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佛家云:一花一世界。我更想说:一书一世界。跳出二进制的世界,捧着油墨气息的纸张,也是一大乐事。

        近来朋友向我推荐Khaled Hosseini的《追风筝的人》,一开始,就被书名吸引了。风筝,好诗意的事物,记得儿时还亲手做过呢。可朋友却告知,讲述的是一个悲惨的故事。但我想名字这么诱人,内容应该很精彩吧,国外作品涉猎的较少,换个角度也不错。

       这本书讲的发生在阿富汗的故事,读完前六章,感觉内容平平,讲述阿米尔和仆人哈桑的一些儿时往事,再往后看,被主人公内心变化的细腻描写深深吸引,直到最后被其曲折的故事情节所折服,不得不佩服作者的精妙构思。

        一个在感情和道德上不知何去何从,摇摆不定,一句“为你,千千万万遍”写尽了另一个的单纯、忠诚。细细回味,生活中,看似平淡无奇的日子,又是为后面的哪段精彩做铺垫呢?在取舍之间又有几人不曾纠结?阿米尔的父亲告诉他:“没有比盗窃更十恶不赦的事情了,当你说慌,你剥夺了某人得知真相的权利。”,现实中又有多少纯粹的事实?哲学上讲辩证唯物,一些事实经过人的加工,或多或少的都会掺杂主观色彩,所以一些事情只有亲身体验,冷暖自知,若是道听途说,只能是蒙蔽了自己。可在阿米尔的父亲过世15年后,阿米尔却得知自己一直生活在父亲的谎言下,颇具讽刺。在阿米尔与地痞阿瑟夫决斗时,阿米尔曾想:你懦弱,这是你的天性,这并非什么坏事,因为你从不强装勇敢,这是你的优点,只要三思而后行,懦弱并没有错。可是当一个懦夫忘了自己是什么人……愿真主保佑他。这是多好的说辞,他一生的愧疚不就来源于懦弱吗?最后阿米尔还是选择了战斗,即使满身伤痕,至少也比内心的折磨来的痛快。小说的结尾,阿米尔对索拉博(哈桑之子)说:为你,千千万万遍!我感觉像是对哈桑说的,更是对自己内心的救赎。

        追风筝的人,并非如我想的那样无忧无虑。但是,在追的道路上,谁又不带着些遗憾呢?一小说,一人生,看看别人的故事,听听他人的选择,能找到两三能到触及心灵的语段,甚幸矣。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