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爱情可以是天堂,也可以引你入地狱

当安娜从火车上走下,看到那具被人从轨道上抬起的支离破碎、血肉模糊的尸体时,她觉得此次旅行不吉利。但她怎么也不会想到,就在这里,有个男人即将走进她的生命,给她炽烈疯狂的爱,却又让她失去了家庭、孩子、名誉、尊严等所拥有的一切,最后只能在绝望中选择,让呼啸而过的火车结束自己的生命。

美丽聪慧的安娜是俄国的贵族夫人,丈夫亚历山大·卡列宁其貌不扬,但在官场地位显赫。此次,安娜从彼得堡乘车到莫斯科哥哥家,在车站认识了青年军官渥伦斯基。渥伦斯基毕业于贵族军官学校,后涉足于莫斯科社交界 ,他年轻英俊而风流倜傥,帅气逼人。

初相见,安娜便俘获了渥伦斯基,让他在薛杰巴斯大林基公爵家的舞会上,向安娜大献殷勤。在渥伦斯基眼里,安娜·卡列尼娜是那样的出众:“她那穿着简朴的黑衣裳的姿态是迷人的,她那带着手镯的圆圆的手臂是迷人的,她那生气勃勃的,美丽的脸蛋是迷人可亲的,在舞会上…“

初相遇,你是爱情的天使

安娜从哥哥家回彼得堡去后,渥伦斯基随即也来到彼得堡,开始对安娜的热烈的追求。他参加一切能见到安娜的舞会和宴会,从而引起上流社会的流言蜚语。起初,安娜还一直压抑着自己的情感,不久渥伦斯基的热情唤醒了安娜沉睡已久的爱情。即使,丈夫责备她行为有失检点,提醒她注意社会舆论和对子女的责任,安娜依然在与丈夫一起观看赛马会时,肆无忌惮地表现对渥伦斯基的感情,直至在与丈夫激烈的争执中失去了腹中的孩子。

康复后的安娜以失去家庭和儿子为代价,投身到对渥伦斯基的炽热的爱中。他们离开彼得堡,到国外旅行。旅行的日子里,安娜感到无比的幸福。但重返彼得堡后,安娜遭到冷遇,旧日的亲戚朋友拒绝往来,使她感到屈辱和痛苦。

旅途中,也曾有真实的幸福

爱情从来都不是男人的全部。当激情消退,重新踏入社交界的欲望占据上风,渥伦斯基开始疏远安娜,与她分居,尽量避免单独见她。甚至在安娜受到公开羞辱后抱怨她不该不听劝告出门参加晚会。

男人真正伤害女人的,并不一定是他爱上别人,而是在她有所期待时,让她失望;在她脆弱时,没有扶她一把。随着渥伦斯基的冷淡,舆论的压力、不能参加社交的苦闷,让安娜越发绝望,终于在与渥伦斯基大吵之后,起了一种绝望而决心报复的心态,身着一袭黑天鹅绒长裙,在火车站的铁轨前,让呼啸而过的火车结束了自己无望的爱情和生命,也为这段为道德和世间所不容的婚外情划下了句号。

最后,爱情给安娜的只有毁灭和死亡

可悲的安娜,她的确得到过渥伦斯基真诚的爱。可那个开始可以为她拒绝关系前程的重要任命,甚至不惜开枪自杀的渥伦斯基,终究在事业的欲望和舆论的压力下妥协,任由安娜坠入地狱。

在为安娜叹息的同时,庆幸还有列文和基蒂的爱情带给我们些许安慰。

当康斯坦丁·列文从乡下来到莫斯科,打算向深爱着的基蒂求婚时,被早倾心于渥伦斯基的基蒂拒绝。看到眼里心里均只有渥伦斯基的基蒂,列文伤心地回到自己的农场。

后来在渥伦斯基家的宴会上,列文与基蒂彼此消除了隔阂,互相爱慕。很快,他们就结婚了。婚后他们回到列文的农庄,基蒂亲自掌管家务,女儿的到来,更是让他们幸福美满的生活锦上添花。

这才是爱的天堂

列文的幸福与安娜的不幸互为对照,似乎诉说了一个简单的道理,爱情可以是天堂,也可以引你入地狱----

补充:

《安娜.卡列尼娜》当然不是一部简单的爱情小说,如果还想更深入地了解这部名著,您需要耐心地精读,或者也可以看看97版的同名电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偶然的机会看了这部由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安娜卡列尼娜》改编的1997版电影。 第一眼就被她那双深...
    沁蔓爬藤阅读 7,772评论 0 10
  • 引言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小说中的主人公。在贵族思想根生蒂固与农奴制改革的背景下...
    心斓阅读 14,233评论 6 47
  • 合上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著作《安娜·卡列尼娜》,脑海里浮现的是安娜绝美的容貌以及卧轨的优雅。 安娜·卡列尼娜,...
    小苜蓿阅读 4,359评论 13 8
  • 读了两本托尔斯泰的著作《复活》和《安娜》,托尔斯泰对社会变革和信仰的纠结贯穿始终,即使现在时代与当时完全不同...
    奔跑的慢企鹅阅读 4,221评论 0 0
  • 我所认为的朋友是需要一定时间来拉长彼此的世界那种,简单的说就是友谊也是需要时间考验的。我其实对相见恨晚并不是很认同...
    寿司用来玩aquarius阅读 1,248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