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坚持成为习惯也就无所谓坚持

李笑来老师说在他的世界里没有坚持和努力两个字,因为没有必要。如果一定要做一件事情,他一定会赋予这件事重大意义,然后再去做,而且做得很愉快,根本停不下来了。 但是我们似乎无法达到他的那种境界,不能坚持是很多小伙伴的通病,那么面对需要坚持的事情该怎么办呢?

坚持也是有方法的!

日本作家古川武士在他的《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里面提到,当坚持成为一种习惯,被自己的身体接受之后,坚持就会很轻松了。

所谓习惯就是“不依赖意志或毅力,把自己想要坚持的事情引导到如每天刷牙般轻松的状态。”那么如何把我们的坚持变成一种如刷牙般轻松习惯的状态呢?

在知道如何坚持之前,我们有必要先要了解一下为什么我们不能坚持。

一、为什么不能坚持?

人类具有“对抗新变化,维持现状的倾向”的特点,这类似心理学中提及的人习惯于待在“舒适区”——保持固定的状态会比较舒适,变化则容易产生焦 。所以当开始培养新习惯的时候,身体会首先感觉到变化的威胁产生阻止改变的抗力。这就是大部分人对于新事物只有“三分钟热度”而无法勤奋持续的原因。作者称这种现象为“习惯引力”。

习惯引力的两大功能就是抵抗新变化和维持现状。虽然习惯引力会阻止我们的改变,但是我们也可以反其道而用之——持续新习惯直到大脑认为这项新习惯“跟往常一样”,这也是迎合心理的办法。

二、新习惯养成的期限

我们的坚持持续多久之后可以“习惯化”呢?

作者认为新习惯不同,习惯引力作用的强度也不一样,需要的时间也不一样。

根据“习惯引力”所产生的抵抗强度依行为程度的变化、身体程度的变化、思考程度的变化而大不相同的特点,习惯可以分为三类:行为习惯、身体习惯以及思考习惯。不同的习惯需要的时间也各不相同。

新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就像减肥会反弹一样,新习惯的养成也会经历一个变化的过程。

以养成行为习惯的30天为例,培养新习惯要经历三个阶段。

反抗期(1-7天):马上就想放弃,42%的人失败。

不稳定期(8-21天):被预定事项或他人影响,40%的人失败。

倦怠期(22-30天):逐渐感到厌烦,18%的人失败。


     

三、如何养成新习惯

如何顺利度过这些艰难的时期,最终让坚持成为习惯呢?前提就是每天持续行动,并且坚持到底。具体说来有以下对策。

(一)反抗期

反抗期的重心就是“撑下去”,忽略行动量和结果,只是坚持每天持续的行动。行动,行动,再行动!为了保证能够“撑下去”,必须遵循三个原则。

1.锁定一项习惯。几乎每一个分享有关习惯养成的人都会强调这一点——每次养成一个习惯,贪多的后果只有失败。

2.坚持有效的行动。所谓有效就是这个习惯是可以立刻被执行的,这就要求养成新习惯的行动规则越简单越好。因为越简单越容易坚持。

3.不要太在意结果。这一阶段的目标就是“坚持”,不管坚持的量与质,坚持就好,坚持就是胜利。

为了能够让坚持顺利进行,为了确保顺利度过反抗期,可以“以婴儿学步开始”并且坚持记录。

所谓“婴儿学步”就是从最容易开始的,最容易坚持的部分开始,这样至少可以减轻你的行动压力,保证你立刻开始行动,而且成功的开始会让你产生后续的动力,在不知不觉中前进很多。

坚持记录的目的是消除“随意”的感觉,掌握客观的事实,让自己的努力清清楚楚看得见。看得见的成绩会让自己更有动力坚持下去。当然,记录绝对不能繁琐,越简单越方便越好。

突破了反抗期,就进入不稳定期啦!

(二)不稳定期

不稳定期自然是习惯不稳定,随时可能回到起点,打回原形。所以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建立“持续行动的机制”。

这个阶段的不稳定是因为有干扰,破除干扰的最好办法就是建立有弹性的“动力机制”。

1.行为模式化

即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固定的做法做固定的事情。让新习惯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就可以无意识的重复行动了。对此我深有体会。去年我有练字的想法,就决定每天下午2:00练字半小时。后来就发现时间一到,无需提醒,我就知道我该练字了。

2.设定例外原则

有时候我们会因为计划被打断,任务没有完成而产生内疚感和负罪感,但是这些感觉不但不能促使我们坚持,反而会让我们止步不前,最终放弃新习惯的养成。这也是很多小伙伴失败的重要原因。此时就特别需要设定例外原则。设定例外原则不是给自己以放松的借口,不是纵容自己,而是为了让计划保持弹性,更容易坚持下去

面对意外的打断,我们可以继续采用“婴儿学步”的方法减轻任务,减少压力,或者第二天加倍完成,当然也可以给自己设定特别的日子,让中断“光明正大”。不过秉着“持续行动”的原则还是减轻任务的方式比较好。

3.设定开关

所谓“设定开关”就是为了能够持续行动所设计的一些巧妙的方法。根据心理学的说法,积极行动的动力源自“产生快感“和”回避痛苦“,开关也分为两类——“糖果型开关”和“处罚型开关”。

糖果型开关的作用就是产生快感,比如奖励、被称赞、游戏等;处罚型开关就是增加自己的危机感,用惩罚推动自己的行动。比如处罚游戏、强制力、对大众宣布让自己没有退路等。

开关的设定必须根据自己的个人特点以及新习惯的特性。“持续开关”必须是最适合自己的。

(三)倦怠期

倦怠期就是自己的身体已经开始要习惯新习惯了,“习惯引力”为了维持现状而做出的最后的挣扎。

既然是倦怠就要引进“变化”,让目前所做的事情不再单调,激发前行的新动力。

制造变化的方法也是多样的。比如改变内容和环境,使用“持续开关”。变化越丰富多样越有利于坚持,但是变化的内容绝对不能是已经建立的行为模式和“例外规则”。变化的只是一些“小装饰”而已。

除了引进“变化”,还可以通过计划下一项要挑战的新习惯来突破倦怠期。一般在一个新习惯培养到八成时拟定下一项习惯计划,不仅能够提高现阶段的动力,而且能够以新的心情投入新的行动

给了你坚持的方法,接下来就看你自己的啦!如果方法只是停留于理论层面是没有啥用的,关键在于行动,而且是持续的行动。

来尝试一下这些方法吧,看看是不是比以前简单的坚持容易很多呢!

当坚持成为习惯也就无所谓坚持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