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篇】我与地坛(春夏秋冬)

2017年12月25日

第二次来地坛,这里很安静,比起圆明园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对于一些人而言,宁静是负熵,它可以让一个人充满力量,而喧嚣会让这些人遍体鳞伤。我一个人静静地走在林间,不时抬头看冬鸟低头飞过,低头时又闻风吹过松树林时的窸窣作响。这里的每个角落似乎都有作家史铁生的足迹——一个人面对苦难时用宁静去征服自我的痕迹。


地坛

前几天,我告别了自己的学生时代,否定掉了这2018年,同时向过去的自己宣告:过去一切空杯归零,学生思维将被彻底颠覆,第一阶段已经正式来临。其实,2017年在心里已经结束了,因为我尝试用了各种方式和仪式提前回顾和缅怀这一年,虽然反思拖泥带水,倒也入木三分。“无数次破碎,一次次重建”,这是我对自己的一个承诺和期待。我常想,无论过去是荣光辉煌还是消沉低谷,一个人必须有勇气和过去说再见。

历史在不断重演,唯一不变的就是此时此刻的勇气,走在这条路上,无论是孤独还是苦难,一切都将成为“内心光明”的来源,也成为“此心不动如山”的力量之源,也许,阳明先生所说的“心上学,事上练”就是此番训诫吧!不过,和别人不一样,我总是在某个时刻选择最难的那条路走,以前是,现在也是,赢了就赚得盆满钵满,输了就一败涂地。从“致良知”和“第一原则”的角度来讲,我来北京这个地方,就是为了体验从无到有,因而,所有的决策都是赌博!换言之,任何妥协和规避风险的行为和决定都容易葬送初心。


地坛


地坛


环境剧烈动荡,互联网公司在求变,可总有什么东西是不变的,“活下去、使命、愿景”就是企业,也是一个人最高的永恒战略,这就是黑暗中的指明灯。于个人而言,即使无法准确制定战略,也必须要有愿景、格局(即框架):格局是画板,画板必须要有,但画板总是动态地被苦难撑开,而具体的计划则是画中的人和物,是实现之手段,却为细枝末节。未来的战略就是愿景、格局和行动之间的反复迭代。

芳华将逝,随之而来的是无穷无尽的战火,面对延绵不绝的滚滚硝烟,我早已不是当年的那个单纯少年,如今要以勇气与胆魄武装自己,随时枕戈待旦以迎接炮火的洗礼,不断撑开自己的视野和格局,不断逃离当下的舒适区。我想,只有如此,人才能够活得厚重而有张力,才有胜的希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与地坛》史铁生求真出版社 我一直在写作,但一直觉得并不能写成什么,不管是作品还是作家还是主义。用笔和用电脑,都...
    裘霖阅读 5,407评论 0 0
  • 该这篇文章说实话,读起来心底很压抑,因为我非常理解文中作者所处的境地,人生哪里没有黑暗?人生又哪里没有悲伤?...
    浪迹天涯之歌阅读 2,087评论 0 1
  • 有时候会突然会爱上小语种的歌曲 即使根本不知道它在唱些什么 诉说着怎样的故事 可是那醉人的旋律 让人不知不觉的爱上...
    小狸籽果果阅读 1,404评论 0 2
  • 开始写作之前,我就像坐井观天里的那只青蛙,头顶的天空还不如井口大。 那时我的身体每天在家、单位、幼儿园之间打转,我...
    热爱一生阅读 8,280评论 53 112
  • 当泪从眼眶里流出 伤心悔过无奈 种种 当泪从眼眶流向心田 那无非历尽沧桑 如此而已
    恰妈阅读 877评论 0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