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斯巴达式”的生活

在《瓦尔登湖》里,梭罗说了这么一段话:“我到林中去,因为我希望谨慎地生活,只面对生活的基本事实,看看我是否学得到生活要教育我的东西,免得到了临死的时候,才发现我根本就没有生活过。我不希望度过非生活的生活,生活是这样的可爱;我却也不愿意去修行过隐逸的生活,除非是万不得已。我要生活得深深地把生命的精髓都吸到,要生活得稳稳当当,生活得斯巴达式的,以便根除一切非生活的东西,划出一块刈割的面积来,细细地刈割或修剪,把生活压缩到一个角隅里去,把它缩小到最低的条件中,如果它被证明是卑微的,那么就把那真正的卑微全部认识到,并把它的卑微之处公布于世界;或者,如果它是崇高的,就用切身的经历来体会它,在我下一次远游时,也可以作出一个真实的报道。”

再往后翻一页,他又说“一种严峻的更甚于斯巴达人的简单的生活,并提高生活的目标。”

短短三页就两次提到“斯巴达式的生活”,我很好奇,“斯巴达式”的生活到底是怎样的,于是就在知乎上搜了搜,看到了很多解释,但个人更倾向于以下的说法:

至简朴素的生活,以简单的食物、燃料、住宿、衣物这几项要素生活,吃最简单的食材,住最原生态的小木屋,穿最朴素的布料,一切从简,安心富足地如同生活在皇宫里一般自得其乐,幸福无涯。回归本心,亲近自然。

其实,无论译者翻译的“斯巴达式”恰不恰当,我想梭罗想要在这里表明的,就是生活要简单、简单、再简单,简单化、简单化、再简单化。因为自然,在永恒中是有着真理和崇高的。

可是想要明白这一点,对于如今的我们来说,虽然都心知肚明,却没有几个人能够有勇气去真正做到,或者根本做不到。

比如,当我们闲暇时,决定去享受大自然,走进大自然的时候,自然会有一种放下一切的畅快扑面而来,然后我们会开启所有的感觉器官,触觉、听觉、视觉、味觉去细细品味感受到的一切。也或许只有与自然融为一体,才会有这种最真实、最放松的感觉。

这种真实的感觉个人认为可以用中国禅宗哲学里,提到的“不知之知,不修之修,无得之得”来解释,也就是我们要自然的去做事,自然的去生活,不刻意的为感受而感受,不刻意的去追寻那些让我们内心动荡不安、焦虑烦闷的事。

在《古尊宿语录》卷三十二中,有这样一句话“智与理冥,境与神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意思是,只有经验到经验者与被经验者冥合不分的人,才真正知道它是什么。而这顿悟之所得,并不是得到什么东西,我个人的理解,就是一种感受,或许这感受是豁然开朗,或许是直击内心,也或许这感受是让我们放下如今所执着追寻的表面浅层的东西。

所以,如果你想真实的,自然的,简单的生活,只有通过感受来渗透现实,发掘围绕我们的现实,我们才能真正明白什么是崇高,什么是我们真正想要追寻的生活。

我始终相信,一个简单真诚的人,他的生活也一定是简单朴素的,或者可以说是孤独的,可是他也一定有着无比丰盈的内心。

正如译者徐迟在《译本序》里面对梭罗的一段描述:他的一生是如此之简单而馥郁,又如此孤独而芬芳。也可以说,他的一生十分不简单,也毫不孤独。他的精神生活十分丰富,而且是精美绝伦,世上罕见。

或许我们做不到彻底的“斯巴达式的生活”,但我想当我们找到和拥有了适合自己的最最简单和真实的生活,我们的一切感官自然更能捕捉到他人无法捕捉到的最细微的情感,也正是如此,我们比他人内心会更丰富,更容易接受这个世界,感受这个世界。你说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古希腊在世界上崭露头角的重大事件就是抵抗波斯帝国,通过这场战争古希腊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地中海无疑...
    在线法师阅读 4,310评论 0 2
  • 文这才明白,这么多年积攒在硬盘里的电影,都是在等着mo一起来看。时间终将告诉人们,你所做的一切都会是有意义的,只要...
    wen_a阅读 2,972评论 1 1
  • 前几天朋友问我,双十一要不要出去逛逛街,一块看电影什么的,我思考了一下,拒绝了。 有时候,一个人在家也未必是孤独,...
    SAfely阅读 1,209评论 1 0
  • 咦,我怎么就那么贱呢 星期六在闺蜜群里发誓,我主动找他不是人,凭什么他需要我的时候我就得出现。这时距我俩上一次见面...
    素素曹阅读 1,839评论 0 1
  • 1.他第一次到唐小姐的信,临睡时把信看一遍,搁在枕边,中夜一醒,就开电灯看信,看完关灯躺好,想想信里的话,忍不住又...
    现世安稳dd阅读 5,077评论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