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拖拉磨蹭,是多少父母的心病。
明明半个小时可以完成的作业,一个小时还没有做完,明明一个小时可以完成的,父母连催带说,一个半小时还没结束。
早上醒得还挺早,但不管是起床,还是吃饭全都像降低到0.1倍播放速度似的,在家长的着急忙慌得催促下,孩子才慢慢吞吞的出发去学校。
有时候家长再也按耐不住情绪,噼里啪啦得把孩子骂一顿,最后孩子父母都带着一肚子情绪奔赴各自的“岗位”。
各种育儿书籍和自媒体平台上,都可以看到专家们给出的各种招数。
比如提高孩子的时间感知能力,给孩子买个番茄钟或者其他计时工具。
或者是培养孩子的计划能力,让孩子提前列出作业清单,完成一项休息一会,提高写作业的专注程度。
再或者看孩子拖拉磨蹭的原因是什么?能力不够?还是主观抗拒?写作业的时候,如果孩子不会写,可能就会出现迟迟不想开始或者写得慢。
在各种媒体上都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方法。
很多时候,作为父母,我们感觉老师的方法听起来很有道理,自己也确实是看明白了。
接下来就是付诸实践,方法用起来。
有一些父母,真得感受方法很好用,孩子写作业的速度提升明显。
可是往往又有很多父母,开始用的时候信心满满,结果却迟迟没有效果。但是又说不出卡在哪里。
拖拉磨蹭“久治不愈”,究竟怎么治?缺少的这一味“药”到底是什么?
那些方法之所以没有能起到我们预期的效果,是因为最根本的问题没有解决。
这个根本点就是是父母的心态。
父母的谦卑心,和责任心,才是让所有方法行之有效的根本。
只有这两点做好了,再加上科学正确的方法,以及父母持续不断的坚持,孩子才能和拖拉磨蹭说再见。
父母有谦卑之心,就不会在孩子写作业时,对孩子指指点点,让孩子根据自己的要求来做,就不会居高临下的命令,指挥。
有了谦卑之心,父母就不会再那么容易控制孩子,也少了就亲子间的对抗,多了一份爱和和谐。
父母承担起自己的那份责任,就会有更多的力量和方法去帮助孩子获得高效做事的能力。
很多父母会认为拖拉磨蹭是孩子的责任。所以就会批评,指责孩子,督促孩子。其实很多时候是孩子爱玩的天性使然,很多时候,他们不知道如何才能更快得做完作业。
尤其有时候,孩子对父母想让他们尽快完成的作业丝毫没有兴趣,那么他们就更是一拖再拖,采用各种方法试图逃避。
当父母从内心承担认可了自己的责任,就能够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如何帮助孩子,提高时间管理能力,培养学习兴趣,和孩子一起面对学习中的难题上。
孩子和父母成了一个战壕的队友,没有亲子之间的对抗,只有亲密和谐的亲子关系,这样孩子也会更愿意听从父母的建议。这时候,老师提供的那些方法才能用起来,也才可能起到相应的效果。
我才是一切的根源。一起努力,做优秀的父母,培养优秀的孩子。
感谢孩子用出现的各种行为,提醒我成长,给我成长的动力。
感谢自己虽然成长之路艰难曲折,但是自己从没有停下奋斗的脚步,从没有放弃和孩子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