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分享第17天
刚才在翻看刘友龙老师《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笔记时。被这样一句话吸引:教育孩子时,优点家长或老师说,缺点让孩子自己说,比老师指出缺点一味批评效果好。
这让我想到了《人性的弱点》中,卡耐基先生,亲身经历的一个例子。有一次,他请一位室内装饰设计师,为家中装了一些窗帘,当账单送给他的时候,他大吃一惊。过了几天,一位朋友来到他家做客,看到这些窗帘,问了问价钱。然后,朋友带着得意的口气大声叫道,什么?太过分了,我想你大概上当了。真的吗?是的,朋友说。朋友说的是实话,但很少有人愿意听别人羞辱自己判断力的实话,所以作为常人,他竭力地为自己辩护,他说最好的东西总是最贵的,一个人不可能希望用便宜的价格买到品质优良又有艺术特色的东西等。
过了几天另一位朋友来到他家,这位朋友赞赏那些窗帘,并表示也希望有能力为家里买这么精美的窗帘。他的反应完全不同了,他说老实说,我也没钱买这些窗帘,他们实在太贵了,我还在后悔买了它们。
当我们犯错误的时候,我们或许会自己承认,如果对方对待我们非常和善友好,我们自己承认,甚至还会为我们的直率坦诚感到自豪,但如果有人要将难以下咽的东西塞进我们的喉咙,那可办不到。
我们平时的做法刚好与这些是相反,比如孩子犯了错误。我们常说:你感觉这样做对不对?你感觉你哪里做错了?是啊,人都是趋利避害的,没有人愿意,大肆地承认自己的缺点,除非别人的真诚、理解、尊重,让他感觉自己是安全的,不会被嘲笑的。
人也许就是这样的,永远在表扬和批评之间,寻找一种平衡,如果别人表扬自己了,那么,自己内心的谦虚感会分分秒迸发出来,会认真对照别人的表扬深深地反省自己,查看自己存在的不足;但如果别人一味地攻击自己,把自己说得一无是处,那么自己就会进入一种防御状态,找出千万条的理由来证明自己,其实并没有那么差!
所以,我们在教育孩子接受自己的观点时,不妨采用这样的方法:优点我们说,激发孩子的谦虚心,让孩子自己反省找不足。自己找到缺点了,就更容易接受别人的意见,进而改进完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