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6《为什么你总缺写作素材?这3个真相越早知道越好!》

有没有发现,公众号上许多写得好的文章,内容并不只有观点,还有更多的故事,源于他人的故事,社会的热点,名人的金句等等。

他们总能在最需要素材的位置,将它契合的放置进去。

我们要如何才能够获取到优质的合适自己内容的素材呢?来看看我从课程学习到的几点知识:

1.提炼自己的关键词

不知道搜索什么样的素材,核心是自己不知道要写内容的关键词是什么。这是贯穿整篇文章或者某个小主题的指引。

在下笔之前,想好关键词,才有方向去各种平台搜索自己需要的素材。

举个例子来说,我想要写一篇时间管理的文章,直接搜索时间管理肯定是有相应的素材出现的,但这个关键词太泛,无法得到精确的素材。

我这篇内容写拖延症有关的时间管理文章,搜索拖延症,出来的素材会更加的契合。

也因此,想要搜集到合适的素材,就要先内省自己,到底要写什么,列出自己最终想要表达的观点,提炼出最具体的关键词。

2.调性一致的高质量素材

素材是各种各样的,世界如此之大,互联网如此之快,凡有发生,必有踪影。

我们想要搜索的素材,几乎也都能够从互联网中获取,区别就在于从什么平台获取,得到什么偏向的素材。

在微博搜出来的素材和小红书搜出来的素材,基于平台调性的不一致,内容结果即使相似,风格也大不相同。

寻找调性一致的前提,是先找到符合自己文章调性的平台,然后借此去搜索,搜索出来的素材细节越是具体,情感就越浓厚,越容易引起共鸣。

还有一点非常的重要,就是要正能量,顺着趋势走,不去寻找有争议,被多人用过的素材。

人总是猎奇的,反复看到同样的素材,会引起审美疲劳,即使是差异很大的观点,也很大概率会折戟。

而我们搜索的方式,不要傻傻的向我以前以前,就搜一个“拖延症”,而是根据自己想要写的素材类型,比如写剧评的,就搜“拖延症 《去有风的地方》”,这样活得的素材更加的符合自己的设想。

3.素材是事实层,想要达到优秀还需要依靠情绪层

有了素材,我们就有了支撑观点的事实层,但要写得优秀,依旧需要依靠我们对文字的打磨,对文字情绪的渲染。

看《洞见》、《十点读书》这样的公众号文章,我们能够在文字中感受到难以描述的气质,文字中浮现出来的,不是简简单单的对话和文字的堆砌,而是真正有精简过后的凝练。

逻辑上的顺畅,情绪上的丰满,这样的文字是作者经过岁月磨练之后的成果。也正是因此,他们写出来的文字,才会收获总多人的喜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