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和平

写下这个题目,心里一时感慨万千。《战争与和平》这篇长篇小说本来是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的代表作,而我今天却“盗用”其名来描述我和儿子之间发生的故事,但是这个题目却是我和儿子之间所经历的真实写照。

2012年,上高中的儿子因为家庭的突然变故,成绩一落千丈,儿子由刚开始内疚、自责、迷茫……由于情绪没有得到及时的疏通,进而转化为不想上课,又演变成逃课……老师不断打电话,我放弃了工作,无数次的往返于学校和家之间……那段时间感觉世界是灰暗的,看不到一丝的光明。唯一能让我坚持的是:他是我儿子,就算全世界都放弃了他,我也不能放弃!

我们之间的战争开始不断升级:由开始的争吵到动手到儿子一次次的离家出走……儿子回家了,我忍不住数落他,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任凭我说的声泪俱下,儿子还是无动于衷(后来才知道那时候说这些除了让儿子反感,没有任何作用)!所幸的是孩子善良的本性阻止他没有做出任何出格的事!

忍受不了我的唠叨,儿子不断的出去,又不想去学校,最后就选择了网吧。我开始穿梭于大街小巷,打听所有网吧的地址,有几次找到了他,接下来他就会选择更隐蔽的地方。即便找回来,儿子也是一脸冷漠,对我视而不见,不愿和我有任何交流!

多少个不眠的夜晚,除了等待不知道何时会回来的儿子,我开始在网上查找可以解决问题的途径。最后选择了一家家庭教育机构,不顾昂贵的学费,毫不犹豫的报了名。在2012年的冬天和和儿子一起到北京学习。那次的学习改变了我固有的观念,认识到了“孩子的本质问题就是家长的问题,会爱才是真爱,不会爱还爱那是对孩子的虐待!”原来这么多年我一直打着爱孩子的旗号,却对孩子造成了多么大的伤害!

学习结束回到家,我开始自责悔恨,下定决心一定要改变自己。我每天写作业,对孩子也不再唠叨,尊重他的选择,给他足够的自由。我以为自己已经改变了,所以孩子也要变成我想要的样子(其实我的目光还是在盯着儿子,打着改变自己的旗号,心里想的是改变孩子)。

儿子并没有成为我所期待的样子,我们之间的战争一直持续不断,在这场战争中,我明白了要想让儿子改变必须靠我自己,我必须先要改变自己!持续的学习对我来说无论是时间和经济方面都是不允许的,所以我只有在线上学习,我开始学习传统文化,和网上一些学友的互相学习交流中认识了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专家,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观点,但有一点是一致的:要想让孩子变,自己一定要变!我把焦点从关注孩子身上转移到了自己身上,战争的主战场也由和孩子的战争转到了和自己内在的战争之中!

2015年初,在一个朋友的朋友圈中看到了应童老师的文章,后来又听了应老师的一节免费微课,应老师那天籁般温柔的声音瞬间打动了我。“这是怎样的一位女子呢?我能见到她吗?”

冥冥之中自有安排,2015年的夏天,应老师应洛阳清芳姐姐的邀请到洛阳做公益讲座,我立刻请假报名参加。在洛阳我见到了一位温柔美丽的江南女子,一天的课程,应老师声情并茂,穿插各种家庭教育中常见的场景,让人听得意犹未尽……

两年多的跟随,虽然都是线上听课,但是应老师强大的内心,温柔的外表透过屏幕不断影响着我,让我没有了焦虑,没有了对孩子错误的评判。对孩子全然的接纳和尊重,让孩子不自觉地和我走得越来越近。现在儿子很少再抱怨这个世界的不公平,把焦点也放到了自己的身上,找到了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开始着手写书,想成为一名作家。

现在我俨然成了一位幸福的妈妈,辅导班由儿子打理,出门购物,大包小包的由儿子负责,我只管空着两手走路……哈哈,有这样的暖男是谁的福气?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宋丽 安妮宝贝的《七月与安生》,字里行间散发着阴郁,旖旎。 像作者一贯耕耘的题材,它描绘破碎的宿命,桀骜不驯但...
    宋小丽阅读 3,621评论 5 2
  • 第一次读辛夷坞的《原来你还在这里》是在高二的时候,那时我还是一个年少无知、对爱情充满憧憬的小姑娘。那是我第一次读辛...
    宋整齐阅读 1,852评论 0 0
  • 每年都会读很多书也会看很多电影,《战争与和平》是2017年开年第一部电影,这部电影是我非常喜欢的演员奥黛丽赫本主演...
    完美结局小美姐阅读 6,628评论 0 3
  • 迎检这件事很无奈,但也确实是基层工作至关重要和普遍性经常性的一个环节。领导下基层检查能够享受到左拥右簇众星捧月的满...
    吾先生ING阅读 936评论 0 0
  • 还记得那次偶遇一姝是在公司楼下,正好下班,迎面走来一个扎着小辫短发清秀的女孩。 仔细一看,才认出竟是一姝,也许是好...
    ShellydeDiary阅读 2,939评论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