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过戴洁老师在温哥华年前的第一个沙龙的朋友,一定记得一位哭着说着她的遗憾的女性。
她从小生活在祖母身边,祖母的退休工资比父母俩人加起来还多,所以,她从小没有大富大贵,但也常常拥有着漂亮的新衣服新鞋子,日子过得轻松快乐。祖母给予足够的空间和自由,让她自由又有责任地长大。
在她成长的那个年代,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差异是很大的,留在祖母身边,就是留在了大上海,有着这个大城市带给她的诸多好处和优势。
她渐渐长大,祖母渐渐老去直到逝去。
后来她结婚、生子,为了陪伴孩子成长,毅然辞去工作。陪伴着孩子的时光,给她带来很多幸福的感觉,我想她也是在弥补自己的童年时光吧。
通过学习,她知道了和父母的联结有多重要。因为从小没有和父母生活在一起,这份缺失给她带来不仅有身体上的显现,还有心理上的潜藏。于是,她开始做联结的功课,似乎这功课做起来很慢。
因为知道和看见,于是更在乎了,于是有了一提到这个遗憾就会忍不住要流眼泪的现象。
她太把这个遗憾当回事了,于是她就把自己跌落在了这份遗憾里。这份遗憾是真实的,它不假。这份遗憾里有她孩童般对父爱、母爱的呼喊,有她想要得到疼爱的渴望,有她想要撒娇的心愿,有她想要亲密的盼望。她把她的小女孩所想得的都放在了这份遗憾里了,让这份遗憾变得沉重。
图片发自简书App
直到有一天,时间到了,一切冥冥中准备好了。她准备好了,引导她的人也在了,就在那时,遗憾的阀门被打开,于是里面没有那么“紧”了;遗憾的包袱被打开,里面的东西还在,怎么就不一样了呢?!
就这样一件件拿出来,仔细看,耐心陪伴,真诚接纳,和每一件“遗憾”在一起。就这样看着它,看着它,它因着被看见,而柔软,不再硬硬地触碰疼她。
遗憾并没有消失,它也不需要被消灭。因为她伸出双臂的拥抱,把自己柔软的部分呈现,以柔软遇见柔软,她现在可以和它和平相处了,即使有遗憾,也欢笑每一天。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