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

央行

中央银行却不是企业,它不追求盈利目标,不接受个人和企业存款,也不给他们贷款。

为什么要有央行?

商业银行既然是个追求利润极大化的企业,它不可避免地经常有扩张的冲动,比如把钱全都贷出去。可是,如果宏观经济出现严重衰退或者遇到其他严重的危机,比如战争,存款人就会集中到银行取钱,这就是挤兑。这个会引起社会动荡。

央行如何调控经济?

第一个手段是存款准备金。

存款准备金,就是商业银行存在中央银行的钱。各国中央银行都规定,商业银行不能把自己吸收的存款全贷出去挣钱,而是首先要按一定比例交给中央银行,剩下的钱才能贷出去。这个比例叫“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简称“准备金率”。

如果中央银行提高了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交给中央银行的部分就多了,用于发放贷款的钱就少了,人们获得贷款就困难了。

如果中央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则会引导宏观经济向相反方向走,即经济由萎靡走向繁荣,同时伴随一定的通货膨胀压力。

第二个货币政策手段是贴现率。

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钱的利息率。一般人和商家,可以向商业银行借钱,如果商业银行也没有钱了,怎么办?它可以向中央银行借。

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也要支付利息,这个利息的水平叫“贴现率”。贴现率越高,商业银行愿意从中央银行借的钱就越少,它的贷款就越少,商家获得贷款的难度就越大,利率就越高。余下发生的事情,跟提高准备金率是一样的。

第三个手段是公开市场操作。

所谓公开市场,指的是买卖政府债券的市场。当政府财政预算出现赤字的时候,就要发行债券弥补。

政府债券一般允许交易,交易的这个市场就是公开市场。公开的意思是这个市场对所有的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都是敞开大门欢迎的,各银行都可以进入这个市场来买卖政府债券。

各国法律差不多都规定,中央银行不能直接认购政府债券,也就是财政部第一次发债的时候,中央银行不能买。因为如果中央银行直接承购政府债券的话,政府发行债券就没有了约束,就为通货膨胀打开了一个通道。

如果中央银行决定在公开市场上从商业银行那里买进政府债券,它就要把货币交给商业银行,这叫“吐出货币”。商业银行获得货币后,就可以发放更多贷款,货币多了,利率就下降,总需求就增加,就业就会增加,宏观经济就会更加繁荣。

如果中央银行将持有的政府债券卖给商业银行,货币就会从商业银行流回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就要收缩贷款规模,商家获得货币就难了,利率就要上升,宏观经济就会收缩、降温。

在线导图
经济学 | MyMindNode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17.7.24 第一章 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与发展 1.人類出現之初,社會生產水平極其底下,因...
    微与之期阅读 5,685评论 0 9
  • 货币银行学 1、简述2001年颁布实施的《新资本协议》的三大支柱 答:《新巴萨尔协议》包括互为补充的三大支柱: (...
    梁言如是说阅读 7,003评论 0 13
  • 1,从过去两次降准的经验看,在降准启动3个月之后的银行理财收益率会出现显着下降,1年平均降幅在1%左右。 2,每次...
    铭印船長阅读 4,571评论 0 3
  • 一、固定的数据,不能改变的数据
    liyuhong阅读 3,388评论 0 0
  • 我讨厌你 你老是出现在我的梦里 我不能摆脱的梦 梦里 你依旧那么温柔 我甚至分不清那是否梦境 我是真的讨厌你吗 ...
    当风筝没有风阅读 1,573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