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读《论语》之二十四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栗,吾得而食诸?”

大意是说,齐景公问孔子怎样治理国家。孔子答道,“国君的行为要符合国君的要求,要做到仁;臣子的行为要符合臣子的要求,要做到敬;父亲的行为要符合父亲的要求,要做到慈;儿子的行为要符合儿子的要求,要做到孝。”齐景公说,“这句话说得好啊!要是真的国君的行为不符合国君的要求,臣子的行为不符合臣子的要求,父亲的行为不符合父亲的要求,儿子的行为不符合儿子的要求。即使有粮饷俸禄,我能来享用它吗?”

当然,孔老先师讲的仍是“为政”家国情怀。

在家庭中,当然要为人父母者做到真正的“慈”——爱自己的孩子是“老母鸡都在做会做的事情”,与时俱进我们务必做到并做好“会爱孩子”绝非放任自流更不是溺爱。不仅如此,更要在家庭中善待自己家中的老人,要像想当年双亲爱我们那般细心周到,身体力行全力以赴。唯有如此以身作则榜样示范,我们的“敬亲孝顺”才会自然而然潜移默化影响着我们的儿女。他们才会根深蒂固的把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自己的脑子里、骨子中去。

在单位在团队在群体在社会上更要互相理解、尊重、帮助、支持。《大学》所言:“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想想就应该深思)。上级领导要做到“仁心仁术”有大德在先,下属也得修炼提升尊重持静维护紧跟,“德为首”。平台团队上上下下,教师对学生,干部对群众,医生对病友……企业员工对客户更是。

原来总是觉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一定是封建思想三纲五常禁锢人的精神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旧思想,今天读来仍是深感耳目一新。当今时代,法治社会依法治国当然重要,毋庸讳言。不过,想想传统文化,也想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科学;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也要以道德自律为先,各安其位各司其职才行,这是实现“国之大治”的要务。

几十个字,窥见圣人家国情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