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息心观有欲,
弃知返无名。
五十知天命,
吾其达此生。
一晃到了知天命的年龄,光阴似箭!回想过往历历在目,真的是感慨万千!
人生就像是一只永远不会着陆的小船,飘荡在大海中,不知道何时才会找到真正属于自己心灵归宿的彼岸。泰戈尔有一首诗至今印在我的心中:“假如一天已经过去,鸟儿也不歌唱,风也吹倦了,那就用黑暗的厚摹把大地盖上吧,使我的生命像花朵一样在夜空下苏醒。”
岁月的流逝,生活的磨砺,使我们增添了许多皱纹和白发,可我们的内心却充满了希望,积淀着生命中最强劲的曙光,如果说青春代表着希望,那么逝去青春的我们,“纵使寻不到身外的青春,也总得一掷我身中的迟暮”,去焕发希望的光芒。
荣辱不惊,
闲看庭前花开落,
去留无意,
漫随天上云卷云舒。
记得年少懵懂时,在祖父的用心教导下,四岁学会识字,五岁学会下棋,六岁能背唐诗,七岁痴迷西游记,只是受限于当年大环境,无法提早去念书。
八岁蹦跳着去上学,如饥似渴吸取着知识的养分,那时家中清贫,知道唯有读书才能脱贫,班级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班长的荣耀一直伴随到初中二年级。
因家住乡下,农村户口,直到初中三年级才有机会转班到鳌江二中读书,那想乡下孩子进城后,受到城镇人的歧视,战战兢兢一年下来,成绩一落千丈。
辍学后,因是家里长子,必须要学会手艺,靠手艺养活自己。十五岁去做泥水工,十六岁学木工,十八岁跟随叔叔去广东,融入刚刚起步的南国深圳,跟随着深圳的发展脚步,不断充实自己的能量,汲取奋斗的养分,努力开阔视野,逐渐感知世界的神奇和博大。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三十岁回乡,第一想法就是赶紧补充知识的匮乏,知道什么是“活到老学到老”的箴言。担任村干部期间,边干工作边去充电,三年高中、三年大专、三年本科,一共花了九载时间完成学业。
不知不觉中,突然感觉自己肚里有那么一点点的存货了,也能挥笔写几个字,说一段话了。以前的一言噎喉变成如今的洋洋洒洒,真的好神奇,原来知识的力量如此强大。
不惑之年,最后一班车搭上农转非的行列,从农民到行政,感觉自己在梦中。感谢祖国,感谢政策,不曾想的事情梦想成真了。当年祖父祖母的孜孜教诲终于出结果了,可惜他们没有等到这神奇的一天,但也能告慰他们在天之灵。感恩!感恩!
怎得梅花扑鼻香。
工作九年来,知道什么是责任、知道什么是担当、知道什么该做、知道什么不该做。。。
五十而知天命,
我们看淡人生。
懂得:
比上不足,
比下有余,
知足常乐;
懂得:
与人为善,
乐于付出,
助人为乐;
懂得:
培养爱好,
顺应自然
自得其乐;
懂得:
宠辱不惊,
淡泊名利,
泰然处之。
五十知天命之日,感恩之心油然而生:
感谢父母的培养,
感谢家人的陪伴,
感谢团队的配合,
感谢同事的支持,
感谢领导的厚爱。
最后感谢母亲五十年前的今天,让我有机会来到如此精彩的世界。感恩之心永存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