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书评

我们的时代,早已经不是那个“对阅读有很高的兴趣和关心的年代”了。2016年的中国人均阅读量不足八本,其中有四成以上的人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少或比较少。但有趣的是,和这些人讨论起“如何阅读”,他们却能说的头头是道。

蒙田说:“初学者的无知在于未学,而学者的无知在于学后”。

我曾经也是这样的人,所以一开始,我对于这样的书籍并不是很感兴趣,甚至觉得这种类型的书都是夸夸其谈。直到我读了好几本书,也写了好多天笔记之后,我开始有点疑惑,为什么看别人的笔记,感觉别人读的更好。

读同样的书,却发现读的没有比别人好,便想着是自己的阅读方式有问题。故而想通过这本书来改变自己的阅读习惯。

如何阅读一本书-结构图

对于我们这些早就离开了校园的人来说,如果打算继续学习与发现,我们就要懂得如何让书本来教导我们。而这也是本书的目的。

关于阅读的第一层次,是要我们掌握一个句子在说什么。而熟练的掌握基础阅读,也是阅读本书的读者所应该具备的能力。

阅读的第二层次是检视阅读,它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好也最完整的阅读。它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一种是粗浅的阅读。前者是为了让我们知道这本书自己想不想读或者要不要读,后者是让我们对这本书有一个整体上的认识。

头一次面对一本难读的书的时候,从头到尾先读完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思索。而我们通常被要求要多注意那些不懂的地方。

阅读的第三层次是分析阅读,要求我们做的是消化一本书,一直读到这本书成为他自己为止。它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整体上找出这本书在谈什么?第二阶段是知道这本书的详细内容是什么?最后一个阶段,则是要求我们学会公正的评价一本书。

阅读的第四层次是主题阅读,是所有阅读中最复杂也最系统化的阅读。因为这个时候,阅读者不是在读一本书,而是读很多书,然后从这些书中列举出他们的相关之处,并提出一个所有的书都谈到的主题。

一本书无论含有多么丰富的内容,它如果只是躺在你的书架,那么你就永远不会有收获;而就算你去阅读了,没有一定的阅读技巧,你也无法真正拥有它。所以首先,我们需要主动的接近它,把它从书架上拿出来。其次,我们得保证自己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保持清醒。接着,我们应该主动的提出一些问题,然后努力的在书中找出答案。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要思考,只有你思考了,这些东西才会真正属于你。而帮助你思考的一种很重要的方式就是:做笔记,因为只有写下来,你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而做到以上这些,你就不仅仅只是一个有自我要求的读者了,你的努力还会帮助你真正拥有这本书。

一个人如果说他知道在想什么,却说不出来,通常是他其实并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一个人如果说他知道在想什么,却说不出来,通常是他其实并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

关于阅读的一些规则,在书中都有详细的介绍,简单的概括可以从图中了解,但其中的精华,难以一言以蔽之,故而不复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