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0]阶段性的成果放在适合的阶段努力就好

晚上听精益数据分析的课,和往常一样,认真地听,认真地记笔记,突然有一刹那,一个声音冒出来:“这些知识,两周内能用到吗?”
  我被这个声音抓住了,好像最近一个月内,我都用不到这些知识。那学它做什么呢?接着,我听到了心里冒出来的答案,“因为是年目标啊,因为在月计划里面啊,因为这周安排了相应的任务啊”。
  突然间觉得很好笑,周任务、月计划、年目标,一层一层的积累是为了让人生过得快乐、幸福、自由。而现在,反而在最基础的行动上,做起了无用功。
  这个课程目前的状态纯粹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因为我没给这些“知识”找到应用场景,它注定被遗忘,现在看的过程,纯属浪费时间。而目前正是我工作最繁忙的时候,每天陪同事加班加点赶工期,这一个小时真的浪费不起。而且我浪费的绝对不止一个小时。

是年目标错了吗?
  不是。我想我今年一定会找一个产品来运营试试,这是我职业成长的一种诉求。
  是拆解的过程不对吗?
  是的。受跑步习惯养成的影响,我觉得每个年目标都需要在周的维度进行表达,所以今年35个目标会映射到每周13个周任务中,变成相应的指标。而实际上,不是每个目标都对应着习惯,需要去养成。很多的目标就是一个阶段性的成果,等到合适的时机 萌芽、生发、开花、结果,走完它的整个生命周期即可。
  “数据分析”课程就是这样,对目前的我而言,并没有机会参与产品运营,所以这些知识,只能进行纯粹的学习,完全没法应用,没有应用,就不会有反馈的回路,相关的记忆会逐步衰减,甚至消失。将来要用到的时候,肯定又是重头学起,因此现在花在上面的时间只能是被浪费。
  
  因此我要修正自己的认知——“正在养成的习惯需要在周的维度进行表达,阶段性的成果放在适合的阶段努力就好。
  
  回顾整个个人管理系统,追求一个幸福自由的人生愿景不会变,身体、精神、财富、社交 四个主要的领域不会变,2016年的年目标也不会变。
  但是月计划、周任务、日行动我要调整了。因为外在的条件在变,实现目标的途径应该顺势而为,做出相对应的调整,以期达成预定的状态。所以

  • 应该在每月月初,选出最适合当前月度行动的重点目标。
  • 应该在每周开始,选出最适合当前周行动的重点任务。
  • 应该在每天伊始,选出最适合当天执行的重点行动。

重点词是“适合”,对于目前的我而言,

  • 身体自由上,瑜伽加入了健身系统,跑步的时间比重降低是一种必然,不必纠结,体能上去了,跑步速度不会差的。
  • 精神自由上,写作有100天写作小组支撑着,完成今年的目标应该够了;黄梅戏放到下半年度实现就好。
  • 财富自由上,当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公司项目和由此衍生的公共组件库,其他事情都不应该放太多的精力;投资理财方面先把房子搞定再说。
  • 社交自由上,和朋友相聚游玩的时间不应被忽略,因为我需要学会主动维护人际关系,所以这方面的时间配比不应该被随意剥夺。

明确重点,要事第一,突然觉得自己轻松了很多。其实很多时候,会觉察到做某件事已经没有意义,没有价值了,做的过程也不开心,可是因为没有反思和检视,还是因循旧的观点、念头、习惯,就去做了。浪费啊,浪费~
  
  又让我想起昨天看到的《心灵活泉》里面那句话,模仿一下吧。

我们要为梦想、理想或者目标画一幅画,然后将画面放在心中,使画面产生作用,这可能需要花上一段很长的时间。但在一段日子之后,我们会突然间清楚什么才是适当的行为。画面被心灵接收,在那里成长发展,直到正确和最终的方法出现;人在刹那间会明白,行动的时候到了。在得到这份感觉之前绝对不能行动,虽然知道想要的是什么,但仍然需要等待及集中行动的力量。

Panda
2016-04-29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