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七律脉络浅析九

春日寄怀

李商隐

世间荣落重逡巡,我独丘园坐四春。

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

青袍似草年年定,白发如丝日日新。

欲逐风波千万里,未知何路到龙津。


注解

1. 寄怀:寄托怀抱。晋陶潜诗序:“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宋陆游:“寄怀楚水吴山外,得意唐诗晋帖间。”

2. 荣落:荣盛与衰落。唐宋之问:“春秋寒暑兮岁荣落。”宋范成大诗之三:“春秋无终穷,荣落殊未央!”

3. 逡巡:顷刻;极短时间。唐张祜诗:“遍识青霄路上人,相逢祗是语逡巡。”明贾仲名《金安寿》第三折:“正是春天,又临夏暑,顷刻秋霜,逡巡冬雪。”

4. 丘园:家园;乡村。《易·贲》:“六五,贲于丘园,束帛戋戋。”王肃注:“失位无应,隐处丘园。”孔颖达疏:“丘谓丘墟,园谓园圃。唯草木所生,是质素之所。”后以“丘园”指隐居之处。

5. 四春:四年。李商隐会昌二年母亲去世,服丧闲居,到五年春已第四年。

6. 可堪:犹言那堪,怎堪。唐李商隐诗:“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明吴梦旸 诗:“可堪寥落思,木叶洞庭波。”

7. 青袍唐八、九品官穿青袍。李商隐居丧前任秘书省正宇,系正九品下阶,故著青袍。

8. 风波:风浪。《楚辞·九章·哀郢》:“顺风波以从流兮,焉洋洋而为客。”唐元稹诗:“惊觉满床月,风波江上声。”

9. 龙津:即龙门。龙门一名河津,故称。《晋书·郭璞传》:“登降纷于九五,沦涌悬乎龙津。”

 

简译:

武宗会昌二年(842年),因母亲去世,李商隐服丧四年后,于会昌五年秋返京,仍居九品旧职,返京前做了此诗,抒发心中的苦闷和希望,时年三十五岁。

世间的花开花落真是迅速之极,不知不觉间我在家中已经坐待了四个春天了。

虽然这里有花又有月,可是难以忍受没有好友,无法一起饮酒倾诉心音呀。

像春草一样的青袍倒是年年不变,如丝的白发却日日在增多。

我想逐风波浪一展万里宏图,可是却不知那条路可以通到龙门啊。


脉络浅析:

此诗感春伤怀,通过对花开花落时光流逝的感触,表达了自己久居九品低位,汲引无门、前途渺茫、孤独愁闷的情怀。

首联直切主旨,上句以“荣落”双关了花开花落,和自己从前的荣耀繁华来来去去,变化之迅速。下句点明自己在家中为母亲守孝转眼已经过去了四年,“四春”紧扣题目“春日”二字。

颔联承接上联的“四春”而写,尽管这里有花有月,却无酒无人呀。使用了对比的修辞语法和让步关系流水对手法,表达了自己离开朝廷后的四年时间里无比的孤独寂寞之情。“无人”双关了知心好友和赏识举荐自己之人的双层意思。

颈联依然承接的是首联的“四春”,这四年时间里自己的“青袍”年年不变,白发却越来越多。使用了对比的修辞语法和转折关系流水对手法,表达了对自己久居“九品”低位的愁闷心情。

尾联使用了转折关系流水句手法,表达了自己虽然有宏伟的志向,但却“引荐无人”、“欲进无路”。呼应了上文的“无酒无人”和“白发日日新”。

全诗反复使用了对比的修辞语法,和流水对流水句手法,情景浑融、低徊叹唱一气呵成,作者孤寂愁闷、彷徨无助的心境跃然纸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其一 李商隐 下苑他年未可追,西州今日忽相期。 水亭暮雨寒犹在,罗荐春香暖不知。 舞蝶殷勤收落...
    花外踏香泥阅读 7,253评论 29 164
  • 牡丹 李商隐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招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花外踏香泥阅读 7,978评论 32 171
  • 李商隐七律脉络浅析三 安定城楼 李商隐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
    花外踏香泥阅读 7,475评论 31 175
  • 随师东 李商隐 东征日调万黄金,几竭中原买斗心。 军令未闻诛马谡,捷书惟是报孙歆。 但须鸑鷟巢阿阁,岂假鸱鸮在泮林...
    花外踏香泥阅读 8,235评论 28 168
  • 曲江 李商隐 望断平时翠辇过,空闻子夜鬼悲歌。 金舆不返倾城色,玉殿犹分下苑波。 死忆华亭闻唳鹤,老忧王室泣铜驼。...
    花外踏香泥阅读 6,872评论 24 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