,集束烟雾弹发射器,小型核动力发动机。
type 52式 轻量化主战坦克
最高时速120公里每小时
装备配置:115毫米编程电热坦克炮一门, 炮塔侧翼双联装反坦克导弹发射器两组,8.6毫米同轴重机枪一门,14.5毫米高射机枪武器站一门;坦克附加装甲,激光干扰装备,集束烟雾弹发射器,小型核动力发动机。
type 51式 空降坦克
最高时速150公里每小时
装备配置:25毫米机炮主炮一座,8.6毫米同轴重机枪一门,8.6毫米机枪武器站一座。额外乘员舱,激光干扰装备,集束烟雾弹发射器,小型核动力发动机。
type 41式 水陆坦克
最高时速100公里每小时
装备配置:85毫米编程电热坦克炮一门,8.6毫米同轴重机枪一门,14.5毫米高射机枪武器站一门,两栖附加组件,激光干扰装备,集束烟雾弹发射器,小型核动力发动机。
青金石型气垫侦查艇
最高时速140公里每小时
武器配置:57毫米高射炮无人炮塔一座 ,14.5毫米转管机枪车顶武器站一座,双联装反坦克导弹发射舱一座,小型核动力发动机,格栅装甲,集束烟雾弹发射器。
摆锤型自行迫击炮气垫船
最高时速120公里每小时
武器配置:160毫米车内连发迫击炮系统,14.5毫米机枪车顶武器站一座,小型核动力发动机,格栅装甲,集束烟雾弹发射器。
铁锤型反坦克导弹气垫船
最高时速120公里每小时
武器配置:200毫米重型反坦克导弹发射器系统一座,14.5毫米机枪车顶武器站一座,小型核动力发动机,格栅装甲,集束烟雾弹发射器。
尺蠖型防空导弹气垫船
时速100公里每小时
武器配置:150毫米四联装防空导弹发射器一座,大型车载防空雷达系统,小型核动力发动机,格栅装甲,集束烟雾弹发射器。
斑驳型四轮全地形车
最高时速200公里每小时
武器配置:8.6毫米轻机枪一挺,105毫米无后座力炮一座,或小型无人机基站一组,或120毫米反坦克导弹发射器一座
收割者型四轮防地雷反伏击车
最高时速80公里
武器配置: 82毫米连发迫击炮炮塔一座,或25毫米机炮搭配8.6毫米机枪无人炮塔一座,或107毫米云爆燃烧火箭弹发射巢一座,格栅装甲
蟾蜍型6轮装甲车
最高时速80公里每小时
武器配置: 115毫米编程电加热火炮无人炮塔一座 ,或37毫米机关炮配35毫米榴弹发射器以及一组120毫米反坦克导弹发射器炮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