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话里的猴语,您知道几个?

北京方言里的“猴”不仅生动有趣,还有故事。猴年已到,北京话里都有哪些“猴子”呢?

1、皮猴儿

北京话里称呼衣服,也有带猴的字眼儿,比如棉猴儿、皮猴儿,指的是帽子和领子相连的大衣。

当然,“皮猴儿”一词,更要看具体语境方能知晓其意:如果说“这孩子简直是个皮猴儿!”这句话中的“皮猴儿”一词是形容小孩子顽皮好动;如果说“这孩子披了个皮猴儿”则是形容孩子所穿的衣服。具体语境不同,意思也就变了个味道。

2、猴了吧唧

北京话中还有很多“猴词儿”鲜活生动,但其意思绝不是说猴,而是借猴说人。比如“耍活猴儿”一词,倘若是说话人形容自己,是指自己遭到了戏弄,被人当成猴子似地给耍了;如果是说别人,则往往含有贬义,形容不自重、耍活宝。再比如“猴儿精”一词,它是用来形容一个人特别精明、会算计。再比如“猴了吧唧”, 来形容一个人心眼太多、做事不靠谱,缺乏诚信之意。

3、猴儿拉稀

在北京话里,“猴儿拉稀”后面加上这句“坏了肠子”,作为歇后语形容人心地变坏、没良心;如果不加,也可作中途退缩讲。

4、猴儿顶灯

“猴儿顶灯”这句北京话中的俗语,是比喻大东西摞在小东西上的不稳定平衡态,精准地形容了人、物、事让人揪心的劲头。比如阖家饮宴之后,桌上无论有多少盘子碗,手脚麻利的主妇都能摞起来一趟端回厨房,在本人是熟能生巧,在旁观者就可以说“看着跟猴儿顶灯似的”。

还有一些俏皮话里,就数“猴儿”的出现频率最高:

猴儿吃麻花——满拧

猴儿拿虱子——瞎掰

猴戴胡子—— 一出儿没有

猪八戒摔扒子——不伺猴(伺候)

猴卖山了红——顾的了吃顾不了串(穿)

齐天大圣得道——猴儿还是猴儿。

猴儿吃大蒜——不是滋味。

【更多信息欢迎关注公众微信号:北京一锅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毕业后,我选择了留在这个城市。一直都没有再碰见睿,那对我来说,其实是最好的结果。我敢保证,如果再让我见到他,我绝对...
    fe8be4802872阅读 3,332评论 0 0
  • 不管怎样难过,还是过去了呢
    草管人命阅读 3,418评论 2 9
  • 分类: 使用消息队列能够使关键组件顶住增长的访问压力,而不是因为超出负荷的请求而完全崩溃。 消息队列还有可恢复性、...
    钟离依云1103阅读 1,90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