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上寒山石径斜

郑重声明,文章为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图文自摄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舅舅,我们这是真正体会了这古诗词之美了呢!”

站在半山腰,小云看着我,用手擦擦脸上的汗水,大声笑道。在她身后,是一排弯弯的石径直达山顶,路边几棵历经秋霜的枫树红叶片片,衬着小云背后的青山,白云,就是一副绝美的图画。

我掏出手机,抓住这个镜头,给小云来了个特写。

云台山,是我家乡镇上最高的一座山,海拔九百多米,小时候是我们爬山时最爱之所。这几年在故乡茶旅集团的投资改造下,已经成为家乡的一个风景名胜区,山顶的真武观,观云亭云海日出,都是众多游客游玩拍照取景之地。

多年前,小云远嫁浙江,为自己的事业打拼,回来次数很少。所以,当小云回到老家时,我们就再一次爬上这云台山,再一次重温了童年的回忆。

多年没来,山上的风景早已不再是当年的样子。在茶旅集团的大力改造下,增加了许多人工景点,如神仙岩的玻璃栈道,玻璃吊桥,好汉弯的水浒一百零八好汉塑像,云台山风情民居等。而我们对于这些现代化人工景点倒不是特别感冒,再加上近两年景区管理稍有不当,一些景点也没有得到好的维护,已经显露出旧色来。况又在深秋时节,前来游玩的游人也还是较少,每个景区就显得有点萧条。而我们的目标是峰顶的真武观,所以在那些景点匆匆留下几张照片后就直奔山顶而去。

杜甫诗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登高远眺,放眼晴岚,才是我们童年时最真切的回忆。

毕竟是深秋时分,山顶枯树横卧,草木凋零。在那些深深浅浅的暗黄里,一棵棵枫木倒是撑着一树火红的枫叶在暗淡的青山上开出一道亮丽的红花。就连不太喜爱诗词的小云也随口念出杜牧这首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上山顶的路早就翻新过了,是用那一块块方石板砌成的,一个接着一个阶梯,沿着山势斜斜地弯延往上攀升。每隔不远就有一盏路灯,还有几个供游人休息的凉亭。只是亭子里满地都是落叶,凉椅上也落了厚厚的一层,那些叶片都已干枯,用脚踩上去“咯吱咯吱”直响。看来,最近这两天下了几场雨,也好久没有人来过了。

从半山腰登上峰顶真武观也只需一二十分钟的路程,没多久,我们几个就爬上了山顶。

不愧是云台山,站在峰顶,往山下望去,顿觉一片苍茫,远处那些高高低低的山峰都在自己脚下,一叠一叠像海浪一样奔向远方。天边白云弄巧,随风飘浮,深秋的太阳不太刺眼,挂在碧蓝的天空,阳光底下的山影就呈现出一片苍茫。山峦里升起的青烟直上云霄,在阳光下淡淡的,轻轻的。而不远处山脚下的农庄,茶园,民居都一览无余地收入了眼底。有风吹起,吹走刚刚爬山时流出的汗水,对着碧空深吸一口,顿觉满腹清凉。

真武观也已经重新翻修,尽力还原古观风貌。从山门牌坊到观内装修都焕然一新,斗拱飞檐,琐窗画栋,极俱神韵。殿内供奉了几尊真武神像,或庄严肃穆,或神情威武,各有特色。神像前的神龛内香烟袅袅,有游人在虔诚顶礼膜拜。而神殿外游人兴致盎然,笑意融融,小孩子嘻笑打闹,还有几个卖烧烤的生意也挺不错,那烤架上的青烟与神龛香火在空中交织成一片袅袅烟云。

“这座真武观翻修也花了不少钱吧,这么高的山顶,这么大的工程。”看着神殿,小云笑道,言语中无限感慨。

“这个谁知道呢?好像是前后花了一两年时间,前年夏天我来玩时都还没建好。”我说道。

“云台山这几年发展也挺快的,没想到短短几年时间,从前的一座苦寒之地变得如此富饶,也太让人惊叹了。”在观内逛了一圈,出来后站在真武观庵门前,看着眼前的游人,山下那些村庄,民居,茶园,小云感慨道。

“是的,这也是谁也没想到的,还是现在的时代好吧!如果没有国家政策扶持的话,这里人们的生活哪有这么大的变化!”我拍了几张照片,笑道。

“国家扶持是一方面,这里人们的改变的理念也很重要,再加上行动力,有了这些天时地利人和,也是他们迅速发展的必然因素了,际遇难得,难得的是如何把握住机遇,做出改变。”

我心里一动,这不正是我们自己的人生么?机遇政策(天时),奋斗平台(地利),自身的努力加执行力(人和),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再赋诸于切实的行动与改变,我们的人生也才有走向成功的可能。

小云远嫁浙江后,跟着老公开始也是在公司里打工,后来又深攻了一下淘宝行业,也小有所成。赚得第一桶金后又开始自己创业,在浙江开了一家小型工厂,职员虽不多,但能在气象变化万千的经济浪潮中走到现在,尤其在经历了三年疫情的封锁后还能顽强的坚持,与他们能快速把握时机并迅速做出改变分不开的。

看着小云,想着我们这一代,突然觉得自己似乎老了,小云也不再是以前跟在自己身后“哇哇”哭喊着“舅舅舅舅”的小女孩了。姐姐们辛苦了一辈子,现在孩子们长大了,也有了自己的事业,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了吧!寒夜既将过去,黎明已经到来,一时间,心里也甚感欣慰。

毕竟是深秋,山风潇瑟,日冷云寒,在山顶待久了还是有种深深的寒意。而时已向晚,天边的薄雾也缓缓升起,为云台山披上黛青色袈裟,我们遂沿着来时的石阶徐行,准备下山而去。

行至半路,远远地听到山顶观内有钟声敲响。小云驻足,回望山顶,指着重檐下的铜铃轻笑:“舅,还记得当年我们偷敲晨钟时曾被道士责备不?如今这钟声却是我们记忆中最美的回响了。”

听着,我心里也涌出无限感慨。是啊,小云远嫁他乡,自己漂泊异地,故乡的一切又哪样不是我们最美的回忆?这份浓浓的乡愁啊!就宛如这杳杳钟声,在心头萦绕,悠然绵长!

有山风吹起,掠过几片褪色的红叶,在空中轻舞飘落,那些飘落的弧度,恰似我们不断流逝的岁月。而回望山顶,真武观的灯火已次第亮起,像是悬在夜空的灿烂星辰,静静地照射着古老山岭,还有我们那无尽的绵绵乡愁……

                              ――2025.2.23

(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21期【寒】专题写作活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