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不说话也躲不过「七年之痒」的考验

01 7年的婚姻为何要离

先来看案例:

简单梳理如下:

(1)闪婚(磨合上会有隐患)
(2)婚龄7年(七年之痒)
(3)已育
(4)频繁吵架
(5)女方坚持离婚

男方自己提到女方的不满是:

(1)被冷落(感受到伤害)
(2)觉得没责任心
(3)觉得没安全感
(4)觉得三观不同
(5)慢慢死心
(6)七年之痒时,开始变化

男方对自己有一定的认识,但不完全承认:

(1)知道自己冷落妻子,让她感觉到受伤
(2)知道自己选择不说话,不沟通,不认错
(3)觉得自己没有打她,没有骂她,没有大错
(4)知道自己的妻子开始死心
(5)知道自己不想失去这段婚姻

02 案例的启发

从这个案子中,我们可以收获以下几点:

(1)亲密关系中,比起直接吵架,不沟通,确实好一点,但没好太多,最终还是走到关系破裂。

(2)闪婚有风险,是因为沟通问题,如果放在婚后去磨合,需要接受磨合不了的风险。

(3)七年之痒,其实是意味着,婚姻存在的问题,很难撑过一定的时间。

03 什么是「七年之痒」

这个案例比较典型,闪婚,进入婚姻。正常来说,在婚姻初期,会有很多不可避免的事情,来分散双方的注意力。比如

(1)刚开始的甜蜜
(2)共同操办婚礼
(3)相互适应对方的家庭
(4)购新房、装修
(5)怀孕、生孩子、照顾幼婴
(6)事业的变动

这些事情,最快,也需要用2至3年完成,慢的,也能用4至5年。然后,婚姻以7年为界限,就只剩最后的2至4年。而填充着夫妻生活的,更多的是日常。比如:

(1)常规的上下班
(2)常规的拜访双方的长辈
(3)常规的日常生活
(4)常规的照顾小孩
(5)常规的管理家庭财产

那这其中最重要的是——沟通!

因为参与婚后生活的双方,都需要以下内容:

(1)鼓励
(2)支持
(3)交流
(4)分享
(5)被倾听
(6)商量

那能好好沟通的家庭,就是能过关斩将,把家庭大事件一一处理了以后,还能把日常问题一一处理,形成默契的配合状态。变成我们说的,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但是,不能好好沟通的家庭,轻则冷暴力,一方强势,一方沉默不语。重则吵架、打架,所有事情都变成导火索。任何鸡毛蒜皮,都是情绪的爆发出口。

双方苦不堪言,生活如同地狱,回到家甚至比待在公司还要心累。等到“七年之痒”大限已到,总有人会崩溃。

于是,特别容易分道扬镳。也就是意味着,婚姻初期,可以靠着很多大事件,让夫妻看到进展,看到事情往好的方向在发展。但一旦完成,进入日常的婚姻关系运营阶段,潮水退去,容易剩下一地鸡毛。

吵的厉害,打的厉害的,也许是闪婚又闪离。稍微一般的,也会受不了,早晚分离。就算是我开篇的沉默案例,对方也在7年的时候达到了死心的程度。

我想说明,七年之痒并非刻意,只是表达了,到了一定的周期,确实特别考验一段亲密关系。因为,关系的属性,是不进则退。不能解决问题,就退回去,退无可退,就是离婚。

04 怎么处理「七年之痒」

那我们就明白了,婚前、婚姻初期,最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就是沟通问题。

双方需要尽快寻找到,更不伤害感情、更有效率的、更加舒适自然的,沟通模式。

简单来说,就是有效聊天,喜欢聊天,而且能好好聊聊重要的问题,聊聊彼此的诉求。

这样,才能提前准备好「七年之痒」的大考。我是几乎很难想象,一对有效沟通的夫妻,无法走到最后的。

当然,有效沟通,并不是闲聊,而是针对实际问题的实际沟通,是带有「实事求是」属性的坦诚沟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