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的用户心理分析

一、分析基础

1.用户心理分类
用户心理分析的基础是建立于了解了各种用户心理之上。
而用户心理都有哪些呢?为了更好地枚举用户心理,我们可以依据马斯洛需求理论进行分类。
依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不包括生理需要),划分的需求如下:

需要 具体描述
安全需要 人身安全、秩序、稳定、保障
感情需要 友谊、爱情、亲情、关怀、人际
尊重需要 认可、地位、成就、声望、对他人尊重、被他人尊重
认知需要 知识、好奇
美学需要 美丽、匀称、欣赏
自我实现需要 道德、创造力、自觉性、问题解决能力

2.知乎用户分类
知乎用户在知乎中可以扮演两个角色:回答者读者
分析会将两类角色分开进行讨论。

二、知乎的用户心理分析

A. 对于“回答者”的用户心理分析

主要包括:安全需要、感情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1.安全需要——希望能够得到版权保障、稳定秩序的社区环境
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的知乎的回答者都会在自己编写的答案底下附属“本文由……编写,未经许可禁止转载等”;
另外,还有的回答者会在个人介绍中表明版权。

image1

2.感情需要——社交,希望结识名人
基于《第一次民间版知乎用户分析报告》中的数据:

image2

数据中可以看到,双向关注率与粉丝数量呈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大V也喜欢和大V做朋友,这实际上体现的是一种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现象。
(实际上,对于一般的读者也是喜欢和名人大V社交。)

3.尊重需要——希望得到认可、能够体现自己的身份
“在知乎回答问题,你在乎别人点不点赞吗?”的问题中,有如下回答。

image3

这位知友认为,每个点赞都是心有灵犀,也代表着他人对自己的认可,可见用户的尊重需要。
另外,有知友在“每个答案前加“谢邀”成为知乎名人的标志了吗?”中回答:

image4

知乎中出现的“谢邀”的现象,实际上透露着一个回答者需要认可,需要体现身份的需求。

4.自我实现需要——体现自己的创造力与问题解决能力
知友回答问题之后,会有一种实现自我的感觉,因为自己精心编写的答案体现了自己的创造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
在“为什么你会花费时间在知乎上回答问题?”问题中,有人说到回答问题后具有释放思想的快感。

image5
B. 对于“读者”的用户心理分析

主要包括:安全需要、认知需要、美学需要。

1.安全需要——“储存”、收集有用的信息,获得安全感
知乎中存在一个现象,用户会收藏很多很多高质量的回答,等有空了再看,而有时候仅仅是收藏,这实际上一种出于安全需要而去收集有用内容的心理现象。

image6

2.认知需要——用户希望学习、获得成长
知乎这款产品成立的根本是建立在用户有认知的需要。

image7

3.美学需要——美能带来愉快,希望获得美丽的东西
在知乎里常逛的知友会发现一个现象,就是关于图片的问题,或者有很多图片的回答的赞同数往往会很高。
这实际上表明了用户的美学需要。

image8

三、知乎的产品功能设计分析

通过上述部分,我们分析了知乎用户的许多心理。而知乎也对其中的一些用户心理需求做了一些额外的设计。具体如下:

1. 稳定的秩序、版权的保障(回答者的安全需要)
功能:

  • “作者保留权利”
    在每个答案的底部,都有“作者保留权利字样”
  • 举报功能
    举报功能惩罚了一些知乎用户的不良行为,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区氛围,满足回答者的安全需要。
  • 知乎版权(付费授权功能)
    知乎版权团队会私信每位用户,告知知乎版权的活动的进展,以及推出了付费授权功能,保障每位原创作者的权益。

评价:
平心而论,知乎目前的社区氛围还是不错。而知乎对于这方面的功能设计我认为已经足够了。
因为,更重要的是真正有行动使得这些功能良好的实施。比如举报功能,如果一个用户举报了另一位用户,如果知乎团队没有良好地处理,功能设计再好也无用。
营造社区良好的氛围重要的是运营,而非功能设计。
而以上三个功能设计,我认为已经不错了。

2.社交、结识名人(感情需要)
功能:

  • 开放的个人信息。
    在知乎可以轻松地找到一个人,可以通过搜索、回答者(除了匿名回答)、收到赞关注信息、私信等方式获得一个用户的信息(完整的个人页面)。
    如此简单地获取用户信息为知乎用户间的社交提供了便利。
  • 关注功能
    关注是单向的,而且,允许查看关注者的关注者,也就是说,理论上可以搜索到所有的人。

评价:
知乎上的社交功能与微博类似,是一种允许单向、开放的形态,并没有特别的地方。

3.体现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回答者的尊重需要)
功能:

  • “一句话介绍自己”
    用户能够以一句话简单地介绍自己。
    评价:
    看似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功能,但是,非常有用。
    很多知乎用户用来描述自己的职位(CEO等等),以及自己的专长等等,这实际上表明了一个人的身份、地位等等。
    虽然简单,但是满足了用户的需要被尊重的需要。

4.收集与存储有用的信息(读者的安全需要)
功能:

  • 收藏与热门收藏
    收藏功能给用户了一个途径进行“存储”,热门收藏给用户了一个途径进行“搜集”。
image9

评价:
收藏与热门收藏虽然表面上只是提供了一个途径让用户搜集的资料进行存储,实际上潜意识地满足了用户的安全需要(多存点信息以备后用)。另外,当用户的搜集工作做得十分好的时候,还会产生成就感。
热门收藏给予了用户搜集的途径,而收藏给予用户实现存储的途径。
总之,功能简单但效果拔群。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