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想起老家的艾叶

图片转自网络

文丨赵自力

艾叶在我们老家,算不得上高贵植物。

故乡的人一直却都喜欢艾叶,除了端午节的原因外,艾叶能在生活里起到大作用。

01

端午节那天,父亲往往要起个大早,去砍新鲜的艾蒿回来,然后插在门上、窗户上。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我们老家是鄂东北,在大别山脚下,那里过端午节家家户户都插艾蒿,就像春节要贴春联一样,成了习惯。据老人们讲,端午节那天瘴气特别重,要插艾驱瘴,利用艾叶的特别清香驱走一切邪气,从而保佑家家户户平安吉祥。

这天的艾蒿听父亲讲,也是有讲究的,在日出前砍那些带露水的艾蒿是最好的。所以,端午节那天早晨,父亲总是起了个大早去砍艾蒿,在我们还没起床时,就早早地把带着露水的艾蒿插在门窗上,直到现在,年年如此。

后来工作调动,我进城后远离了老家。每年端午节那天清早去买把艾蒿,插在门梢上。看着那些艾蒿,就仿佛回到家乡一样。

02

2015年端午节,我正陪着父亲在武汉同济医院住院。那天一清早,父亲就念叨了几次,说端午节要插艾叶。

只有母亲一个人在老家,腿脚又不是很方便。

“今年特殊,端午节插艾叶就算了吧。”我对父亲说。

“那怕不好啊,年年都要插的,给你妈打个电话,让她到屋后的山下割几根,这会儿应该太阳还没晒到那里。”父亲坚持着。是啊,老家的传统习俗,不能说丢就丢。

我给母亲打电话时,母亲已经将艾蒿插在门窗上了。

03

盛夏时节,我们常常用母亲送来的艾叶洗澡,故乡的艾叶在开水里浸泡舒展,在异乡飘出特别的清香。

芒种过后,割完麦插完禾,母亲还是不肯闲下来,为我们采摘了许多艾叶,洗净、晒干,然后打包给我们送来。我抓起一把,放在鼻子下使劲闻着,一股特别的清香直往鼻孔里钻,我不由得想起故乡的那一蓬蓬的艾蒿来。

艾蒿实在普通,随意地长在公路的两旁,河堤田埂上常见它们的身影。它们如草一样朴实,平时不显山露水,关键时刻却能起到大作用。盛夏一来,给了艾蒿一个大显身手的机会。

记得我们小时候最喜欢在村头的大榆钱树下纳凉,夏夜的乡村蚊子特别多,一群一群的撵着人和家畜嗡嗡叫。每天傍晚,我们就抱几捆晒干的艾蒿,用稻草一圈圈缠好,做成一条长龙般的烟棒。有些比较讲究的老人,把稻草分成几股,像编辫子一样把晒干的艾蒿编进烟棒里,外面光滑,里面填实,燃烧起来既耐烧,又多烟,驱蚊效果好。那一根根冒着艾叶香味的烟雾,把蚊子熏得落荒而逃,我们度过了一个个炎热的夏夜。

如果身上被虫咬了,或者皮肤不太好,经常发痒,母亲会把晒干的艾叶用滚烫的开水浸泡半个小时,然后给我们洗澡。雾气腾腾中,真的是满屋飘香。整个暑假我们都是用艾叶洗澡,效果比宝宝金水还要好。

04

下乡时,如果偶尔碰到艾蒿,我都要摘下几片叶子,在手掌间轻轻搓揉着,然后去闻那特别的香味。闻了又闻,那里有记忆中故乡的味道。

我也会在湿热的夏夜,泡一盆母亲采摘的艾叶,洗一个艾叶飘香的大澡。将身体浸泡在散发着香味的水中,闻着那和着热气的香味,身心就觉得格外放松,格外清凉,那是一天中,最舒服的时光。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炎炎夏日,有艾叶飘香,便是人间好时节。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 好词~ 龙舟竞渡 屈志从俗 食古不化 ...
    静语微文阅读 3,268评论 0 29
  •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又到端午节了,“碧艾香蒲处处忙”。 妻从市场买回两束“艾草”挂于门前。 之所以给“艾草”打上引...
    春之原野阅读 1,743评论 17 11
  • 又是一年端午节,又闻满城艾飘香。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特别是近一、两年来,随着城乡融合的深入发现,许多农村人进入了城...
    桔源阅读 1,061评论 0 0
  • 又是一年端午节,又闻满城艾飘香。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特别是近一、两年来,随着城乡融合的深入发现,许多农村人进...
    桔源阅读 542评论 0 0
  • 第三周课堂笔记 本周是讲类与类之间的关系,即面向对象编程 复合(组合)composition,继承inherit,...
    易班熊阅读 577评论 0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