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力量:称赞,不再是万能药

本文导读:

称赞孩子很有用,但为什么不总是管用,它还会带来哪些问题吗?希望本文对你有启发。

漫画源自插画作者汐沥

称赞对孩子不再有用了吗?

关于夸奖孩子的重要性,你一定在很多地方都读到过,基本理念都是从正面去推动孩子,促进孩子积极健康的成长,这方面的东西你一定看了很多,这里不再赘述。

我们打算从它的反面来聊聊这个话题,称赞孩子虽然有很多好处,但不当的称赞会带来以下两个问题:

一方面,孩子对夸奖无动于衷。

比如,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我们总会不自觉的说一句“你很聪明的!”,我们的目的很明确,是为了鼓励孩子鼓起勇气去克服困难。但面对困难,我们以这样的鼓励方式,反而会让孩子更加退缩。

原因很简单,我不会做,也没有成功过的经验,那么为了对得起“聪明”这个称呼,最好的办法就是什么都不做。

在父母看来,就是孩子对这样的鼓励有了免疫力,面对鼓励常常是无动于衷。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CarolDweck)设计了一个实验,把一套数学题发给两组孩子,当答题结束后,孩子们会听到不同方式的表扬。

第一组孩子会听到,“哇,分数好高,你太聪明了”,这里表扬的意思很直白:就是你很擅长数学;

而第二组孩子会听到,“哇,分数好高,你肯定很努力吧”,这里的意思是:你肯定很用心学习,你一直努力尝试,于是解出了所有的题目。

当卡罗尔问他们想不想继续尝试再做一些题时,第一组孩子大多都不想做,而第二组孩子表现出明显的兴趣。两组孩子都被要求再做了一套题,结果是第一组受到评价式表扬的孩子明显比之前差了很多,第二组孩子的表现却更加出色。

“聪明”、“真棒”这些评价式的赞扬,无法帮助孩子清楚的认识自己的行为,反而会因为这些不当的称赞误导孩子,让他们高估自己的能力,并且轻视或者说抵触后天的努力,这反而让孩子失去了前进的动力,丧失了自信。

漫画源自插画作者汐沥:勇敢的去战斗

另一方面是,不当的夸奖引发反面的作用。

比如,《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这本书中的一个例子:

晨晨和家人出游时,静静的坐在车后,妈妈看到晨晨这么乖,情不自禁的的夸到:晨晨,你真是个好孩子,你今天好乖!

但片刻之后,晨晨把车里的烟灰缸拿出来,搞了一场彻彻底底的恶作剧,妈妈为此愤怒极了,因为刚刚还夸晨晨乖,转眼间一切都变了。

事后,晨晨说出了当时的真实,当时在车上,弟弟一直靠近爸爸妈妈的中间,晨晨当时正在想如何摆脱弟弟,并且想着车子从中间折断,爸爸妈妈没事儿,而弟弟被一分两半。而此时妈妈的夸奖就来了。

这样的夸奖让晨晨心神不安,于是便有了上面的恶作剧。

不当的夸奖让孩子产生了一种愧疚感,我并没有那么好,我不配这样的称赞。于是孩子便用相反的行为来掩饰自己内心的焦虑,做出与家长预期完全相反的行为。

天真的孩子,他们不知道的是,任何想法都是被允许的,只是行为才应该被约束。关于这方面的详细内容,你可以回看第三课的内容《交流的密码:人人都是矛盾的组合体》

举这些例子并不是说不去夸奖孩子,只是要意识到夸奖所带来的问题:一是让孩子产生了免疫,不光是对夸奖有了免疫,还对做事情失去了动力;另一个负面作用是,孩子为了平衡自己的内心,反而会做出有违夸奖的事情。好的,这就是今天的主要内容,希望对你有启发。

我们下一节课将和大家探讨如何更好的夸张孩子?


文中漫画均得到作者汐沥的授权,再次表示感谢!

让我们随着这只特立独行的猫,进行一次自我成长之旅。

这是一只怎样的猫,请看《开篇:为什么要和孩子共同成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11年10月20日为什么糊涂 回家的路上,晓晓打了个喷嚏,妈妈有点紧张:“怎么了?”却说成了:“怎么办?”说完...
    羊羊羊羊汪阅读 13,142评论 2 14
  • 你是否也曾满心欢喜打开好友的朋友圈, 却赫然看到失望的几个字... 最近的朋友圈里都是这样... 似乎都约好开启了...
    马薇阅读 1,930评论 0 0
  • 雪压霜欺奈何天 冬冷风凉寒衣添 问君何时游千山 春暖花开别经年 勿念风月情浓淡 肝胆相照戏世间
    狐落云端阅读 1,384评论 1 5
  • 非常偶然,在微信朋友圈看到有分享简书文章,认识了简书,虽然读书的时候作文一直很差,却喜欢上了这里,真实,安...
    慢思阅读 1,358评论 0 1
  • 我喜欢你,但是我不会让你知道。 可是也有人说过“如果你爱一个人,一定要告诉他,不是为了要他报答,而是让他在以后黑暗...
    夜半_阅读 3,83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