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生命的意义》

第一,"存在之虚无"是一种病态,我把这个主题延伸到教育上。作者说美国学生有60%处于"存在之虚无"状态中。就是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而学习。可能我们会觉得这个数字好可怕,但我们中国的学生更加严重。一篇报道提到百分之八十九十的中国大学生在填志愿或者对未来的事业发展方向都是迷茫的。他们更多的是随大流或者听取家人朋友的意见。这样的状况确实悲哀,也是体制内教育无法改变的。我们的孩子何不是这样,我们一味地埋怨孩子自主学习力差不够勤奋不够努力。是否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过"我为什要学习?"。我们能找到学习的意义吗?任何事只要赋予他意义,一切困难都将迎刃而解。

第二“苦难之意义”。连苦难都是有意义的,确实好意外。如,作者在给一位痛失爱妻的男士做治疗时,采用的意义疗法太智慧。他说活下来是为了免去妻子的痛苦。这位丈夫瞬间得到了解脱。记得曾经李笑来分享他曾经为了去新东方做英语老师,前期使劲背单词,每天100个单词的量。背一天两天容易,但是坚持下去真的很难。怎么办?他便开始核算到新东方的年薪多少?去那里一共需要多少的单词量?再落实到具体的每个单词值多少钱?最后得出结果是每个单词50元。按照这样的算法,他如果一天背100个相当于那天赚了5000元。哇瑟!这样一想动力一下就来了。这也和本书的意义疗法是相同的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一股莫名的惆怅和失落,那古老的大樟树依然静静矗立的路旁,张开双手,等待着给你遮荫纳凉。路还是那条...
    度人自度阅读 1,514评论 0 0
  • 或许不辞而别,就是彼此最好的结束。没有必要再相见,也没有必要闹得不欢而散,更没有必要再互相折磨,不如安安静静地离开...
    Jay金阅读 916评论 0 1
  • 1、Swift 的nil和 Objective-C 中的nil区别 Swift 的nil和 Objective-C...
    逍遥晨旭阅读 2,622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