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悟李辛《精神健康讲记》:我们这个世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最近脑海里总是浮现出中医师李辛老师的《精神健康讲记》这本书。于是又把它翻出来,重新再看一遍。

印象中,这本书应该看了至少有三遍了。它之所以能吸引我一遍一遍去看,我想有个重要的原因是李辛老师对精神健康的讲解非常的接地气,非常贴近生活,他朴实的文字在不知不觉中打开了读者的思维和看世界的角度。

不过,每次看的体会和领悟都有不同。

这次似乎时隔时间比较久,或许是生活的阅历又增加了些,看到书中很多的话有豁然开朗的感觉,甚至会含泪感动,这是之前阅读时所没有的。

以前看的时候,有时会觉得一些话很有道理,然后会刻意地去记住一些话,实则过后很快又忘记了,因为自己没有真正体悟过,这些话就不能真正地属于自己。

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感悟到人生的修行,一开始可能会给自己增加很多的东西,很想去为,去说,越修到后面越会放下很多繁琐的刻意的东西,回归到简单和平常中,真正去体会无为的妙用。

就如某次跟长成哥聊天时,他说我总是学到一点东西,就想着去改变他人,然后学着学着发现不对,又回来了。

他的话让我想象到了一个场景,就如一个孩子以为自己悟到了些什么,就蹦跶着要给他人领路,实则自己还是一知半解的,走着走着,迷茫了,就又掉头寻找其他的方向了。

不过,犯错,迷茫也是人生探索中很正常的东西。最主要是只要内心探索的信念是不动摇的,那么过往走过的弯路,也会成为成长的养料,最终用合适的方法找到方向。

就如书中讲到关于无为的部分。

有些道理只要自己明白了,不需要去谈这些事,就只是正常地过日子,正常地交流,正常地跟他人相处,每过一天,他们的世界就会被清理一分。

当你看到他们的恐惧的时候,不管你做或者不做,不管你有没有这个目的,你们的日常交流因为你当下的有意识,已经和过去不同了,你做的任何事情,都在让这个恐惧的结慢慢松开。

这些不是等我们顿悟了,解脱了之后才能解决的问题,而是可以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在渐渐消解的问题,各种面向缠绕的问题都会由此“看到”和“觉察”开始慢慢转化,所以每个人都可以做。

最终是慢慢清理我们的内心,让自己稍微正常一点点,哪怕进度很慢,每次只要比上一

次正常万分之一,我们的世界和跟我们相关的人就能因此再正常一点点。

这个思维,可以让人变得放松,由此意识到不需要牢牢去抓住些什么,也不需要急于求成去改变什么,就正常地好好日子,往前走就好了。不论发生了什么事情,尽可能得维持正常的生活节奏。

或许是小时候跟着老人长大的原因,老人常常希望把自己走过的弯路,积累的经验都给你,用尽全力地保护你,尤其是经历过苦难时代的老人,出于对过去经验的认知,他们认为只有自己可以给你最好的保护。这个爱是带着他们那个时代的烙印的。

就如李辛老师说的:这个爱的背后是过去的恐惧,觉得一切都不可靠。

但是生命总是有自我探索的动力,且难以避免会经历自己该经历的挫折,就如虚空老师说的我们不能要求一个10岁的孩子拄拐杖,像老人那样去养生。同样,也不能要求迈入暮年的老人像孩子一样蹦蹦哒哒的。

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这个阶段的状态和经历的事情,就像一个人小时候爱跑爱跳,到渐渐地爱走,再到后面爱坐着或缓步慢走,这是有自然的规律在里面的。

意识到这些,便会去接纳他人呈现自己这个阶段该呈现的样子,放下不必要的担忧,重要的是自己要开始好好去感受生活,不断地扩大与外界的连接,让内心也变得更辽阔,慢慢地,周围的世界也会发生改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