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接龙

#接龙

65分社第14期对句练习

对句是汉语文学中特有的语言表现形式,原指古代诗文中字数相同、文意相呼应的两个分句。其形式要求严格,需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且平仄对立、字不重复。除诗歌外,对句还衍生出独立艺术形式——对联,广泛应用于传统文化活动。历史上曾出现多人联句创作的“柏梁体”,旧时多用于上层饮宴及朋友间酬应。

对句最初指古典诗文中成对出现的分句,汉代《柏梁台诗》首现多人联句形式。随着声律学发展,晋代陆机提出’双声叠韵‘理论,促使对句在形式上渐趋格律化。至唐代近体诗定型,形成“平仄相对“、“词性相同”等格律规范。

1、字数相等:上下句音节数量严格对应。

2、词性相协:方位词对方位词,数量词对数量词。

3、平仄对立:出句与对句相应位置声调相反典型例子如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本期对句

出句:秋云入水渔舟破;

平平仄仄平平仄

词性:名称/动宾/名词/动词

对句:仄仄平平仄仄平

词性:名称/动宾/名词/动词

1. 午宴交筹老友欢(吴太国)

2. 晚照横江客梦惊(邓锡富)

3. 明月当空旅雁携(熊正清)

4. 夜雨随风岸树残(李鹏涛)

5. 落叶随风野鸟飞(李鹏涛)

6. 白雀穿林牧笛归(张家文)

7. 白鹭归巢野渚宁(李荷浦)

8. 陇月临溪白鹭惊(潘姝羽)

9. 倦鸟归林暮色淹(吴小白)

10. 晚笛传声岸柳知(杨老师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