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在楼下餐馆发生这样一件小事,我照例去打包,因为给过几次糖给老板娘的小孩,今天她习惯性找我要糖,然而我口袋里没有装糖并告诉她我没有糖了,她有些失落。我点好菜之后出去买了点东西返回到了饭馆付账,小女孩还追着我要,甚至要扯开我之前装糖的口袋看,我内心其实有些不喜欢她的这个动作,但我依然扯下来给她看了,这时她妈妈嘴里说着她女儿的行为不礼貌,她自己也走过来边阻止她女儿边也看我的口袋。在给小女孩看完确认没有糖之后她就不高兴了,她表达对人的不高兴是朝别人吐口水。她妈妈看到了我擦口水的样子走过来打了几下小女孩,还骂了几句。我付完帐赶紧麻溜的出来了。
这样一件小事情,我联想到上次与先一小馆闹不愉快的经历。
两次经历有很多地方相似:
1.我想要与别人链接,所以我会在进入那个小场所时,时不时与他们聊几句,套套近乎。先一小馆是与老板娘,这个饭馆我可以与大人保持了距离却与小孩链接上了。所以我认为这两种行为是我内心的一种想与人走近的需求。
2.我期待关系,所以我会自主走近他们。我是在向外界探索关系,我可能在处理关系或者事情上还有欠缺,因为我和他们都发生了摩擦,上次与先一小馆处尴尬了,这次让小女孩挨了打和骂。
仔细看我这两段经历,我发现一个自己的潜意识需求,我在无形中让别人充当了坏人的角色,而自己充当了好人的角色。
我想要扮演好人的角色是希望走近别人让别人喜欢我吧。可是自己扮演了好人角色,但并没有走近别人,反而让别人远离了自己,因为我的让别人成为了“坏人”。一定要是对立面吗?不能都是好人吗?
我有点害怕自己的这个能力了,我害怕我亲近的人会离我越来越远,可是具体的转变方法我不是很清楚,只大概记得在某篇文章中说做事要清楚自己的界限。
如果在自己感到不舒服时及时制止别人的行为并指出这是不礼貌的行为,这样是不是阻止了被人犯错,别人也没有了做坏人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