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夏夜

苦楝树

1

傍晚,下田的,打工的,跑买卖的庄稼人都陆续地回到了家,家可是温暖的窝么?每家搬一个桌子在自己的晒场上,男人们慢慢地喝酒,女人们绘声绘色给男人讲着村里有趣的事儿,这是夏日的乡俗,是村庄的风景。                           
夜幕降临,村庄的桥头与树下纳凉人最多,男人光着膀子,女人家穿着短衫短裤,和夏夜贴得最紧不过了,小孩子们则忙着扑打点点闪亮的荧火虫,他们把荧火虫装进玻璃小瓶里,成了一盏盏亮晶晶的灯笼,一边走一边唱着儿歌:“亮火虫,打灯笼,照着哥哥去堵田窟窿……”

此文选自我的散文集《推推老家的门》。

这里的儿时指的是上世纪七十年代。

2

儿时夏夜,村庄里到处烟雾弥漫,原来这叫“做漫烟”,庄稼人用这种土法驱赶蚊子。夜里,劳累的一天的乡亲们喜欢聚集在一块谈天说地,但蚊子多,不知道谁想出来一种土法“做漫烟”,就是找来烂稻柴,还有潮湿的木柴,将它们做成一个小堆,然后点燃,小堆就慢慢地燃烧,它浓烟滚滚,也奇怪蚊子闻到这种烟味真的会逃之夭夭。

儿时,闻到这种“做漫烟”的烟味儿也是亲切的,并不觉得它污染环境。如果没有“做漫烟”,那夏夜的村庄都是蚊子的世界,乡亲们那就不能在外面吹风凉了。

3

夏夜,有很多大人睡在外面,有的睡在吃饭的桌子上,有的搬一扇门,搭一个铺,有的干脆在地上铺一条席子。

而我就睡在吃饭的桌子上,因为桌子小,所以睡觉时身子只能倦缩。睡觉时,我是不盖床单的,但醒来时总会发现身上盖着床单,那是父母亲所为。因为早晨露水降临,父母亲怕我肚皮着凉。

4

夏夜,当乡亲们都睡觉了,这时村上长林和小米两个“大佬官”(哥哥)拿了夹鱼网出去夹鱼,他们会叫上我,他们在河里夹鱼,然后我在岸上捡拾鱼,每天都不会空手,夹到多少鱼,我们三人平分。有时,在外河实在夹不着鱼,他俩就会偷偷地夹鱼,这时夹到鱼了并不将鱼倒在地上,而是拿着鱼网逃到没人的地方。鱼塘里一网下去,夹到的鱼真多,不过都是小草鱼、小鲢鱼,当时我们这种鱼也不放过的呀!

儿时我挺喜欢这两位“大佬官”,后来长大了才明白他俩拿我做挡箭牌,因为我父亲时任大队书记,万一他们在鱼塘夹鱼被发现,就把我拱出去……

5

儿时夏夜,有时我就跟着祖父去牛棚,和祖父将三只水牛拉到河边的泥潭里,让水牛身上全部涂上泥沙。

你知道水牛身上涂上泥水,这是为什么呀?原来,水牛身上涂上了泥水,蚊子就咬不到牛皮了,这是给水牛驱赶蚊子。祖父不识字,但这样的办法却充满着庄稼人的智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壹見 感谢您的阅读! 我常常想起儿时的夏夜。和现在相比,那时候的晚上,没有城市耀眼的霓虹,没有空调房的安逸享受...
    壹見阅读 1,774评论 4 6
  • 在农村,儿时的夏夜大同小异,很多人写过。 这里也凑个热闹,写一写我们的夏夜。 鲁迅的《风波》里写道: 临河的场地上...
    桐州一皓阅读 4,196评论 8 21
  • 夜里,仰在火车下铺,透过车窗,再也找不到儿时星空漫天的模样。。 儿时的夏天,夜里喜欢随大人们到家门外纳凉。 上了年...
    龙之崛起阅读 1,423评论 0 3
  • 久违的晴天,家长会。 家长大会开好到教室时,离放学已经没多少时间了。班主任说已经安排了三个家长分享经验。 放学铃声...
    飘雪儿5阅读 12,193评论 16 22
  • 今天感恩节哎,感谢一直在我身边的亲朋好友。感恩相遇!感恩不离不弃。 中午开了第一次的党会,身份的转变要...
    余生动听阅读 13,588评论 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