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作自受的人类

                                                                           一

        真正的幸福,是你全身心地投入一桩事物,到达忘我状态,并因此得到内心秩序和安宁的时刻。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心流】

        人类感官上的快乐,是基于实用的价值,如果无法抗拒诱惑,或被欲念纠缠,心灵得不到控制,最终会在反自然之下而自作自受。

        米哈里的积极心理学开山之作【心流】的这一观点,似乎和老子【道德经】的观点相互呼应、印证,只有“自然”的快乐,才是真幸福,强求的满足会转瞬即逝,就像及时行乐,从云端的迷幻中摔下到现实的空虚。

      【心流】告诉我们,要在有序、有限的自然法则下,心灵才会平静,否则,人就会通过外部环境,以感官刺激的方式来满足狂躁的欲望。

        脱离了秩序、界限,也就脱离了幸福这个辐射圈,再大的权力或再多的金钱去享受花天酒地,虽然可以达到忘我状态,但不会得到内心的安宁。

                                                                              二

        每当资讯对意识的目标构成威胁,就会发生内在失序的现象。......这种状况若持续过久,对自我将造成严重的损害,使自我再也不能集中注意力实现任何目标。

                                                                                                ----米哈里【心流】

        二十多年前,网络、信息还没有今天这么发达,没有像当下每一天的海量信息,通过社交平台来淹没人的思想世界。

      【心流】的作者就在二十多年前研究发现了这一困扰人类的精神现象。

        专注才能获得幸福感,而专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许成了奢侈,在如此前所未有的花花世界里,因为欲望深不见底、永无止境。

        能在自己喜爱的领域里,保持专注,是极少数,所以称为精英。

如果内心秩序是坚固的盾,那么海量信息就是矛,也可说宁静是盾,欲望是矛。

        是盾坚呢,还是矛利?这取决于坚守内心秩序的信心,以及分辨信息的利弊,更是你的专注能否到达忘我之境。

        比如你恋爱了,你会忽视除“谈情说爱”之外的一切东西;

比如你沉浸在一本书里,你当然是两耳不闻窗外事。

        让你专注做一件事的例子很多很多,你能做到了,铺天盖地的信息就会被屏蔽。

        如果做不到,也许会让你烦闷、忧郁、甚至造成精神失衡。

       “心流”一词有些抽象,用“忘我”来理解,或许具象一点。

        “忘我”是在不知不觉中,全身心地投入进去,自然就会产生暖心的流动。

                                                                               三

        开始时靠目标证明努力的必要,到后来却变成靠努力证明目标的重要性,登上山顶之所以重要,只因它证明了我们爬过山,爬山的过程才是真正的目标。

                                                                                 ----米哈里【心流】

        每一次的选择,每一次的努力,如果其目的是为了得到报酬,那么,你的努力以及你的专注会被欲望控制,你喜欢做的事,是因为这件事的结果能给你带来某种奖励,这就违背了【心流】的核心价值。

        郑重选择后的努力,是否真的就是自己的愿望呢?

        也许是在被动下做出的;也许是在权衡利弊后做出的选择。

        总之,最终这个目的,一旦到达了,有可能没有真正握在自己的手里,说不定是在阶级最高层的如来掌心里。

        透过这一点,似乎看到了【心流】也同其他一些哲学家、心理学家的共同观点:

        其实就是过程重于结果;

        享受过程,不在乎结果。

        专注的目的,不是为了结果的幸福,而是在专注的过程中,享受幸福。

        就像本人当初开设读书笔记公众号,希望被更多人关注,是一种心底的愿望,但记录与经典的孤独交流对话,才是初衷。

        所以,关注的人多少与否,已经不重要;

        重要的是,本心与他心之间的流动,像树叶与树干在风中相互呼吸、反馈彼此由风中传递的气息。

        但是,这种气息会不会变味呢?

        当然会,如果人为的破坏了秩序,大气流影响气候,大趋势带动潮流,大环境控制自由。

        不管什么时候,你总是处在身不由己之中。

        因此,你还看重什么目的呢?目的只不过是阿Q精神,过程才是你活着的证明。

        活着,你可以思考他人和自己,去了,谁也不会思考你,连风都不会,她只会带走你活着时的思绪,这就是注定的秩序。

        遵守这种秩序,虽然和孤独为伍,但不会变味。

                                                                              四

        我们实际上面临的很可能是三种选择:空虚无聊、寻找肤浅的刺激因而不能真正摆脱空虚,对某种活动上瘾。或许瘾是帮助现代人解决这一尖端问题的归宿。

                                                                                                ----米哈里【心流】

        幸福来源于成就感吗?

        完整的回答这个问题,还真不容易,有很多角度,很多论据,都可以从正反两方面给出答案。

        从【心流】作者的观点,我理解为:在专注于一项事物中,自动屏蔽了一切影响心灵安静的外在诱惑,让这些诱惑成不了贪欲的火种,否则,你将自作自受。

        你只专注于小桥下流水与你的互动,无需理会桥上行人的搭讪。

        单纯的成就感,似乎也不能带来幸福,比如有些关于复仇的剧情、案例,是在痛苦之中、复仇之后产生的一丝快感,这种快感,会瞬间被悲痛淹没。

        也许一笑泯恩仇还能带给你幸福,至少,这一笑有心灵的流动,而复仇呢?只是单向的发泄愤怒,反馈给复仇者的是:报复和失落,以及悸动。

        心流的最佳状态是什么?

        是和一切积极的、自然的事物,做无言的交流,把专注的一件具体事物,当做一件美妙的作品,一动心念,挥洒自如。

        把一生的过程,当做游戏,里面流动着音乐,动听、有趣。

        可以“游戏人生”,但不要让人生游戏你。

        肚皮的温饱容易解决,精神上的温饱呢?那就得选择一条路,哪怕一个人孤独的走下去,也不会迷失在十字路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久战经年马上出,穷追曹首断袍须。 白衣银甲神威将,西战惊凉下万夫。 【2026,9,26。三古月南】
    三古月南阅读 1,664评论 2 1
  • 都知道做事要有耐心,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只有坚持,才能胜利,比如我们写文章,为什么那么久还没有开通原创啊?...
    美林云阅读 1,540评论 0 1
  • 又是一个深夜无法入眠,眼角费泪水又禁不住流了出来,满脑子里想的全是杭州,太多的不舍与思恋交织在一起,对自己当初的决...
    岸芷汀兰199阅读 1,15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