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301,8-8,离娄章句下8》
【孟子曰:"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今天是丁酉年乙巳月己亥日,四月十七,2017年5月12日星期五。
这一章,孟子传授如何实现一贯之旨的方法:不做不该做的,做该做的。
这两条,犹如悬崖索道上的护栏,是走正道,不坠亡的保障。
先说该做的。人生最该做的,首先就是努力实现《学记》中的大成之学:知类通达,强立不反。做一个真才实学能做事,我心光明有担当的人。
再说不该做的。人生最大的浪费就是见道不明而轻为,守道不确而锐进,这两者是导致取败或者无为的原因。
具体如何衡量哪件事情该做,哪件事情不该做呢?有三条标准衡量:1,符合道义与否,2,自身火候到位与否,3,时机成熟与否。这三条,但凡有一条没达到,就不轻为,不锐进,退而结网,夯实学问。
一件事,如果道义上有于心不安的地方,就算人人惟恐落后,既使落得孤独一人也绝不跟着凑热闹。做到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如果时机不成熟,就算人人争着包装推销一展头角,既使落得孤独一人也要敛藏不露,做到不外慕不高攀。
只有持守这样的修养和坚定,做事才能有余力,有余力,担当才是可能的,所以,明智之举,要点是"人有不为"。
两种情况应当有为,第一是事理当为,如果事理当为,就算重大艰难之任,也要毅然担当,无所顾忌。第二是事机可为,如果事机可为,就算祸福利害之冲,也要慨然前往,无所畏惧。
这种举世不敢为不能为而独能为之的使命观,来自不做什么的涵养。
这就是孟子传授的实现一贯之旨的方法:不做不该做的,做该做的。
【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
《张居正讲解<孟子>》张居正著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著
《孟子正义》焦循著
《孟子与离娄》南怀瑾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