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圆之时 缘来福至

月圆之时 缘来福至

  ——重返宝珠岩有感

明代摩崖石刻
漳浦宝珠岩

(10年前,虔诚当义工头儿,管理劳作在清朝帝师蔡新家族护持的寺院——漳浦清泉岩。

  癸巳年中秋之夜,返鹭岛赏月之时,突然被告知,我被遴选啦,被距离几个山头外的宝珠岩的老人,一位素不相识的老沙弥尼秋姑,欲“禅让”与我……秋姑已逝,清明时节,思忆绵绵!)

宝珠出袖落龙喉

从兹地火化凉清

梁皇忏昭明六趣

出家偈嘉庆三明

金刚万劫还虚空

玉玺千载任说评

缘来烂柯觅真迹

葛山如此一钵情

备注:

1.,“重返”析义:昨日,撰文思念一位与我缘分奇妙的菩萨,她叫秋姑。

十年前,她说她像“井边会”的女主角一般,守驻漳浦宝珠岩,与其子(释正勤法师)静候十八年,等我“归来”。

秋姑(法号释志秋),福建漳浦杜浔人。

2,蔡新(1707~1799年),字次明,号葛山,别号缉斋,福建省漳浦(今漳浦县大南坂下楼村)人,清朝大臣。

传说,那年建文帝(朱允炆,其祖父昵呼之为“半边月”)出逃至漳浦火烧寮时,三年一次的地火恰又燃起,仓惶窘迫至极!他袖出朱元璋给的定火宝珠,猛然投掷,直锁龙首山火龙之喉!从那以后,至今,漳浦的火烧埔,火烧寮等地域,地火不再,有名无实!

  传说,帝师蔡新年少时,从家乡清泉岩到附近的宝珠岩,拾掇柴火,礼佛食斋,听闻轶事,发誓昭雪,以酬谢礼敬,开山鼻祖朱允炆……遂如愿。

  蔡新曾题写《宝珠岩》牌匾,今下落不明。

蔡新在《缉斋诗稿·卷二·感兴十首》詩曰——

闽士当明季,曾闻林午尼。

虚空归粉碎,艮背乃植基。

洗心藏于密,养气浩为期。

曩者识其术,终恐为世疑。

六籍未榛芜,圣贤不余欺。

穷所事探讨,耻与道术歧。

佳谷信甘美,岂作玩好资?

荑稗虽可食,伤哉难疗饥。

  诗中之“闽士当明季,曾闻林午尼”,诗中帝师触景生情之地,就是明朝林龙江创建的“三一教”(亦称“夏教”,俗称三教,现称三一教)祖庭之一的、福建漳浦宝珠岩。

  史载,漳州旧有的三教祠,宝珠庵(即宝珠岩),在邑南门外十五里火烧寮地(今为旧镇镇青年农场)。

  宝珠岩林峦幽秀,水石清奇。当时,朝廷诸多要人,纷至沓来,聚集“朝天石”下,“三才洞”中,抚今追昔,呷茶论禅,宝珠岩,可说是明清高官“俱乐部”。

  万历间,莆田林三教兆恩因张琏之乱,流寓于浦,择地建庵,令其徒张氏居之有益藩及藩臬赠匾。康熙壬申(三十年1792),道者张勇功重建。(摘自康熙版《漳浦县志》卷2)

明朝时,福建漳浦宝珠岩获赠匾额“道绍三尼”一事,流传在三一教传播核心区——莆田,极大地凸显了宝珠岩的地位。 

    据漳浦县志所述,及其相关学者的论证,帝师蔡新与漳浦宝珠岩因缘深厚。

有关宝珠岩的“前世今生”,请关注莆田《夏天》杂志卢永芳先生有关《漳浦宝珠岩》的系列文章。

漳浦宝珠岩  准提道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缘来·如此 ——重返宝珠岩 有感而曰: 宝珠出袖落龙喉, 从兹地火化凉清。 梁皇忏昭明六趣, 出家偈嘉庆三明, 金...
    a38c483086ea阅读 3,957评论 0 4
  • 漳浦四通弘三尼 莆田三尼传四通 ——徜徉四通文化园(2) 距2014年12月13日福建漳浦县首期【智慧人生教育...
    a38c483086ea阅读 3,157评论 0 1
  • 卢子。三一教。朝天石 福建漳浦龙首山宝珠岩峭壁上有一巨大岩石,酷似海豚,上刻的“朝天石”三字,即是卢子所题。 此...
    a38c483086ea阅读 3,118评论 0 2
  • 帝师蔡新 之良母贤妻 (写在前面的话)————— 白马过隙,下文距今20年矣!当时笔者作为“柯蔡”的柯,全...
    a38c483086ea阅读 4,603评论 3 3
  • 水竹居士与卢子 漳浦宝珠岩,是记载最早的,漳州三一教堂,于明末建立,重修于康熙年间。 嘉靖四十一年四月张琏之乱已...
    a38c483086ea阅读 4,13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