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阅读之—永淳老师领读成甲老师的《好好学习》第三章

领读:发现自已的临界知识(下节讲临界知识应用)

分享主题:如何发现生命中的底层规律

分享提纲:

1:我是这样发现底层规律的

2:站在复杂系统的角度看待底层规律的价值

发现自已的临界知识:提问:在讲之前,先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是我来写这部分的内容,我要怎么讲?最好的办法是先构建先关联,然后和高手比对,这样成长会更快。

一:易仁永澄的思路:

1学习元认知和脑科学理论

2整理高手经常提到的常见概念词汇

3看一些高手的书籍

4努力学习,不断反思,这里有什么经验

5多整理模型

6通过数学公式来形成模型

7形成底层规律库

1元认知:所有的底层规律是人从脑海中想出来的,所以一定要了解元认知脑科学这样的基础东西。

2整理高手经常听到的常见概念词汇:看高手经常说什么?如何说的?哪些词,他的文章总是出现的。

3看高手推荐的书及所在的社群:查理芒格的格珊理论,阳志平老师的开智社区。开智百本经典。读经典:看待世界不一样,满世界几个点去串连整个世界。

4不断反思:努力学习,不断反思经验。

5多整理模型:重点,别人说一个经难流程,立马抄下来。

6数学公式形成的模型:精准,明确,不偏不倚。

(1)管理手段公式

(2)复利公式:高手都用它

(3)执行力公式

7:形成底层的规律库:获得更多的规律库,易经的64个规律,就是形成规律库。

二:从复杂系统来看临界知识的规律:

成甲老师如何说的?四两拨千金:

为何临界知识能四两拨千金?因为这世界分为简单系统和复杂系统。(看系统之美,第五效修练书本=看待世界的思维会发生变化)

成甲(前提假设)

1:少即是多。

2是不是学习临界知识速度就会很快

1:少即是多,即四俩拨千金,复杂系统是由简单的基本规律构成的,这个知识名字叫提升势能。这是他的假设。

(113页说了少即是多,在115页上提出很多他人例子,再引用自已例子,让自已的例子也立马高大上起来。写作很棒。)

思路的核心逻辑:

少:即是临界知识。

多:复杂系统。

临界知识:用简单的基础规律来解释复杂的世界现象。所以临界知识它决定复杂世界。

这里他把临界知识能不能加速成长合在一起说,但没把复杂问题的处理到底怎么做?

2:先慢后快还是先快后慢?118页二张图:

先快后慢:能力提升会遇到天花板的。依靠直觉,个人经验,简单线性思维,意识形态和价什观偏好。这类似体力活,没办法建立系统底层规律认知去打通。

先慢后快:临界知识可以四两拨千金,开始不见得快,但后来越来越快,即慢就是快。其实这章可以放在第二章讲。

复杂系统中非及时反馈的重要性:

及时反馈很难积累,很难留下来,离开了就没有价值的积累,很多人会容易被及时反馈所控制,延时反馈就会放弃。也包括不要轻易给他人建议!

复杂系统一定要忍受孤独感,一直等到爆发出来。

三:如何发现自已的临界知识:成甲的思路(121页到135页)

去底层规律更容易出现的地方找:

1在硬学科。(其实没有几个人能说清,除了高手,也不见得好学。)

2从习以为常的事情中“比较”和“总结”。(124页写二种能力即“比较”和“总结”。)

3:找到最重要的知识和原理的出处。

去跟掌握一手信息的人去研究。这是认知原理的问题。所以:阅读也要阅读经典原因!

4:尝试用更加基本的原理去解释这个知识。

即第一性原理,能用第一假设,就不要增加第二个假设。

不要随便给建意。找到key关键点是什么?后面的解决方案都是在这些关键点上去解决的。

要找经典的书去读。

5:自已寻求或者创建一个假设。没有解释的时候,创造一个假设并验证它,找到假设的出处,即:心理表征。

6:从自已感兴趣的领域入手,学习这个学科的重要知识。(130页:天赋与临界知识的关系:这一节到底是事实,还是理论,还是?个人的经验不见得是理论,不见得有通用性)

学临界知识:忍受孤独,坚持,加兴趣。

总结

1:永淳老师讲的7条和成甲老师讲的5条不太大量不融合。永澄老师讲的规律库。

2:提问:如果让你讲“你怎么应用临界知识”你会怎么讲呢?分析自己在跟高手比较差距在哪?补全差距,就会成长起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