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女生,追求你的人很多。你当然很自豪,但是也很困惑:我怎样才能找到理想的人生伴侣?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决策问题。靠感觉吗?感觉当然重要,可是我怎么知道不会遇到感觉更好的呢?看实力吗?实力可能也很重要,可是我怎么知道不会遇到实力更强的呢?
我在学习刘润《5分钟商学院》,学习到一个古人的决策智慧:麦穗理论。
概念:麦穗理论
2500年前,三个学生问了西方哲学奠基者苏格拉底一个问题:我怎样才能找到理想的人生伴侣呢?
苏格拉底带着学生们来到一片麦田前,说:你们走进麦田,一直往前不要回头,途中摘下一支,只能摘一支,最大的麦穗。
第一个学生走进麦田。他很快就看见一支又大又漂亮的麦穗,于是就很高兴地摘下了这支麦穗。可是,他继续往前走时,发现有很多麦穗比他摘的那支要大得多。他很后悔下手早了,只好遗憾地走完了全程。
第二个学生吸取了教训。每当他要摘时,总是提醒自己,后面还有更好的。不知不觉,他就走到了终点,却一支麦穗都没摘。他也很后悔,没有把握住机会,总觉得有更大的在后面,最后错过了全世界。
第三个学生吸取了前两者的教训。他把麦田分为三段,走过第一段麦田时,只观察不下手,在心中把麦穗分为大、中、小三类;走过第二段时,他还是只观察不下手,验证第一段的判断是否正确;走到第三段,也就是最后三分之一时,他摘下了遇到的第一支,属于大类中的麦穗。这可能不是最大一支,但他心满意足地走完了全程。
“满意决策”理论
著名管理大师赫伯特·西蒙(拥有9个博士学位,获得过心理学杰出贡献奖,图灵奖,和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神级人物)的“满意决策”论。他认为:一切决策都是折中,只是在当时情况下可选的最佳行动方案。为了满意,而不是最优,你的决策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定下最基本的满意标准;
第二,考察现有的可选方案;
第三,如果有可选方案满足最基本的满意标准,就不再寻找更优方案。
运用:确定“最基本满意标准”的方法
苏格拉底的这第三个学生,其实就是提供了一个确定“最基本的满意标准”的方法:
第一个三分之一,观察,并把“大类”麦穗作为“最基本的满意标准”;第二个三分之一,验证这个标准;第三个三分之一,采用西蒙的“满意决策”论,摘下“大类”中的第一支,就不再寻找更优方案。
关于如何确定“最基本的满意标准”,《指导生活的算法》的作者布莱恩·克里斯汀和汤姆·格里菲斯,提供了另一个方法:分两段就行,第一段的37%用于确定“最基本的满意标准”,第二段的63%,选择满足“最基本的满意标准”的第一个方案。
理论的应用
1.追求人生伴侣
你打算在19岁-40岁之间,也就是用21年寻找理想的人生伴侣。如果你相信37%理论,那就可以用这21年的37%,7.77年来交往不同的男士。
到19 + 7.77 = 26.77岁时,坐下来,确定“最基本的满意标准”。然后,嫁给从那一天开始你遇到的,第一个好于这个标准的男士,并不再寻找更优方案。
2.购买房子
你想在1个月之内买房子。那你可以先用37%的时间,也就是11天看房,确定“最基本的满意标准”,
然后从第12天开始,遇见第一个好于这个标准的,就毫不犹豫地下手。
3.购买保险
你想在2个月之内买房子。那你可以先用37%的时间,也就是22天了解各种尽可能多的保险公司和保险经纪人,确定“最基本的满意标准”,
然后从第23天开始,遇见第一个好于这个标准的,和销售产品相同,但是提供服务更好的经纪人的就购买。
4.确定电子方案
电子行业发展很快,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更有性价比的芯片出来。经过若干时间后,电子产品公司原来有性价比的方案就落后了。想在电子芯片上做升级换代跟上潮流
1个月之内确定方案。那你可以先用37%的时间,也就是11天了解不同芯片的品牌,让他们推荐满足公司使用的芯片,确定“最基本的满意标准”,
第一,定下最基本的满意标准:公司根据自己的业务需求,有一个基本的芯片的选型需求
第二,考察现有的可选方案:如在1个月之内确定方案。那你可以先用37%的时间,也就是11天了解不同芯片的品牌,性能和价格,迭代更新自己的满意标准。可以重点考察一下现在同行在使用的芯片方案,分析别人为什么选择这个芯片。
第三,如果有可选方案满足最基本的满意标准,就不再寻找更优方案。在11天后,发现可选方案满足最基本满意标准的,就选用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