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日记 1

3 月 21 日

上个月 7 号发病,8 号妈妈买站票来京,10 号手术,13 号出院。开始卧床不起,妈妈一直照顾每个细节,做吃的、清洗、上药,最初几天还要帮忙翻身、按压僵硬酸痛的腿。因为照料殷切,恢复得很好,中间没出任何岔子。24 号坐动车回家,本月 6 号返京。

今天第三次到医院复查,完全康复。至此结束 40 天病程,30 多天的疼痛。期间无数心情起落,忧心焦灼,反复上网查看各种并发症、愈合不良,轻易消沉。幸有爸妈安慰开解加嘲笑。对自己多了认识。

病后生活习惯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每天 6 点起床,自己做三餐,吃大量水果蔬菜。过去不耐烦的生活琐碎都是乐事幸事。三观有转变,一些事的重要性排序发生变化。开始频繁和爸妈视频,聊琐事,一起做饭吃饭。部分填补离家缺憾,彼此都快乐,以前不懂。

一直思索各种教育理念,重点多在智育,也关注情绪。前几天看到梁漱溟说:“教育应当是着眼一个人的全部生活,而领着他走人生大路,于身体的活泼、心理的朴实为至要。”正合当下心境。

多年来,学习上、工作中,总有一种智力焦虑,感觉极稀缺的时间,一分一秒都该用来接受新讯息、学会些什么。黄子平讲 80 年代中国文学,被创新之狗追得连在路边撒泡尿都来不及。现代人则被学习之狗、上进之狗,追得狼狈。活泼身体?朴实心理?先靠后吧。过去觉得不动脑的时间都是浪费,现在知道动手动腿的时间,也很好,给生命平衡。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有人说过:“人死了,就会到西方极乐世界”。但是也有人说:“人死了,就会沦落到地狱,接受地狱的审判”。究竟人死了会...
    dcbd864d3ad3阅读 1,729评论 0 0
  • 将注意力放在解决问题上: 事出不一定有因,把注意力放在问题解决上,能够帮助人们厘清问题的头绪。 如...
    尤占芳阅读 1,48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