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学堂:调琴者说

调琴

调琴师之于琴,若医者之于患,师者之于生。

琴之患在于音,人之患在于身,生之患在于心。

吾问调琴师:患从何来?

曰:乃自然而来。纵人不为,亦日有所损。是故琴者,宜经年调试之。

吾有所悟:身之患无关乎他人,生之患亦无关乎他人,乃自然之力也。

人之幼时,活泼自然,体健身展,若琴新音美,惹人怜爱,观之心悦,弹之神醉,闻之情怡。

渐入少年,物欲渐熏,弦松律动。外观琴键依然,内视弦丝不正,纵全力而为,槌不从心,则音不载道,思不在德,行不合规。

闻者莫不侧目,曰:朽木不可雕也。此言差矣!

音不正,非琴之错;身有恙,非人之祸;行不端,非生之愿,皆自然之力也。

怨之伤心,责之伤神;纵之愈加其患,容之愈损其用。音谬,即求之于调琴者;身病,即求之于医者;行偏,即求之于师者。

琴者,调其弦,正其槌,则音复新;患者,望其色,号其脉,对症下药,则身复康;生者,传其志,教其学,扶其心,则道复德。

人之不若琴者,非经年调试亦足以纠其偏,需常扣其心,久观其行,经年累月,使其可自律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仰望着天空, 回想着 那一个像蒲公英的,妹子 阳光暖暖的 眯着了的眼睛 还在回放 记忆里的浅浅的笑意 喜欢, 是怎...
    梦断桃源阅读 9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