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听力练习将近一个月的时间。
Chris清晰地说出听到的事实,依据事实来进行选择和判断,有些词汇或者句子的理解,在最后一部分长篇的情景下,还有一些不确定的地方,说明词汇和情景还需要积累。把情景中不清晰的地方明确清楚,然后通过裸听来对应清楚。有时候通过阅读看清楚了,以为就弄明白了,其实并不是这样。看懂了不一定可以听懂,所以还是要用耳朵来理解。学习的习惯和方法现在基本上可以全部自主了。
Kevin最近的听力进步还是很明显的。首先能够主动积极地每天练习,这是最可贵的变化。同时能够把填空对应清楚,词汇更正,这些都已经完全自主地进行了。今天在进行题目的讲解和分析时,娃儿们全部自主来表达,发现,哪些自己明确了,哪些没有明确?具体执行时,有一些漏洞。
比如:
看懂的,不是听懂的。
哪些没有听懂,后续做了什么来进一步听清楚?
裸听重复来对应清楚情景的细节,是不是重复到位了?
娃儿们在细节上还是有一些不明确。
标记没听懂的具体的信息,然后先看懂,把词和句子理解清楚。然后再裸听,把句子和词听写下来,完全弄清楚、写清楚。做的时候,每个步骤需要以自己完全听懂和读懂为目标。
Elsa的听力细节基本上和Chris一样,做的很清楚,细节都明确清楚了。今天跟我说,有两天中午和晚上都有事,所以没听。我问了一个问题,在这种情况之下有没有其他的解决办法呢?
比如:
忙的时候,完全专注做其他事,就不做也行。或者不做费时间的事,只裸听一个情景也可以,保证听的频率。
还有,忙的时候专心忙,第二天不忙的时候,除了做应该做的内容,可以把前一天的听力补上,灵活安排自己的时间和内容,以自己的实际情况为准。灵活补上的操作可以更加自然,以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安排,对自己的任务时时用行动来保证,而不是只记得没行动。态度上积极,行动上更加主动。
阅读的环节,看到娃儿们witch的推动速度。建议把之前的阅读书籍在三月份重新走一遍。听/流利朗读/复述/思维导图,以整本书为目标来进行。同时把自己的难点和好的内容记录摘抄。
因为我们的主题写作,进行了两次。娃儿们普遍都说,不知道该怎么表达。在目前的状况下,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是无法达成的。换一个思路,把能说的先说出来、写出来,然后针对性的进行想说的话的提升,例如在阅读和听力时模仿和扩展,又或者是在摘抄时收获,也就是把自己听读的素材,从理解的角度转向书写的角度、表达的角度,练习自己表达,增加自己口头和书面的表达机会,从而积累更多的素材和灵感。把句子的结构和生活结合起来,多仿写、多表达,说的多自然就知道怎么写了。中间虽然有个过程,但是刻意的模仿和联系是很有必要的。
尝试把文字的情景变成画面的情景。这是理解的过程。现在反过来,把画面的情景变成文字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