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萧条前后的格雷厄姆

2009-11-30 02:07:36

格雷厄姆作为价值投资理论奠基人的地位已经广为人知,但他的思想是怎么形成的,却少有人研究,让我们看看未来的一代宗师在火热的1925年美国大牛市中的想法吧:

“那时我才31岁,自以为知道一切--至少是关于如何在股票和债券市场上赚钱所需的一切知识,自以为在华尔街可以运筹帷幄,并且自认为自己的雄心壮志必定会实现,自己的前途光明无限,我还认为自己必定会非常富裕,可以用财富买到一切物质享受。我希望有一艘大游艇,一幢在新港的别墅,有一群赛马--甚至有时还想有些情人,尽管我也知道将她们列入我的计划表未免过于天真了。我那时还太年轻,不能意识到自己过分盲目自信。”

1929年,格雷厄姆如愿搬到了富丽堂皇的公寓,租金是1.11万美元(1929年的1.11万美元!),房子非常大,同时雇了好几个佣人。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众所周知,股市崩盘,他的公司产生了巨大亏损,这时他:

“我下定决心不再炫耀财富,不再过不必要的奢侈生活,对那些力所不及的花费也要统统取消。贝雷斯福德公寓就是个痛苦而有益的教训。在随后的35年,我再也不去租那些价格昂贵、中看不中用的房子了”。

这时格雷厄姆甚至节俭到为节约1美元的出租车费而坐地铁。

1927年,格雷厄姆就计划写《证券分析》,但直到1932年才正式动笔。现在看来,格雷厄姆个人的不幸正是我们这些后世阅读者的幸运,没有那段经历,《证券分析》不会像我们现在看到的那样富有批判精神。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著名财经杂志《财富》对本书的评论是:如果你一生只读一本关于投资的著作,无疑就是这本《聪明的投资者》。 首先介绍一下...
    惜她阅读 11,917评论 0 34
  • 首先让我们来简单介绍一下本书的主角沃伦·巴菲特。巴菲特1930年8月30日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是全球...
    惜她阅读 9,614评论 1 16
  • 昼夜苦长短 何不秉烛游 ———睡你麻痹起来嗨 士为知己者死 女为悦己者容 ———见你都不用洗头 阁下何不同风起 扶...
    吃酱酱阅读 4,636评论 4 16
  • 菲律宾自14世纪建国以来,先后被西班牙、美国、日本占领或殖民过。因此,菲律宾的城市景观、人文风俗和社会制度中融入了...
    Emma鹿阅读 3,576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